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活动就出汗,到时不吃饭
热心网友
白天孩子出汗大概是因为玩耍的缘故吧,晚上出汗大概是缺钙,给你几个食疗方,给孩子试试,希望对你家宝宝有效!!汗证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中医将白天无故汗出者称" 自汗";夜间睡眠出汗,醒后汗自止的称为"盗汗"。无论自汗或盗汗,多与体质虚弱有关 ,治疗宜益气养阴。 1、气虚出汗 以自汗为主。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动则汗出,体虚易感冒,舌淡苔白。治宜 益气敛汗。 (1)糯米小麦粥:糯米、小麦各等份,煮粥,加红糖适量,每日晨起空腹服。 (2)黄芪小麦粥:小麦50克,黄芪2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粥,做早点饮用。 (3)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1小时。食枣喝汤,每日分2~3次 服。 (4)羊肚汤:浮小麦或糯米50克,羊肚1个,红枣5枚。羊肚洗净去污,小麦或糯米用清水洗 净浸透,同红枣装入羊肚中,放大碗里,隔水蒸至肚熟透为止,待凉,用少许油、酱油调味 ,每日食2次。 (5)核桃莲子山药羹:核桃仁300克,莲子300克,黑豆150克,山药粉150克,分别研压成粉 后均匀混合,加入米粉适量,每次1~2匙入牛奶或稀饭中煮熟成羹,每日2次。 2、营卫不和 主要表现为自汗。平素怕冷怕风,易打喷嚏,晨起尤甚,有时半边肢体汗出或 伴肢体欠温,舌淡苔薄而少。治宜调和营卫。可选下述方: (1)黄芪牡蛎饮:生牡蛎20克,小麦50克,红枣5枚,黄芪15克。生牡蛎入水先煎20分钟,再 加入其他药物,继煎20分钟,去渣,温服。 (2)枣姜汤:红枣500克,焙干去核,生姜500克,切片,炒甘草和炒食盐各60克。四种药物 共为细末,每日晨起空腹服6~10克,可用开水冲调服。 (3)小麦红枣桂圆饮:炒小麦30克,红枣5枚,桂圆10克,水煎20分钟,频服。 (4)红枣大米粥:红枣、大米各适量,共煮为粥,常食。 3、阴虚出汗 表现以盗汗为主,常伴午后潮热,两颧潮红,或手足心热,虚烦难眠,或咽干 音哑。舌质嫩红,舌苔薄少。治宜敛阴止汗。 (1)百合蜂蜜饮:百合(鲜者为好)100克,蜂蜜100克,隔水共蒸1小时后晾凉。每日早晚各服 1匙,开水冲服。或百合煮稀饭,吃时加蜂蜜。 (2)泥鳅汤:泥鳅150~200克,以热水洗去鱼身黏液,剖腹去内脏,用适量油煎至黄焦色, 加水适量,文火煮至汤浓,加适量盐,饮汤。 (3)山萸肉百合煎:山萸肉、百合各30克,浓煎,加冰糖适量,频服。 (4)桑椹乌梅饮:桑椹、乌梅各10克,水煎10分钟,入冰糖适量,每日2~3次分服。 (5)黑麦煎:黑豆、浮小麦各30克,水煎,加适量冰糖,每日分2~3次服。 (6)萝卜腰花:猪腰1个,去臊腺后切成腰花,加胡萝卜50克炒熟。每周吃1~2次。 (7)复方浮小麦饮:糯稻根50克,浮小麦50克,麦冬12克,地骨皮9克,加水2碗,共煎至1碗 ,去渣,加红糖适量,每日分2~3次服。。
热心网友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功能,使人体通过皮肤蒸发水分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正常体温。但有时出汗却是由于身体内存在的某些疾病引起,所以,医学上有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之分。* 生理性出汗1.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身体的新陈代谢要比大人旺盛,又总是不停地活动着,加之皮肤中的水分含量多,微血管分布广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体对冷热的调节能力较差,一旦受到环境刺激或兴奋时,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水分也就比较多,尤其是在气候炎热季节、室温过高、衣着或被褥过厚、快速吃热的饮食及活动后。2.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有些妈咪一看到宝宝出很多的汗,首先会担心宝宝患了佝偻病。其实,出汗多并不一定就是佝偻病的特有表现。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发育还没有完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较高就会导致多汗。只要宝宝没有其他异常表现,不必认为是不正常。这种出汗与佝偻病不同的是,大多是白天活动过度,晚上入睡后多汗,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半小时内,主要见于头、颈部以上,尤其是以额部为多,不湿被,但胸背部也可出汗。但只要进入深睡,出汗就会逐渐减少。随着宝宝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这种出汗的现象就会好转。* 病理性出汗1.身体内存在内科疾病好多疾病都可引起,如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活动性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但在出汗的同时,还会出现原发病的明显症状。 2.身体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如果是局部性出汗或半身性出汗,多是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但同时还伴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多种表现。3.身体发烧身体发烧时,使用退热药物后引起全身出汗,以使体温降下来。妈咪居家处理对策对策1 宝宝出汗大多为生理性出汗,尤其是环境温度增高,妈咪没有及时给宝宝减少衣服,或宝宝剧烈活动、奔跑、跳跃、玩耍时。因此,只要宝宝没有其他不舒服,出汗比大人多是正常现象,妈咪不必惊慌失措,更不能擅自给宝宝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对策2 由于佝偻病是婴儿的多发病,不少宝宝的出汗即是因它而致,所以在除外以上提到的原因后,宝宝多汗时应注意宝宝是否缺少户外活动?有没有添加维生素D制剂?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同时观察是否伴有夜啼、夜惊、烦躁、脑后枕部头发脱落等症状。若有以上情况应请医生进行诊察。对策3 宝宝多汗时,应注意身体有无活动性结核,观察宝宝是否与结核病患者有接触,是否出现午后低热、消瘦等症状;由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多汗较为少见,如果是糖尿病伴有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状。如有可疑情况及早就医,明确多汗的病因。对策4 宝宝多汗时,应注意衣着或被褥薄厚要适宜,并随环境温度变化及时穿脱。当内衣被汗湿后,一定要及时更换,以免受凉感冒。对策5 多汗的宝宝多喝温热白开水,补充身体失去的水分。为了避免宝宝出汗后易受凉,尤其是夜间,可请医生开些既能止汗又能预防感冒的中药。医学指导/杨健民本文由《妈咪宝贝》杂志社提供。
热心网友
晚上的睡觉时候也出汗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可真的得补钙了。
热心网友
可能是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