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了解这些。。昨天看新闻说单边行动计划已经开始了呢!~大侠帮忙解答下吧~谢谢了另外问下,这个问题分类应该分在哪啊?
热心网友
以色列内阁2004年7月6日通过了总理沙龙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根据计划,以色列将在2005年底前撤出加沙地带所有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的4个定居点。 单边行动计划是指在巴以和谈失败、中东和平“路线图”实施受阻的情况下,以色列单方面实行“脱离”巴勒斯坦人的计划。 2003年11月,沙龙首次提出“单边行动”意向,12月底开始拟订相关方案,并将其作为政府处理巴以问题的施政纲领。依据这一计划,以将单方面从其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夺取的部分土地上撤出,重新部署以国防军,并重新确定部分犹太人定居点的位置,建立一条以色列更容易防守的“安全边境线”。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撤出建在加沙地带所有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定居点来实现与巴分离,然后再根据以色列的主张,界定一个巴勒斯坦国。 单边行动计划出笼后虽遭到以政府内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但在今年3月15日以议会举行的信任投票中还是获得通过。此后,沙龙还将该计划提交利库德集团内阁成员讨论,并宣布将在利库德集团成员中对此计划进行公决。5月2日,利库德集团成员在举行的公决中否决了单边行动计划。 为继续推行其计划,沙龙对原计划进行了修改,改变了原先一步到位的做法,决定分4步拆除加沙地带21个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4个定居点。为保证内阁能通过该计划,沙龙曾一再推迟以内阁对新修改计划的表决。6月4日,沙龙宣布解除两名反对该计划的部长的职务,以确保计划能在6日的内阁投票中顺利通过。 对巴勒斯坦而言,单边计划意味着巴勒斯坦人将无法收复1967年中东战争前拥有的土地和巴难民返回家园的权利。 单边行动计划出台后遭到巴勒斯坦及国际社会的反对。阿拉伯和欧盟国家则纷纷要求中东和平进程重新回到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轨道上来,强调“路线图”计划是解决以巴冲突的唯一途径。 美国曾一度明确反对以在“路线图”计划之外采取单边行动。但4月14日沙龙访美后,美国总统布什公开宣布支持单边行动计划。 定居点寄托“大以色列”梦想 从历史上看,犹太人修建定居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建国,犹太人主要通过“犹太国民基金”在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大量收购土地。联合国于1947年底通过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成立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当时占该地区人口1/3的犹太人拿到了56%的土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犹太国民基金”几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圈地”和兴建定居点。 犹太人兴建定居点的第二个阶段始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在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军事区、农业区以及居民定居点,企图由武装占领变成事实吞并。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达扬将军曾这样讲道:“在这里所建造的定居点,将永久驻扎在这里,这些定居点将成为以色列领土的一部分。” 现在提到的定居点就是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占领地区兴建的犹太居民区,大都呈圆形,既有利于圈地,也有利于自身防御。 大致说来,自愿到定居点居住的犹太人有两类,一类属宗教狂热分子,认为整个巴勒斯坦地区都是犹太人的,是上帝给犹太人的“应许之地”。另一类是贪图实惠的犹太人,因为以色列政府为鼓励犹太人移居定居点,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例如租售价格偏低和减免市政税等。 第三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左翼政党工党一手发动的,犹太人定居点的建立和扩张进而点燃了犹太人“大以色列”的梦想,这为以色列右翼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为工党下台埋下了伏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共有大大小小定居点150个左右,有近25万犹太定居者,而且定居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今天的犹太人定居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政治定居点”,一种是“安全定居点”。 所谓“政治定居点”,大都是那些怀抱“大以色列”理想的宗教狂热分子自行在巴勒斯坦土地上修建的居民区。先是从一些泥土建筑开始,然后社区慢慢地成长。以色列用国家机器培育这些开拓者,随后解决供水供电问题,并提供军队保护居民安全和确保公路畅通。 1993年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以来,以色列政府几经更迭,但无论每届政府的政策如何,国家一直在资助犹太人定居点的扩大。在以色列的预算中,每年都有上亿美元的资金被用来帮助这些定居者。 所谓“安全定居点”,是指以色列政府有计划兴建的大型居民区,旨在将巴勒斯坦各自治城市分隔开来,并起到扼守交通要道的作用。例如位于耶路撒冷以东10公里左右的以色列最大定居点阿杜明,居高临下扼守耶路撒冷通往死海的惟一一条快速公路,并将聚居在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与巴自治城市杰里科分隔开,与犹太人聚居区西耶路撒冷遥相呼应,进而巩固了以色列对东耶路撒冷的占领。 定居点问题一直是巴以争端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是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它涉及到土地、水资源以及主权和安全等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1967年颁布了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军队必须无条件撤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有分析指出,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联合国安理会想让以色列撤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以色列就会利用定居点的居民做武器,阻止联合国实施有关决议。如果巴以间不能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以色列修建定居点就把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变为事实上的兼并。 此外,以色列方面认为,巴以间达成的任何和平方案都不应该禁止犹太人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在定居点事实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巴勒斯坦国正式成立,以色列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就可能要接受巴勒斯坦政府的管理,就像今天在以色列居住的阿拉伯人必须接受以色列管辖一样。如果巴方反对,以色列政府就会告巴政府有“反犹倾向”。如果巴方承认定居点的事实存在,那就意味着在巴一些主要城市之间嵌入犹太人“安全定居点”,犹如芒刺在背。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曾表示,不能在支离破碎的领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国。如果以色列不放弃目前的政策,巴方将不得不放弃建国的诉求,转而寻求与以色列建立“一个国家,两个民族”的生存模式。 沙龙当然不会接受“一个国家,两个民族”的建议,因为按照目前的生育率,要不了多长时间,犹太人将成为少数民族。在这种情况下,沙龙去年底提出了单边行动计划。表面上,沙龙提出撤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并拆除一些非法的小定居点,把加沙地带还给巴勒斯坦人,是以色列做出的“痛苦让步”,实际上,他是想通过弃小定居点而保大定居点和修建隔离墙的方法,实现与巴勒斯坦人的完全“脱离”,并通过保留和扩建部分“安全定居点”实现对巴勒斯坦城市的分割和控制。 这样看来,无论是拆,还是建,沙龙的意图只有一个,即强化对巴被占领土的事实吞并,这势必给本已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设置更大的障碍。
热心网友
上面说全啊
热心网友
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真的很感兴趣,所以我决定回答一下,但又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真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