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对歼8的评价多不一样,是好是坏
热心网友
歼8的机体设计是二代战机模式,机翼是三角型在低空低速的情形下机动性不好,机体内部空间小,发动机又是喷气式而不是三代战机广泛采用涡扇式,所以航程短机翼有效荷载小,载弹量低
热心网友
good
热心网友
不好说,我增修理过千八,那是88年的事了.当时它被外军评为"空中美男子"十多年来可能落后了.
热心网友
在我国来说还是可以的,出国就完了。
热心网友
比J7好,比MIG23烂
热心网友
2代半
热心网友
各人评价的不一,我简单介绍下目前装备的F-8 II M-8 II M型飞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多用途、超音速、全天候战斗机。F-8 II M飞机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国际合作,采用先进技术,大幅度提高飞机的综合作战能力。 F-8 II M型飞机配备有功能齐全、性能优异的ZHUK-8II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能对空中多个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跟踪,可制导中程拦射导弹实现单目标或双目标攻击。综合火控系统和集中管理、综合显示、双杆操纵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飞机的综合作战能力。飞机配备有: 两台WP13B涡轮喷气发动机,两台容量各为15kVA的交流发电机综合火控系统,并具有全球定位/惯性(GPS/INS)组合导航功能和敌我识别功能综合电子对抗系统自动驾仪,具有航向和姿态稳定、改平、低高度拉起及增稳功能。 F-8 II M飞机具有在昼间、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拦截、格斗和对地攻击能力。 主要作战任务是:空中拦截、空中格斗、空中护航、空中巡逻、对地攻击。后续的还有歼8Ⅲ 歼8Ⅲ尚未公之于众,就被外界贬的费铜烂铁一般。事实上,客观上讲,歼8Ⅲ目前仍是一种空中优势战斗机。 歼8Ⅲ的最初提出计划是在90年代初期,当时的情况是苏27尚未引进,新歼9,歼10进展不顺,超7计划受挫。提出的目标是:针对歼8Ⅱ的中低空性能不良,要大幅提高近距格斗性能;强调多用途性,加强对地对海的攻击能力,甚至考虑到作为未来航空母舰的舰载机。 与歼8Ⅱ相比,歼8Ⅲ最显著的特点是加装了鸭式小翼。机身总长缩短40厘米左右,但机身相应加宽,机身内部油箱容量比歼8Ⅱ大。在执行空战时,歼8Ⅲ最多可携带8枚空空导弹(4枚中距,4枚格斗导弹),雷达采用的是以色列的射控雷达,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同时还装备有红外跟踪瞄准系统,与头盔瞄准系统相配合,可"看那儿打那儿"。空空导弹可采用国产的PL系列,俄罗斯的,以及以色列的怪蛇ⅢⅣ等。在携带4枚空空导弹的情况下,起飞滑跑距离不超过300米。 歼8Ⅲ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已减轻自重,歼8Ⅲ采用的复合材料比重可能是中国目前军机中最高的(歼10情况不详),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是飞机成本提高。歼8Ⅲ的最大外挂已提高到5吨,在对海攻击时,可携带4枚C801/C802/C803空舰导弹及2枚近距格斗导弹。在对地攻击时可携带多种制导武器。值得一提的是,歼8Ⅲ机身下的挂架可挂1枚重约1。5-2吨的空地导弹,以执行战略核轰炸任务,该型导弹与执行战略核轰炸任务的轰6使用的相同型号,弹头当量5-100万吨, 具体情况鲜为知。 歼8Ⅲ的综合性能较歼8Ⅱ提高了30-40%,特别是近距格斗性能大幅提高。如果说超越F16和幻影2000,可能言过其实,但如果与F16和幻影2000遭遇,无论是在高空还是在中低空,对手不会有什么便宜可沾,这也是事实。 仅从技术角度来讲,歼8Ⅲ还是成功的,实现了从第二代战斗机向第三代战斗机 的转变,为中国的新战斗机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歼8Ⅲ是否会大量装备部队 却是另外的话题,因为中国目前有太多的选择,除了众所周知的苏27生产线的引进, 以及歼10的巨大成功,另外新歼9(双发重型制空战斗机)由于采用了苏27的发动机, 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技术瓶颈问题,也已首飞成功,最初计划和歼10一起作为中国的高低搭配机种,不过新歼9也可能下马,资金和其部份成功的技术将用于新歼12(XXJ) 的研制。 谈到歼8Ⅲ的缺点,主要是发动机落伍,航程短,载弹量不如国外同类机,另外隐 身能力不好,所以中国在选择的时候比较谨慎,考虑到面临的对手不仅仅是台湾的F16和幻影2000,更有日本的F15和FSX机。最后的选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