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查到郑州一家医院390元的药就可以完全治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请教专业人士可不可以告诉我。
热心网友
酒糟鼻,俗称红鼻子或“鼻赤”。 【病因】多因饮酒过度,嗜食辛辣,肠胃积热,热气上蒸,客于鼻窍,复被风寒外郁,血热瘀阻;或肺受风热,邪热熏蒸肺窍,伏留不撤,上客鼻窍,均可热瘀凝于内,鼻赤见于外也。 【症状】鼻赤,多见于鼻准及鼻两旁。甚则红紫。 【疗法】 取穴方一 肺俞、胃俞、大椎、患部。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用梅花针刺叩刺拔罐法。前3穴用三棱针点...
热心网友
酒糟鼻,俗称红鼻子或“鼻赤”。 【病因】多因饮酒过度,嗜食辛辣,肠胃积热,热气上蒸,客于鼻窍,复被风寒外郁,血热瘀阻;或肺受风热,邪热熏蒸肺窍,伏留不撤,上客鼻窍,均可热瘀凝于内,鼻赤见于外也。 【症状】鼻赤,多见于鼻准及鼻两旁。甚则红紫。 【疗法】 取穴方一 肺俞、胃俞、大椎、患部。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用梅花针刺叩刺拔罐法。前3穴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至皮肤发红,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5-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患部刺后不拔罐,用生大黄、净芒硝各30克,共研细末。每取10克,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涂患部。日涂数次。 主治:酒糟鼻。 效果:治疗106例,痊愈80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 附记:忌食辛辣、鸡鱼等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如果每日按摩患部10分钟,则效果更佳。 取穴方二 主穴,大椎、肺俞、身炷、膈俞、胃俞。配穴分2组,一为迎香、印堂;二为素(骨+谬) 、内迎香。 方法:主穴用闪火法拔罐15分钟;配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3滴,两组配穴交替使用。 主治:酒糟鼻。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连用1个月左右即愈。 附记:高渌纹经验。 取穴方三 迎香(双)、合谷(双)、素(骨+谬)。胃痛配中脘、足三里。 方法:迎香与合谷和配穴用针刺后拔罐法。先以毫针用泻法针刺,留针15分钟,起针后,拔罐15分钟。素(骨+谬),点刺放血。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酒糟鼻。 效果:屡用效佳 。一般连用3个疗程可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酒糟鼻治疗偏方 将新鲜荸荠洗净后,横切成两瓣,反复地涂擦酒糟鼻上,一日5-6次。涂擦后勿用水洗,涂上的粉汁越厚越好,7天为一疗程,待结厚的壳脱落,酒糟鼻即可治愈。 大黄、雄黄各等量,共研细粉,温开水调成糊,敷于患处。 硫黄30克,轻粉、密佗僧、白矾各3克。共研细末,以蜂蜜调成糊状,每日3次搽患处。 雄黄、硫磺各15克,轻粉6克。共研细粉,用人乳调各涂患处,每日1次。 大麻子、大枫子各50克,取仁捣碎;红粉、轻粉各5克,掺入前者拌匀做丸。每丸重7-8克,用4层纱布包,挤出油后擦患处,每晚1次。1丸可擦2-3次。 木鳖子、大枫子、核桃仁、桃仁、水银各9克,蓖麻子15克(取仁),脑砂3克。共捣如泥,用纱布包好。每日3次搽患处,数日可愈,不再复发。 木鳖子仁、大枫子仁、大麻子仁、樟脑各6克,核桃仁、水银各9克,四仁去内皮共捣为泥,再加入樟脑、水银,共研至水银混匀为止,涂患处。每日2-3次。 大枫子仁、蓖麻子仁各9克,木鳖子仁、水银各3克,铅粉6克。共捣成膏,纱布包好,涂擦患处。每日2-3次。 酒糟鼻的食疗方山楂粥干山楂30克,粳米60克,混合煮成粥,每日食用1次,连吃7日。此食疗法尤其适宜于患者鼻赘期。 鲜枇杷叶粉末用新鲜的枇杷叶(将叶背绒毛去掉)、栀子仁研成粉末,每次吃6克,每日3次。能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酒糟鼻、毛囊虫皮炎。 马齿苋薏仁银花粥用马齿苋、薏仁各30克,银花15克,用3碗水煎银花至2碗时去渣,与马齿苋、薏仁混合煮粥,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有良好疗效。此食疗法适用于酒糟鼻丘疹期。 腌三皮用西瓜皮200克,刮去腊质外皮,洗净;用冬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黄瓜400克,去瓜瓤,洗净;将以上三皮混合煮熟,待冷却后,切成条块,放置于容器中,用盐、味精适量,腌清12小时后即可食用。连续食用有较好疗效。此食疗法具有清热利肺的作用,适用于酒糟鼻。 酒糟鼻的内服药方: 1、取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放入锅内,再加入500毫升水,一齐煎煮,取药汁30毫升与粳米60克同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 2、用适量使君子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至稍有香气后,待其凉下来,然后放入麻油中浸泡1周即成。患者每晚睡前用温开水服使君子仁3—5枚,一周为一疗程。 3、取枇杷叶(去毛、焙干)研末,用茶调至3—6克,每天服用3次,可有效治疗肺热,尤其对酒糟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