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是血管转换酶抑致剂,是降血压的良药,不知道是否可以和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肠溶阿司匹林同时服用。如果同时服用了,哪一个药的效果会降低,或者没有了效果、或者都没有了效果。
热心网友
这两种药品可以同时服用,但卡托普利的量不宜过大。下面是两种药品的说明书。卡托普利片的说明书:本品主要成份为:卡托普利。化学名称为:1-[(2S)-2-甲基-3-巯基-1-氧化丙基]-L-脯氨酸[性状] 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I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的潴留。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
热心网友
这两种药品可以同时服用,但卡托普利的量不宜过大。下面是两种药品的说明书。卡托普利片的说明书:本品主要成份为:卡托普利。化学名称为:1-[(2S)-2-甲基-3-巯基-1-氧化丙基]-L-脯氨酸[性状] 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I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的潴留。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口服后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血药峰浓度。持续6-12小时。血循环中本品的25%-30%与蛋白结合。半衰期短于3小时,肾功能损害时会产生药物潴留。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最大治疗作用。在肝内代谢为二硫化物等。本品经肾脏排泄,约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为代谢物,可在血液透析时被清除。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可以通过胎盘。[适应症] 1、高血压;2、心力衰竭。[用法用量] 视病情或个体差异而定。本品宜在医师指导或监护下服用,给药剂量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按疗效而予以调整。 1、成人常用量:(1)高血压,口服一次12.5mg,每日2-3次,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mg,每日2-3次,若需进一步加量,宜观察疗效2周后再考虑;对近期大量服用利尿剂,处于低钠/低血容量,而血压正常或偏低的患者,初始剂量宜用6.25mg每日3次。以后通过测试逐步增加至常用量。 2、小儿常用量:降压与治疗心力衰竭,均开始按体重0.3mg/kg,每日3次,必要时,每隔8-24小时增加0.3mg/kg,求得最低有效量。[不良反应] 1、较常见有:(1)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减量、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2)心悸,心动过速,胸痛。(3)咳嗽。(4)味觉迟钝。2、较少见有:(1)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2)眩晕、头痛、昏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3)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手脚。(4)心率快而不齐。(5)面部潮红或苍白。3、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3-12周出现,以10-30天最显著,停药后持续2周。[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 1、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药。 2、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下列情况慎用本品:(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机会增多。(2)骨髓抑制。(3)脑动脉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4)血钾过高。(5)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6)主动脉瓣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7)严格饮食限制钠盐或进行透析者,此时首剂本品可能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4、用本品期间随访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最初3个月每2周一次,此后定期检查,有感染迹象时随即检查;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5、肾功能差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药,建议用呋塞米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 6、用本品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本品或减少用量。 7、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本品,可以恢复。 8、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本品,迅速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本品能通过胎盘。2、本品可排入乳汁,其浓度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1%,故授乳妇女应用必须权衡利弊。3、孕妇吸收ACEI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起胎儿死亡,孕妇禁用。[儿童用药] 曾有报告本品用于婴儿可引起血压过度与持久降低伴少尿与抽搐,故应用本品仅限于其他降压治疗无效者。[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对降压作用较敏感。应有本品须酌减剂量。[药物相互作用] 1、与利尿药同用使降压作用增强,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药者宜停药或减量。本品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2、与其他血管药同用可能致低血压,如拟合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3、与潴钾药物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钾过高。 4、与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吲哚美辛同用,将使本品降压作用减弱。 5、与其他降压药合用,降压作用加强;与引起肾素释出或影响交感活性的药物呈相加作用;与β阻滞剂呈小于相加的作用。[药物过量] 逾量可致低血压,应立即停药。并扩容以纠正。在成人还可用血液透析清除阿司匹林片说明书:[药物组成]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阿司匹林0.3克。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药理作用]本品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用法与用量]口服 成人 一次1片,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注意事项]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应用不得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并可由乳汁分泌,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3.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及对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4.年老体弱或体温在40℃以上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的患者禁用。6.服用本品期间禁止饮酒。7.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等患者,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者慎用。8.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9.如服用过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请立即就医。10.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1.不应与含有本品的同类制剂及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2.本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3.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4.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5.本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6.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在服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不良反应]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热心网友
卡托普利和肠溶阿斯匹林可以同时口服,相互没有拮抗。况且它们也不会同时吸收,放心。卡托普利先吸收,肠溶阿斯匹林在一小时后在肠道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