为何苏联在二战时不注重发展海军?还有,我只知道苏联当时只有沙皇留下来的战舰,难道苏联当时没有造过战舰?

热心网友

苏联的地势不适和军舰,因为苏联的出海口大部分都冰冻,只有一两个不冻,所以要没有用

热心网友

作战必要性不高,远不如发展陆军重要。

热心网友

现在为什么重视了?道理很简单. 必须要有条件,有人才.原始社会知道什么是衣服吗?到处光屁股乱跑.

热心网友

你月薪1000元,每月必须的伙食费900元,水电费95元,而你又很想抽天天中华烟`喝茅台酒,你该做何选择?

热心网友

受地理环境制约

热心网友

这和苏联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苏联的国土面积虽然很大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好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这样既给苏联的想外发展带来了障碍同时也给苏联的防御带来了客观的好处,他面临的主要威胁都来自东欧陆上边界,因此把有限的财力都用来发展陆军了,海军在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发展。

热心网友

关键是由于地理的原因。苏联虽然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但是主要是长年冰封的北冰洋。苏联四大海洋舰队,彼此分隔。历史上波罗的海舰队支援太平洋舰队,就绕过大半个地球,结果在对马海峡彻底覆灭。苏联的主要敌人也是在陆地上的,海军用武之地不大,只能是陆军的延伸。只有到七十年代以后,苏联为了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建设世界规模的远洋舰队。苏联海军才有了一定的规模。

热心网友

习惯问题。

热心网友

有地理原因也有国力、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造成当时的苏联没有强大的海军。

热心网友

情况不明

热心网友

到底是没钱呀.

热心网友

苏联海军在二战期间是一个规模比较小的部队,它的大型舰只较少且都是过时的老舰或者是从外国购买、租借的过时军舰,开战时苏联可以作战的军舰仅有三艘陈旧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苏联海军的战列舰比起德国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差强人意的,甚至还比不上轴心国中最弱的意大利海军。

热心网友

我在上世纪末到苏联留学,专修舰载直升机设计、飞行、制造、作战及配套体系等专业。我赶上了苏联解体和俄罗斯重振武装力量的时期。俄罗斯人天生就爱海军。他们的民族英雄绝大多数是在海军和发展航海事业的杰出人才。他们发展海军是全方位的,持续几代人在海军事业上拼命工作。很多别人早就放弃的和还没有做的项目,到现在他们还一直在努力坚持着。例如:他们有全世界唯一的水上飞机设计局及生产联合体;唯一的地面效应(船)机的科技生产联合体;唯一的北极海军基地;唯一的舰载直升机设计局和生产经营联合体;唯一的水上航天器发射平台及舰艇编队。俄罗斯海军是世界海军的总汇!只是在二站时它的海军还没有达到规模和大型化,就被德国的航空兵给打烂了。所以,战争期间海军士兵几乎全部上岸,拿起大枪去作战。但是混合编到陆军的海军官兵仍然穿海军服,原建制和工作体系全部保留,以表示苏联海军的存在和精神。二战期间共有120万海军参加陆地战斗,这是不可突破的世界记录!我的孩子,你要中国爱海军,可要很好地研究俄罗斯海军。现在每年都有几十到几百人次的中国海军官兵到俄罗斯学习,在波罗地海、太平洋、黑海、北海等舰队到处可见到中国海军的身影。

热心网友

陆军是根本,坦克是钢铁长城.

热心网友

苏联二战期间海军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并非领导层不重视一来当时苏联还没有来得及建设好一支强大的舰队二来从军事地理角度讲,当时红海军主力的波罗的海舰队一开始就被压缩在近海,无法发挥作用,人员甚至只能作为海军步兵参战

热心网友

苏联正式建立是在1922年12月30日,之前一直在忙于国内战争,而建立后则忙于集体化、工业化等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上则连续进行了一系列的肃反运动,所以,在二战开始前,苏联根本没有能力具备一个全球战略的思想,也没有向外扩张的实力。而海军,依据马汉的理论,是为了掌握海权,对外扩张而服务的。所以,二战前红军没有强大的海军也就可以理解了。

热心网友

以当时的战争的形式看,苏联的主要力量都放在了陆地和德国对抗.苏联已经没有力量大力发展海军了.

热心网友

海军是一个“烧钱”机器,苏联当时国力根本不允许。

热心网友

我认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苏联海军的用处不是很大,所以说,苏联海军的发展战略是对的,而且在苏德战场上,苏联海军比德国海军强大,更加活跃。很少听说德国海军在苏德战场上支援作战,倒是苏联海军参加了几乎各种能够参加的战役,例如保卫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后来的沿多瑙河向德国进军...我认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苏联海军的用处不是很大(同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他们抬脚就是大洋,有发展的自然条件,苏联海军打起战来出不了大门,这海峡那海峡的都在敌国手里,所以苏联海军面领“澡盆海军”的窘境。

热心网友

苏联海军在二战期间是一个比较小规模的部队,它的大型舰只很少而且都是过时的老舰或者是从外国购买、租借的过气军舰,开战时苏联可以作战的无畏舰仅有三艘陈旧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苏联海军的战列舰比起列强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差强人意的,甚至还比不上列强中最弱的意大利海军。作为俄罗斯历史上对出海口和大海军梦想传统,各个时代的苏联或者俄罗斯领导人无一例外的梦想建立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在那个“大舰巨炮”时代,面对列强的大型战舰的纷纷服役,崇尚重型武器的斯大林曾经提议过建造“苏联”级战列舰,他听取海军人民委员汇报时,人民委员说战列舰不适合苏联的内陆浅水海域,并且造价高昂制造复杂,他很严肃的说“我们要一戈比一戈比的凑钱,但是我们要造这种军舰。”,但一直到斯大林逝世,“苏联”级仍然没有服役。应该说在1929-193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后,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了令人震惊的飞速发展。而当时的西方国家却正饱受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的折磨,国际形势日趋尖锐复杂。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的签订、日本挑起的“九一八”事变和希特勒在德国掌权等一系列政治地震强烈地震撼了斯大林。嗅觉敏锐的斯大林认为法西斯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英法等老牌强国完全可能联合起来,对刚刚恢复过来的苏联再次进行干涉侵略,为摇摇欲坠的本国经济寻求出路。而苏联海军却显然无法与任何一个潜在的对手抗衡。1936年5月27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下属的海军部提交了一个重建海军的庞大方案,请求为海军建造8艘35000吨406毫米主炮А型战列舰和18艘26000吨重巡洋舰。在后来的数年内计划几经修订,А型战列舰最终发展为苏联 时代唯一一型开工建造的23型“苏联”级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