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自己得了子宫肌瘤,怎么办?要去哪里检查?
热心网友
子宫肌腺症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什么?1、 痊愈:(1)症状全部消失(2)子宫恢复正常大小(3)不育症患者在三年内妊娠或生育2、 显效:(1)症状基本消失(2)子宫缩小(B超检查治疗前后同时期的对比)(3)虽局部体征存在,但不育患者得以受孕。3、 有效:(1)症状减轻(2)盆腔包块无增大或略缩小(3)停药3个月内症状不加重4、 无效:(1)主要症状无变化或恶化(2)局部病变有加重趋势子宫肌腺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 子宫肌腺症是一种始于细胞水平而终止于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就盆腔疼痛和不孕来说,这两种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无疑是严重的打击。换而言之,有症状或伴有不孕的子宫肌腺症患者,其生存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子宫肌腺症症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痛经是多数病人难以忍受的症状,长期经前、经期持续性下腹胀、坠痛或腰骶部疼痛,可放射至肛门、会阴、阴道及大腿内侧。痛经常导致患者焦虑不安、辗转反侧、坐卧不宁、冷汗淋漓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虚脱,难以坚持日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动。 月经正常是女性身体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多数月经失调的妇女对自我健康评价是低下的。子宫肌腺症的另一主要症状为月经期长、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使患者处于经期的总时间增多,期间许多活动受限,如游泳、外出旅游等,给生活造成不便,影响一些愉快感受的体验,不利于生存质量的提高。经量增多则可能导致继发性贫血,直接导致健康水平下降。 子宫肌腺症的不孕症发病率较高约30%-50%。不孕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负罪感和羞耻感,并可发展成为严重状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每次月经周期的紧张和侥幸心理,担心该周期排卵是否正常,能否受精怀孕,在月经后期又担心妊娠而禁止性交,处于强烈的期待状态,一旦下一次月经来潮又感到无比失望和懊丧,以上状况随着月经周期周而复始造成的心理恶性循环加重精神压力。子宫肌腺症的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子宫肌腺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常用药物如:达那唑、内美通等。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常引起明显副作用。药物治疗六个月后常见副作用有潮热、阴道干涩、肝功能损伤、性欲下降、骨质疏松、痤疮、声音变低、体重加重等。停药后多数症状可消失,但某些变化可能从此终生存在。这无疑对患者的女性角色的维护是不利的,可能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 手术疗法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异位内膜病灶,往往采用全子宫切除术。由于子宫、卵巢对女性有着特殊意义。她们认为这些是完整女性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少患者术前很担心丧失力量,容易衰老,疼痛和伴侣对自己的兴趣发生改变。患者可能发生焦虑、躁狂、抑郁等心理障碍,从而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各方面生存质量全线下降。子宫机腺症中医药研究的临床疗法评价 子宫肌腺症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控制临床症状、缓解疼痛、调经助孕方面有独特疗效。评价中药治疗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疗效,对优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有重要意义。中医症候中大部分症状属于患者的自我主观感受,应用中药辨证施治后,患者的症状缓解,同时生存质量改善。因此,中医症候与生存质量之间有相同之处。采用中医症候结合生存质量分析的疗效评价,跨越了实验室的中间指标,更能客观、科学评价中医药疗效,利于将中医药向国际医学界推广。 什么叫子宫肌腺症?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侵入肌层,但并未超出子宫之外,这种病称之为子宫肌腺症。以往曾经将子宫肌腺症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其它部位的内膜异位症称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子宫肌腺症与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学虽然相似,但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对卵巢激素的反应等,均有不同。因此,多数学者均认为它们并不是相同类型的疾病,主张不再沿用内在性或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名称。子宫肌腺症的发病原因和机理是什么? 一般认为是由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直接向肌层浸润生长而引起。正常情况下,子宫肌层有某种防御能力,可以抵抗子宫内膜的侵入。如果由于多次妊娠、分娩、或刮宫造成子宫壁损伤,或者由于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并不断刺激子宫内膜等因素,以致破坏了子宫肌层的防御能力,就会导致内膜向肌层生长,从而促使本病的发生。 子宫内膜在肌层的浸润生长有两种方式:一是呈弥漫性生长,一是局限于子宫肌壁的某一处浸润生长。前者可以使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质地较硬,但子宫增大一般不超过怀孕3个月大小,过大的子宫往往合并有子宫肌瘤;后者则可以使肌细胞高度增生,形成一个球状体,称为子宫肌腺瘤。 。
热心网友
既然有怀疑,去医院做个B超就可以确诊。多想无益。挂妇科。
热心网友
妇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