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什么人?怎么这么厉害?

热心网友

我来给大家描绘一下15年来资金流动模型:A:流入股市35500亿B:留在股市1\持股流通市值约10000亿2\保证金约1000亿C:流出股市1\上市公司:融资约8500亿(约800亿分红给了流通股东)2\流通股东:新股配售得1000亿3\申购资金(俗称摇号专业户):申购新股获利6000亿4\国家:印花税收益2100亿5\券商:交易手续费2100亿6\庄家:15年炒作获利约2000亿7\内部职工股、转配股、国减股等:得2800亿A=B+C我们可以算算流通股东得了多少!

热心网友

每次行情的低点,先知先觉的机构提前介入股市,他们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相当的背景,在获得一定的筹码后拉抬股价,造成股市火爆的景象,这时后知后觉的机构和个人开始买入,主力会让后来者帐面有些浮赢,然后在维持股指的同时开始派发筹码,派发的差不多了,就杀跌出货.出货不顺利就再作个反弹,再吸引一批自以为抄到底的倒霉蛋,最后图穷匕现,股指如滔滔江水一去不还.这就是股市运行的模型.90%的人用真金白银在高位买入了10%的人的股票,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赔钱的原因.10%的人包括大主力\经验丰富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其实在股市中我们能保持一个好心态,在别人不愿买时买一点,免得股市跌得惨不忍睹,在大家疯狂买入时让给别人助人为乐,好人会有好保,你的资金帐户也就会年年发展,岁岁长虹.希望明年你也能站到"厉害人"的行列,其实并不难的,看淡了也就看明白了.

热心网友

这是财富缩水.跑到另外一些投资者手里了.

热心网友

股票市场属于虚拟资本市场,当股市总体上涨时,并非真的创造出新的财富,而只是市值的上涨,当股市下跌时,市值缩水,所有的投资者(就总体而言)的财富都跟着缩水.这就是虚拟资本市场的特性.所以,股票市场中并不存在零和游戏,钱也并不是从一个人的口袋中跑到另一个人的口袋中.

热心网友

挣钱的人有:上市公司;证监会的某些人;股票发行承包商;证交所;税务局;证券咨询机构

热心网友

学者冬日的模型已大轮廓地说明了问题。 详尽一点,就是上市圈钱挥霍或失误,是第一大黑洞; 摇号申购尤其知悉内幕以权谋利者是第二大黑洞。

热心网友

及少部分人赚了.否则哪会存在股王?当然,国家是尽收税啊.

热心网友

这是典型的资金缩水.

热心网友

赚钱最多的是发行商(或发行机构,发行单位),再就是股市中的机构,和跟风的散户;股市好的时候,这些券商,机构,散户预先把股市不好时候券商,机构,散户的钱挣去了;所以,市道不好时,大家都不挣钱!唯一挣钱的就是证券公司那些收手续费的人。

热心网友

在大趋势向下时,由于总市值下降,确实蒸发了一部分钱。但在大势向上时这部分钱又会无中生有。只有确实进行过操作的人才真的有赔有赚。赔的总数要大于赚的总数只有国家和证券公司是稳赚不赔,因为交易税、佣金是单向的。掌握内部消息,有大资金可能会盈利。但也可能被更大的鱼吃掉!今天盈利不等于永远盈利。前一度曾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讲那些早期在股市发了财的人目前境况并不好。

热心网友

变成泡沫啦!原来一元钱的东西,硬要说值100元,开价100元卖,此时以100元来计算市值,买到的都上当了,如果大环境不好,没人买,原来买到的也要卖,虚的100元又变回一元啦.

热心网友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人亏了多少钱,就有人挣了多少钱,例如,一家股票A,它净值为3元,历年收益为1元/股,当前价格为20元/股,由于当前股市看好,多数人认为市盈率40倍是合理的,股票A就有可能炒到40元/股,但总有最后接棒的股民只是纸上宝贵,是无法变现的,他要变现就必须有下一个接棒者.到后来股市转坏,多数人认为市盈率10倍以下才合理,股票A就有可能跌到10元/股.

热心网友

进了圈钱的人的口袋

热心网友

你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只要肯骗钱!

热心网友

着个问题还真不简单.不是说蒸发了吗?投资者多数赔了.钱到哪里去了,就值得研究了.

热心网友

当然是投资者投资有赚有亏 这很正常不会赚钱的话 你还玩股票么?

热心网友

你是否留意那些基金公司的财务状况,他们的背后的背景,了解股票的真正价值,那些放行公司的真正是否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