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六个月了,右眼间歇性外斜,是什么原因,需不需治疗。请指教?
热心网友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有时候处于外斜视状态,有时候,病人能够控制眼球正位。随年龄的增长,融合性和调节性功能可能逐渐减弱,最后失去控制,丧失代偿能力,成为恒定性外斜视。本病的最大特点是斜视角变化大。当劳累后、走神时、特别是看远时出现外斜视。如果斜视日趋明显恒定,则应该及时手术矫正。 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最佳年龄是多大? (1)婴儿型斜视多数学者认为在生后6~18个月内手术对建立双眼视功能最好。有人则认为24个月时是手术的理想年龄。 (2)有单眼弱视的斜视,必须先积极治疗弱视,待双眼视力平衡时方可手术,最佳手术年龄在学龄前6岁左右。 (3)间歇性外斜视:当斜视角相对稳定、有其变化规律,双眼视功能趋于丢失时,就应及时手术。 (4)特殊类型斜视如固定性斜视、双下转肌麻痹、先天性机械性因素所致的斜视等,应尽早手术。 斜视手术前要做哪些准备? 主要包括患儿家长思想上、精神上的准备和专科大夫对患儿的多次检查并掌握了其斜视的规律两个方面。患儿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应充分了解斜视对孩子心理和双眼视觉的危害,做好孩子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大夫。眼科大夫经过多次反复检查掌握了患儿斜视的规律特征;手术前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胸片、心电图,麻醉师检查患儿等等。虽然任何麻醉都有可能出现意外,但是,斜视手术时,全身麻醉还是非常安全的。目前,麻醉技术是过关的,采用最新的麻醉药物,最新的麻醉方法,手术结束之后,患儿很快就能苏醒,与大夫对话。手术室内配备各种监护抢救设施,麻醉医师自始至终守护在患儿的身边;一般斜视手术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不会留下后遗症。 我们认为对进行性间歇性外斜儿童,偏斜度大于20△者,显斜期超过50%时间以上者,可根据其偏斜度大小,以及遮盖试验设计手术方案,若遮盖30~45分钟后,其偏斜度,看锭大于看近至少15△,做双侧外直肌后徙,手术量可根据每个医师试验、方法而定。若遮盖试验,看近斜角大于看远斜角至少15△,并小于55△,可做双侧外直肌后徙或于非主眼后徙-截腱手术。如外斜大于55△,可做三条肌肉,主眼做外直肌后徙,非主眼做后徙-截腱手术。若外斜大于70△,做双侧后徙-截腱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