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你回答问题有这样一段话:某期债券为5年期,年利率为4%,采用到期一次还本附息方式支付利息,那么到第五年年末,债券价格应为100+100×4%×5=120元。 因此在这5年期间,债券的价格应该不断向120元接近。我想问那我在第5年兑付前卖出,我就的到了4年的利息,和100到约120差价,是否可推而广之国债在最后一年兑付前卖出,都会赚钱且比到期兑付合适
热心网友
golders_green 朋友的说法也许不够准确。附息国债是每年都要付息的,长债是一年两付息。国债是净价报价,价格与利息的累计无关。不存在向面值+利息累计之和逼近的情况。国债的价格在到期时是向面值(100元)无限逼近的。由于国债收益率曲线有一定的大于零的斜率,所以不持有到期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取得比到期更优的收益,关于这一点,本栏目的很多朋友已多次回答过这一问题。在国债接近到期前卖出的策略,理论上总结为收益率曲线法,或叫夭折投资策略,前面已讨论了很多次。但这种投资策略并不总是能成立的。道理显而易见。(续)点常四十的回答即可,我也有一篇:国债的夭折投资策略及其他;你是哈尔滨的吧,真喜欢以前的哈尔滨!天鹅颈下的珍珠,东方的莫斯科!
热心网友
老练老师的原帖:前几天一位带很浓苏格兰口音的老外讲固定收益证券,将不持有到期的积极国债投资策略定义为”夭折投资策略”!很有意思积极还是消极?债券投资策略大体可分为两类:积极的投资策略主要有互换策略和收益率曲线策略;消极的投资策略主要包括指数化策略、免疫策略和现金流匹配策略。一直以来让投资者困惑的两难选择是:投资国债时奉行积极投资策略好呢还是消极投资策略?这实际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有效性的判断。有效债券市场是指债券的当前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有关的、可得信息的债券市场。如果债券市场是有效的,意味着个人无法长期、系统地获得经过风险调整的超额汇报率。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以获得超额汇报率是徒劳的,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已反映在债券价格中。因此,如果投资者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最好举手投降,实行消极投资策略,只追求控制风险和与风险相适应的回报率。如果投资者认为市场是无效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出错误定价的债券或预测利率的变化以把握市场时机,获得超额汇报。市场有效还是无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实证问题。无法预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能事后诸葛亮!市场有效投资者自然无法战胜,但有时即使市场无效也不见得投资者就一定能战胜市场。积极或消极投资策略也不是彼此对立的。更合理的选择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比如核心资产采用消极策略,非核心资产则积极投资,博取超额收益。买什么国债?三年?五年?20年,30年?从机构来讲,其负债都是有期限的,决定了其投资必须与负债相匹配。那么个人呢?一般来说个人的资金也可分成三种情况:(1)资金闲置期一定,比如五年,五年以后要用;(2)说不准多长时间要用,可能一二年,可能三五年;(3)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使用(相当于无还款期限的借款),对于上述不同的情况可采用不同的策略。对(1),最合适的策略是买久期与资金闲置期相等的国债;也可采用常大师提到的收益率曲线法(夭折投资策略,呵呵);对(2)的情况,资金可在短中长期国债上三三三分配。对于(3)的情况,具体个人可有不同,如已退休,没别的收入来源,可按常大师推荐的方法,买付息日在不同月份的国债,以保证有一定的现金供使用,国债的期限以5到7年的为主,如自己的资金耗费情况一定,也可买长期国债比如10年以上的,收益更高,至于涨跌不要理它,你买进的那天,就已锁定收益,利息够你花就万事大吉。国债值得投资吗?利息是资金的使用价格。不要看过往的利率。你活在当下,只能在当下选择。所以国债是可以买的,机构疯抢就是最好的论据,还要别的论据吗。买你适合的,心猿意马,优柔寡断,损失的不仅金钱还有身体。空仓是最大机会成本。买吧,国债。阅尽千“芳”皆不是,可叹已到日暮时!!!一点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