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人为什么爱避世?西方也有不公平的事,可那里无此明显现象百家争鸣其实就狭义来看,也不是中国独有儒家好象也不提倡这个啊?请高人指教!
热心网友
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儒家文化影响较重,如"穷则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因此,他们往往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便告老还乡,甚至与世隔绝,过着隐居的生活.
热心网友
受儒,道,以及佛教的影响,清心寡欲.所以西方人说,中国人温文而优雅.
热心网友
这与道家思想有关
热心网友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来是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共同影响的。 因此他们的行为准则一般是以儒为主,释、道为辅的。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而道家思想刚好相反,是消极避世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虽是儒家代表人孟子说的,但是我觉得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现象。前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后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如果得志,我要造福于天下百姓。即使不得志,我也要洁身自好,绝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大部分的中国知识分子正是本着这个准则生活的,所以在得志的时候,他们想方设法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不得志的时候,就学学陶渊明,种种豆,采采菊,不问世事,亦乐在其中。 避世,可以说是在比较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保全自身的一个好法子,亦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而且还可博得清高之美名,所以,在人生失意之时采取避世的方式,自然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