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西洋参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于18世纪初在加拿大南部发现,被称作美洲人参,主产于加拿大、美国及法国,它从西方国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被国人称作西洋参,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应用历史。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人生津的功效。据清《本草从新》记载: “西洋参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可见,西洋参的用途并不广泛,且应用时也有宜忌。然而,近年来各式各样的洋参制品充斥市场,如洋参丸、洋参片(含片)、洋参茶、洋参酒、洋参糖等等应有尽有,再加之一些广告把西洋参渲染成强身健体的“万能”保健补品,往往误导消费,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体质虚寒或因气郁化火的病人误服西洋参可使病情雪上加霜。逢年过节,人们走亲访友,探望病人总爱捎上些礼品,西洋参作为补气养阴的一味补益药品自然是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选择对象。但是,西洋参既然是一种药品,就有其适应症及禁忌症,这些恐怕多数人还不了解。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西洋参有个正确的认识。现代临床中药学研究表明,西洋参可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肺肾阴虚火旺所致的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等症,常与麦冬、天冬、知母、贝母、阿胶等养阴润肺、清热化痰中药同用以增强药效;(2)外感热病或内伤病久导致气阴两伤所见的烦倦口渴等症;(3)内热消渴,津液亏虚所致口干舌燥等症;(4)肠热津亏所致便血症;(5)癌症患者因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如鼻咽癌患者可用西洋参3克,煎服,每日一剂,于放射治疗前两星期开始,直至放射治疗完毕,对防治因放疗所致的咽干、胃口不佳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6)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尤其是心脏病引起的烦躁、闷热、口渴等症状突出者;(7)调节中枢神经平衡及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疲劳、抗缺氧等作用。多年的经验证实,滥用西洋参会有危害。感受表邪;湿热未尽者不宜用;中阳衰微、胃有寒湿或体质虚寒者忌用。因此,要防止两种滥用倾向:第一种是盲目用于各种病人。临床研究表明,慢性乙肝患者使用西洋参及制剂不仅不利于疾病康复,还会加重病情和使之迁延;又如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或放化疗后使用西洋参及其制剂,有的甚至长期大量使用以图尽快康复,可往往事与愿违,实践证明,只有当患者在术后或放化疗后出现明显的肺胃阴虚症状时才可对症使用,发挥西洋参的实际效用。可见,西洋参并非任何病人都适宜。第二种是将西洋参当作食品。由于西洋参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抗缺氧或提神醒脑作用,日常生活中有为数不少的人皆随身携带西洋参或其制剂以备抗疲劳。殊不知,西洋参也是一种药品,不能想吃就吃。据有关资料显示,忙碌的现代人约有70%之众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就是疲劳,那么用西洋参抗疲劳不是对证的吗?其实不然,因为疲劳是人体气血阴阳相对失衡的表现,需要通过精神调摄、均衡营养、劳逸结合地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等多方面来综合调节,并不是服用西洋参就能解决的问题。况且有许多情况还不适宜用西洋参来抗疲劳,因为西洋参只是一种养阴补气的中药,不是万能药。 。
热心网友
西洋参的几种服法 人民健康网 许多人都有服用西洋参的习惯。祖国医学认为:西洋参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功效。在此向读者介绍几种服用西洋参的方法: 1.含化法 将无皮西洋参放在饭锅内蒸一下,使其软化,然后用刀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瓶内。一次口含一片,每天用量2—4克,早饭前、晚饭后含于口中,细细咀嚼。 2.冲粉法 将西洋参研成细粉状,每次5克,用纱布或滤纸包好,置杯中,冲入沸水,加盖后约5分钟即可饮用,可重复冲服几次至无味止。 3.炖服法 将原皮西洋参切片,每天2—5克放入瓷碗内,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密封碗口,再置锅内隔水蒸炖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4.蒸服法 将西洋参研成细粉状,每次用一个鸡蛋拌入西洋参细粉5克,蒸熟后服用。 5.做汤法 将原皮西洋参切成薄片,做菜汤时每次放入5克共煮。菜汤、药同食,每日1次。 必须注意的是:在服西洋参期间,一是不要饮茶,因茶叶中含有多量的鞣酸,与西洋参作用相反,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必须在服用西洋参2—3日后才能喝茶;二是不要吃萝卜,因萝卜是消气的,而西洋参是补气的,会降低药效。
热心网友
西洋参Radix Panscis Quinquefolii -------------------------------------------------------------------------------- 【英文名称】 American Ginseng 【别名】 洋参、花旗参。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圆柱形,高约25cm。掌状5出复叶,通常3~4枚,轮生于茎端,小叶片广卵形至倒卵形,长4~9cm,宽2。5~5cm,先端突尖。伞形花序;总花梗由茎端叶柄中央抽出,较叶柄稍长或近于等长;萼片绿色,钟形,先端5齿裂;花瓣5,绿白色。浆果扁圆形,成对状,熟时鲜红色。花期7月,果熟期9月。 原产于北美;我国亦有栽培。 【采制】 选取生长3~6年的根,于秋季挖采,除去分枝及须尾,晒干;也有撞去外皮,硫磺熏之,晒干。 【性状】 主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长2~6cm,直径0。5~1。1cm,无芦头、支根与须根,未去皮者表面淡棕黄色或类白色,去皮者色白,有密集的细横纹,顶端纹更密集而呈环状;折断面平坦,淡黄白色,有暗色形成层环,并散有多数红棕色树脂道。质轻、气微香,微甜苦。 【化学成分】 含人参皂甙Ro、Rb1、Rb2、Rc、Rd、Re、Rg1以及假人参皂甙F11 (pseudoginsenoside F11),尚含精氨酸、天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 【性味】 性凉,味甘、苦。 【功能主治】 补肺阴,清火,养胃生津。用于肺虚咳血、潮热、肺胃津亏、烦渴、气虚。用量3~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