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从刑事法律的角度看,要求犯罪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基础是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也就失说看行为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追求态度而不考律行为对法律上相观具体规定的认识。

热心网友

不会判的比较重只有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比如公务员等)才会在判决刑罚是判的较重

热心网友

事实上刑法上并没有规定说知法犯法要比不懂法犯法而从重判罚.法律只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实际的违法犯罪事实来量刑.当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在情感上会对知法犯法的犯罪嫌疑人按法定最高刑的上限来判罚

热心网友

罪刑是法定的。也就是说犯了什么罪、该判多少年都是法定的。不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而改变刑罚。法官有自由裁量权,比如刑法上规定盗窃罪的3-10年等,就是说,盗窃的,判3年也可以,10年也可以。法官裁量的基本依据就是情节、数额和态度及危害后果等。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等等这样的话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尤其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任何一个法院从来都没写过这句话。这种话都是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标语,目的是震慑犯罪分子,但是他们没有审判权,所以说了也是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