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提高英语成绩啊

热心网友

1。自信比什么都重要。当年我和你一样,基础差,又没有太多的机会锻炼,害羞,不敢开口,考上师范院校,又是英语专业,想到今后要但老师,不得不练一练胆量。先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主动提问,学会与同学交流,渐渐地我觉得我在个方面开始进步,就更加增强自信。2。多听native speakers 的发音,可找磁带,短波收音机听VOA,BBC,CCTV9等,精听范听结合,多模仿,把发音练的纯正地道;3。 主动找外国人交流。我1985年在昆明进修3个月,下午没课,就专门到街上,外文书店找老外交谈,慢慢地我觉得口语在提高。  推荐一文让你读 苦学一年当翻译 1.简要经过 学英语听和说最好的方法是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天天听英语,说英语。但是我没有这样的条件。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在半导体收录机如此普及的今天,听英语录音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当时学习的劲头很大,先后学习过 The Man Who Escaped《逃跑的人》、English for Today一Book Four:The Changing Technology《今日英语—第四册:日新月异的科技》、《英语900句》等书和录音带。学的时候对着书看,似乎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但一年左右下来,花的功夫不少,收获却不大,英语水平(听、说和快速阅读能力等)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好 像碰到了一个很不容易逾越的壁垒。 在这种情况下,我很苦闷和衍惶:进一步学习提高吧,好像困难重重,难以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放下不学吧,工作中确实需要,而且我当时单身一人在沈阳,业余时间没有什么事可做,所以还是想学英语。 但是怎么学呢?请教一位专职英语翻译,他说:“我们在外语学院专门学了好几年,也不是都能听懂,你已经45岁了,恐伯困难更多。”听了他的这番话,使我认识到学习英语的艰巨性,打消了急于求成的思想,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南方到了北京以后,觉得京戏很好听,可是听不懂,不知道哼哼呀呀唱的是什么。60年代初我与一位京戏迷住在一起,他有很多京戏唱片。我问他怎样才能听懂京戏,他说京戏很程式化,只要一字一字地听懂几出就好办了。此后只要一放唱片,他就一句一句地告诉我唱的是什么词。就这样,我慢慢地听懂了几出戏,此后再去听别的果然也能听懂了。我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英语吗? 但是,从哪里起步呢?我的听力很差,语速稍快一点的根本听不懂,只能去听专门为初学英语音设计的慢速英语。说干就干,当晚就开始一词一词、一句一句听写慢速英语。这一天足1980年1月31日,是很值得我回忆的,因为从此我走上了踏踏实实学习英语的成功之路,而且从未中断过。 刚开始听写时,虽然我已经认得不少词,但由于不会念,听懂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词,很难继续学下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果断地停止了听写录音带,改为跟学电台的“初级广播英语”。从最基础的英语发音学起,足足学了五个月,把基础英语知识比较彻底地重新学习了一遍。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此后再去听慢速英语录音就觉得不是很困难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步是很值得的,如果没有这五个月的退却,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英语水平。 听写慢速英语,经历了起步、巩固和提高三个阶段,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完成技术讲解中的口译任务。到此我并没有停步,而是继续听写各种各样题材的Standard English,尤其是利用车祸后卧床不起的三个月时间进行系统的听写,听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有的人认为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对英语有特殊的兴趣。现在我对英语确实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深深地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享受。但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却完全相反,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对于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慢速英语实在是太容易了。正如有的书的作者所说的“只要每天听上5分钟,就可以听懂”,或者认为“只要会1500个最基本的英语单词就可以听懂”。“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刚开始听写时却困难重重,不但一条新闻听不到底,连一句话也听不到底。不知道一句话里有多少个词,每个词都是什么音,由什么字母拼写而成。所以只得一边 听一边把听懂了的词写出来,听写不出来就先空着,用红铅笔标出来。这样,10分钟的国际新闻,花十几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听写出来。 当时的苦闷是难以形容的——面对收录机,一连几个小时,翻来覆去地进带倒带,十几遍也不一定能听得懂一个词一句话,实在是枯燥极了:有时真想把收录机砸了,不听了!但一想到“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古训,又重新鼓起学习劲头,坚持了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知难而退,半途而废的话,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持学习,水平就会一步一步提高。而水平有了提高,又会反过来激励自己学下去。 由于英语水平的提高,技术讲座中翻译译得对不对我也能作出判断了。有时翻译与我的理解不一致,在场的外籍华人一般情况下都说我的理解对(当然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我懂专业,其实专业翻译们的英语水平比我高多了)。 这种情况重复多了,1982年初随团访问德国前领导指定让我当翻译。能承担口译任务以后我仍然一点也不放松,每天仍坚持学习英语,以做到“曲不离口”、“常学常新”。有时别人问我:“你已经会说会听了,就行了,为什么还花这么多时间学英语?”我只有回答说:“我喜欢英语”。这也是真的,比方说春节的时候,家里别的人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一直到半夜一两点,我就一直学习英语到半夜一两点。 2.词词皆辛苦 有的人只看到我现在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这个结果,不了解这个结果是通过怎样的艰苦努力才达到的。于是很容易认为我聪明,记忆力特别好,所以学会了英语。 关于我是怎样通过刻苦努力才学会英语的,我可以举出三个人的话来说明这一点。 一位是我在沈阳工作时的领导,看到我废寝忘食日复一日地苦学英语,对我说:“像你这样学,是要感动上帝的。” 另一位是中国电子设备系统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她每天上班路过我办公室时总看到我在听写,很有感触地说:“我没有见过一个像你这样用功学英语的人。” 最后一位就是我的妻子,看见我一有空就学英语,录音机哇啦哇啦地响个不停,说:“你怎么这么笨,学了这么长的时间还学不会?” 其实别人说我聪明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吗?为什么我不顺着说下去:“是呀!对我来说学习英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空的时候听听录音带,写一写,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从而使别人更认为自己确实是够聪明的呢?因为事实不是那么一回事。有一位看了我《慢速英语入门》初稿的人对我说:“你不应该把学习英语的实际困难如实地写出来,而应该把它说得容易一些,这样读者才有信心来学。”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因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我要如实地把学习的困难说够,以便使读音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进入巩固阶段以后,坚持每天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晚上开会晚了也要补上。从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调离沈阳为止,三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电子管录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两本(因为我不断地在上面写和画)。所以我经常对别人说:“谁知脑中词,词词皆苦。”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并不是什么夸大之词。 3.见缝插针 学习英语要花大量的时间,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时间呢?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用我们通常的口头语来说就是要见缝插针。只要真正下决心学英语,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各个不同情况下我是加何见缝插针,挤时间学习英语的。 1980年到1982年在沈阳工作时,我单身一人,没有家务负担,比较有利于学习。刚开始的起步阶段,必须“大剂量”地学,用很多时间。所以一般我都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早饭前学两个小时左右,晚上再学三四个小时,这样每天至少可以学五六个小时。星期日照常提前起床,从五点半学到八点半吃第一顿饭,学三个小时。饭后洗澡,九点半开始,一直学到下午四点半吃第二顿饭为止(当时驻北方的部队节假日只吃两顿饭),晚饭后活动一个多小时到七点左右,然后再学到十一点,这样总计可以学习十几个小时;其他节假日放几天假就学几天。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想要达到的英语水平不同,并不一定非得每天学这么长时间不可。不过学习的收获与你付出的劳动成正比。尤其是在起步阶段,每天起码要学三个小时以上,以期尽快地登上一个台阶。 见缝插针还要能“自适应(adaptive)”,也就是要有使自己适合客观环境的能力。1983年到1990年在北京工作期间,从家到办公室,单程需乘70分钟左右的公共汽车,来去约需三小时,业务工作又比在沈阳时忙多了。怎么办?我很快就“自适应”了,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时间。早晨5点20分起床后,洗漱、做早饭、吃早饭时都听录音,路上还是听录音。提前一时到办公室以后,立即查路上没有听明白的词,并把听懂的内容输入电脑。我把这段时间听写的结果命名为“额外一小时的收获(The Harvest of Additional One Hour)”。这样从起床到上班的两个半小时内,一直没有离开过英语,起码可以顶一个小时吧!下班回来路上还是听录音,吃了晚饭以后从八点到十点半 再学两个半小时,这样一天可以保证能学三个小时以上。节假日与在沈阳单身时一样,学十几个小时。 1990年到1994年单身在南京工作,又有了学习英语的大好条件。在近四年时间里,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自学和辅导别人学习英语上,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1996年退休以后,学习英语的时间更多了,每天早晨先听一小时的英语广播并录音,大体上记下有生词听不懂或感兴趣的部分,随后再花两个小时左右进行听写,逐词逐句地抠。晚上手持收音机,边散步边听英语广播,至少一小时。这样平均每天与英语打交道的时间不少于三小时。不但巩固和提高了英语水平,开阔了眼界,也为退休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 见缝插针,就是要把一般人看不起眼的无所事事的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例如等车、开会或等待某人到来前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排队购物等。根据记忆心理学的原理,对于外语等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内容,及时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是很好的。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英语学习就会慢慢地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会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会把学习英语的事时时挂在心上,一天不学就好像缺少点什么。 有了这种心情,就不会强调客观条件,碰到再不利的客观条件,也不怨天尤人,而会积极地去适应它,利用它,使之为找到新学习途径的催化剂,登上新水平的转折点。 例如我1985年末不幸遭遇严重车祸,右腿膑骨骨折,石膏一直打到大腿根,动弹不得,一天到晚在床上躺着,长达三个月左右。面对这种情况,是急躁埋怨呢?还是安心疗养并利用卧床不起的时间学习英语充实自己呢?我选择了后音。开始时只听不写,过了几天,觉得收获不大,要写又坐不起来。怎么办?我试着在床尾系一背包带,拉着它就能坐起来,垫上一本厚词典就可以写了。这样每天就能听写十几个小时,把每天两个多小时的英语广播全部听懂并写了出来。有听不懂的,就打电话请教翻译。结果英语水平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痊愈后与外国人会谈时他们都惊奇地问我是不是在这三个月期间去外语学院进修过。车祸对我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但却又成了我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所以我把这三个月的听写记录命名为“灾难的结果(The OutCome of a Disaster)”。 痊愈后乘公共汽车时再也不敢戴着耳机听录音学英语了。几天下来,又觉得每天在路上的三个来小时白白地过去太可惜了,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利用起来。不久我又找到了新的学习英语的途径。公共汽车上其他乘客用小收音机听汉语新闻广播,我就试着把汉语的新闻逆译回英语去,碰到译不出来的词句,到家或办公室以后立即查汉英词典。这样做上一段时间,不但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还感到这是一种有独特效果的英语学习方法。 出差往往是很多人中断学习的理由,对于我来说却又是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首先是充分利用往返路上大量的乘车时间。出发之前准备好足够的电池和录音带,供路上听。碰到听不懂的地方,车上不便于查词典,就记下磁带的大致位置,到目的地以后再听再查。外出开会,只要自己不是会议组织者,就一定比在单位时还要空,只要不沉溺于打扑克等一类活动,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 我们不要低估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学习产生的效果。积少成多,一天按两个小时计算,一年下来不就是六七百小时吗?不就相当于中学的全部英语教学时数的总和吗?几年下来,不就相当于上了大学了吗? 4.我是在国内学会的 有的人认为我学会英语是因为经常出国。其实我是学会了英语才出国的,不是出国以后才学会英语的。当然,在国外,有很好的学习英语的客观条件和学好英语的可能性。但把可能性转换成现实性,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少人一次一次地出国,但就是没有学会英语,而我第二次出国就当翻译了。 其实就我本人学到英语知识的多少来说,有时在国内每天学的英语知识比在国外还多。因为在国外,有不少事务性的工作要做,尤其是作为翻译出去,事务性工作就更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坐下来学习英语。而在国内,一天下来学上五六个小时,可以学习不少英语知识。一位同事以前认为我是通过出国才学会英语的,后来他和我一起出国,看到我在国外也是每天坚持听写英语广播后说:“原来你是这样学会英语的。” 找个出去锻炼的机会,英语口语能迈出敢说的第一部就没有问题了,建议你找几个外国网友,经常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这样对听力口语都有好处,或者直接出去和老外交谈,不要怕出丑,慢慢的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的,真的 。

热心网友

看了一楼清风前辈的,真的很感动!!!!自己太懒了!!

热心网友

这么多了,可能没时间看我的了。我刚刚上传了一份资料,是我学英语所走过的弯路,我中学的时候英语常常不及格,后来考过了专八,考上了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或许我的经历对你有所帮助。里面还附有图片。

热心网友

建议你去这个学习论坛里的英语学习区和名师在线区看看,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热心网友

1.通过读短文容易多记英语单词和词组.2.坚持不懈的每天听英文语音的磁带或短剧.3.越是放弃之时就将是你要有转折之际,因此千万不能放弃和退缩.

热心网友

建议你去学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 level 1

热心网友

"心诚则灵"有听说过吧:)其实要把她当你的朋友,她就会听你的话,任你差遣了.多读课文就象是在和"她"说话,要常常聊天感情才会好嘛,这样,你托她办事的话她才会卖力办好嘛,对不对:) 其实学英语最重要是要有一个环境,自己可以营造的,以前在我小学还没有接触英语的时候,我看了一些外国电影,原声版的有中英文字幕,看完之后我突然不知道英语是普通话还是普通话是外语了,而且学到一些简单日常用语哦. 读书,读课文是很好的,你一边读一边要自己明白它的意思,这样语法不用可以去学也会用了,就象中文一样.读书还可以一举三四得呢,念准一点,既训练听力,又练习口语,还能记单词和语法呢,多好:)就是很多人做不到常常读课文而已

热心网友

如果将字母 A 到 Z 分别编上 1 到 26 的分数,(A=1,B=2...,Z=26)你的知识(KNOWLEDGE)得到 96 分(11+14+15+23+12+5+4+7+5=96)你的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 98 分(8+1+18+4+23+15+18+11=98)你的态度(ATTITUDE)才是左右你生命的全部(1+20+20+9+20+21+4+5=100) ------------

热心网友

1。自信比什么都重要。当年我和你一样,基础差,又没有太多的机会锻炼,害羞,不敢开口,考上师范院校,又是英语专业,想到今后要但老师,不得不练一练胆量。先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主动提问,学会与同学交流,渐渐地我觉得我在个方面开始进步,就更加增强自信。2。多听native speakers 的发音,可找磁带,短波收音机听VOA,BBC,CCTV9等,精听范听结合,多模仿,把发音练的纯正地道;3。 主动找外国人交流。我1985年在昆明进修3个月,下午没课,就专门到街上,外文书店找老外交谈,慢慢地我觉得口语在提高。  推荐一文让你读 苦学一年当翻译 1.简要经过 学英语听和说最好的方法是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天天听英语,说英语。但是我没有这样的条件。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在半导体收录机如此普及的今天,听英语录音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当时学习的劲头很大,先后学习过 The Man Who Escaped《逃跑的人》、English for Today一Book Four:The Changing Technology《今日英语—第四册:日新月异的科技》、《英语900句》等书和录音带。学的时候对着书看,似乎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但一年左右下来,花的功夫不少,收获却不大,英语水平(听、说和快速阅读能力等)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好 像碰到了一个很不容易逾越的壁垒。 在这种情况下,我很苦闷和衍惶:进一步学习提高吧,好像困难重重,难以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放下不学吧,工作中确实需要,而且我当时单身一人在沈阳,业余时间没有什么事可做,所以还是想学英语。 但是怎么学呢?请教一位专职英语翻译,他说:“我们在外语学院专门学了好几年,也不是都能听懂,你已经45岁了,恐伯困难更多。”听了他的这番话,使我认识到学习英语的艰巨性,打消了急于求成的思想,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南方到了北京以后,觉得京戏很好听,可是听不懂,不知道哼哼呀呀唱的是什么。60年代初我与一位京戏迷住在一起,他有很多京戏唱片。我问他怎样才能听懂京戏,他说京戏很程式化,只要一字一字地听懂几出就好办了。此后只要一放唱片,他就一句一句地告诉我唱的是什么词。就这样,我慢慢地听懂了几出戏,此后再去听别的果然也能听懂了。我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英语吗? 但是,从哪里起步呢?我的听力很差,语速稍快一点的根本听不懂,只能去听专门为初学英语音设计的慢速英语。说干就干,当晚就开始一词一词、一句一句听写慢速英语。这一天足1980年1月31日,是很值得我回忆的,因为从此我走上了踏踏实实学习英语的成功之路,而且从未中断过。 刚开始听写时,虽然我已经认得不少词,但由于不会念,听懂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词,很难继续学下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果断地停止了听写录音带,改为跟学电台的“初级广播英语”。从最基础的英语发音学起,足足学了五个月,把基础英语知识比较彻底地重新学习了一遍。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此后再去听慢速英语录音就觉得不是很困难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步是很值得的,如果没有这五个月的退却,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英语水平。 听写慢速英语,经历了起步、巩固和提高三个阶段,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完成技术讲解中的口译任务。到此我并没有停步,而是继续听写各种各样题材的Standard English,尤其是利用车祸后卧床不起的三个月时间进行系统的听写,听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有的人认为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对英语有特殊的兴趣。现在我对英语确实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深深地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享受。但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却完全相反,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对于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慢速英语实在是太容易了。正如有的书的作者所说的“只要每天听上5分钟,就可以听懂”,或者认为“只要会1500个最基本的英语单词就可以听懂”。“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刚开始听写时却困难重重,不但一条新闻听不到底,连一句话也听不到底。不知道一句话里有多少个词,每个词都是什么音,由什么字母拼写而成。所以只得一边 听一边把听懂了的词写出来,听写不出来就先空着,用红铅笔标出来。这样,10分钟的国际新闻,花十几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听写出来。 当时的苦闷是难以形容的——面对收录机,一连几个小时,翻来覆去地进带倒带,十几遍也不一定能听得懂一个词一句话,实在是枯燥极了:有时真想把收录机砸了,不听了!但一想到“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古训,又重新鼓起学习劲头,坚持了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知难而退,半途而废的话,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持学习,水平就会一步一步提高。而水平有了提高,又会反过来激励自己学下去。 由于英语水平的提高,技术讲座中翻译译得对不对我也能作出判断了。有时翻译与我的理解不一致,在场的外籍华人一般情况下都说我的理解对(当然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我懂专业,其实专业翻译们的英语水平比我高多了)。 这种情况重复多了,1982年初随团访问德国前领导指定让我当翻译。能承担口译任务以后我仍然一点也不放松,每天仍坚持学习英语,以做到“曲不离口”、“常学常新”。有时别人问我:“你已经会说会听了,就行了,为什么还花这么多时间学英语?”我只有回答说:“我喜欢英语”。这也是真的,比方说春节的时候,家里别的人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一直到半夜一两点,我就一直学习英语到半夜一两点。 2.词词皆辛苦 有的人只看到我现在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这个结果,不了解这个结果是通过怎样的艰苦努力才达到的。于是很容易认为我聪明,记忆力特别好,所以学会了英语。 关于我是怎样通过刻苦努力才学会英语的,我可以举出三个人的话来说明这一点。 一位是我在沈阳工作时的领导,看到我废寝忘食日复一日地苦学英语,对我说:“像你这样学,是要感动上帝的。” 另一位是中国电子设备系统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她每天上班路过我办公室时总看到我在听写,很有感触地说:“我没有见过一个像你这样用功学英语的人。” 最后一位就是我的妻子,看见我一有空就学英语,录音机哇啦哇啦地响个不停,说:“你怎么这么笨,学了这么长的时间还学不会?” 其实别人说我聪明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吗?为什么我不顺着说下去:“是呀!对我来说学习英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空的时候听听录音带,写一写,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从而使别人更认为自己确实是够聪明的呢?因为事实不是那么一回事。有一位看了我《慢速英语入门》初稿的人对我说:“你不应该把学习英语的实际困难如实地写出来,而应该把它说得容易一些,这样读者才有信心来学。”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因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我要如实地把学习的困难说够,以便使读音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进入巩固阶段以后,坚持每天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晚上开会晚了也要补上。从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调离沈阳为止,三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电子管录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两本(因为我不断地在上面写和画)。所以我经常对别人说:“谁知脑中词,词词皆苦。”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并不是什么夸大之词。 3.见缝插针 学习英语要花大量的时间,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时间呢?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用我们通常的口头语来说就是要见缝插针。只要真正下决心学英语,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各个不同情况下我是加何见缝插针,挤时间学习英语的。 1980年到1982年在沈阳工作时,我单身一人,没有家务负担,比较有利于学习。刚开始的起步阶段,必须“大剂量”地学,用很多时间。所以一般我都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早饭前学两个小时左右,晚上再学三四个小时,这样每天至少可以学五六个小时。星期日照常提前起床,从五点半学到八点半吃第一顿饭,学三个小时。饭后洗澡,九点半开始,一直学到下午四点半吃第二顿饭为止(当时驻北方的部队节假日只吃两顿饭),晚饭后活动一个多小时到七点左右,然后再学到十一点,这样总计可以学习十几个小时;其他节假日放几天假就学几天。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想要达到的英语水平不同,并不一定非得每天学这么长时间不可。不过学习的收获与你付出的劳动成正比。尤其是在起步阶段,每天起码要学三个小时以上,以期尽快地登上一个台阶。 见缝插针还要能“自适应(adaptive)”,也就是要有使自己适合客观环境的能力。1983年到1990年在北京工作期间,从家到办公室,单程需乘70分钟左右的公共汽车,来去约需三小时,业务工作又比在沈阳时忙多了。怎么办?我很快就“自适应”了,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时间。早晨5点20分起床后,洗漱、做早饭、吃早饭时都听录音,路上还是听录音。提前一时到办公室以后,立即查路上没有听明白的词,并把听懂的内容输入电脑。我把这段时间听写的结果命名为“额外一小时的收获(The Harvest of Additional One Hour)”。这样从起床到上班的两个半小时内,一直没有离开过英语,起码可以顶一个小时吧!下班回来路上还是听录音,吃了晚饭以后从八点到十点半 再学两个半小时,这样一天可以保证能学三个小时以上。节假日与在沈阳单身时一样,学十几个小时。 1990年到1994年单身在南京工作,又有了学习英语的大好条件。在近四年时间里,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自学和辅导别人学习英语上,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1996年退休以后,学习英语的时间更多了,每天早晨先听一小时的英语广播并录音,大体上记下有生词听不懂或感兴趣的部分,随后再花两个小时左右进行听写,逐词逐句地抠。晚上手持收音机,边散步边听英语广播,至少一小时。这样平均每天与英语打交道的时间不少于三小时。不但巩固和提高了英语水平,开阔了眼界,也为退休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 见缝插针,就是要把一般人看不起眼的无所事事的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例如等车、开会或等待某人到来前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排队购物等。根据记忆心理学的原理,对于外语等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内容,及时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是很好的。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英语学习就会慢慢地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会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会把学习英语的事时时挂在心上,一天不学就好像缺少点什么。 有了这种心情,就不会强调客观条件,碰到再不利的客观条件,也不怨天尤人,而会积极地去适应它,利用它,使之为找到新学习途径的催化剂,登上新水平的转折点。 例如我1985年末不幸遭遇严重车祸,右腿膑骨骨折,石膏一直打到大腿根,动弹不得,一天到晚在床上躺着,长达三个月左右。面对这种情况,是急躁埋怨呢?还是安心疗养并利用卧床不起的时间学习英语充实自己呢?我选择了后音。开始时只听不写,过了几天,觉得收获不大,要写又坐不起来。怎么办?我试着在床尾系一背包带,拉着它就能坐起来,垫上一本厚词典就可以写了。这样每天就能听写十几个小时,把每天两个多小时的英语广播全部听懂并写了出来。有听不懂的,就打电话请教翻译。结果英语水平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痊愈后与外国人会谈时他们都惊奇地问我是不是在这三个月期间去外语学院进修过。车祸对我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但却又成了我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所以我把这三个月的听写记录命名为“灾难的结果(The OutCome of a Disaster)”。 痊愈后乘公共汽车时再也不敢戴着耳机听录音学英语了。几天下来,又觉得每天在路上的三个来小时白白地过去太可惜了,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利用起来。不久我又找到了新的学习英语的途径。公共汽车上其他乘客用小收音机听汉语新闻广播,我就试着把汉语的新闻逆译回英语去,碰到译不出来的词句,到家或办公室以后立即查汉英词典。这样做上一段时间,不但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还感到这是一种有独特效果的英语学习方法。 出差往往是很多人中断学习的理由,对于我来说却又是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首先是充分利用往返路上大量的乘车时间。出发之前准备好足够的电池和录音带,供路上听。碰到听不懂的地方,车上不便于查词典,就记下磁带的大致位置,到目的地以后再听再查。外出开会,只要自己不是会议组织者,就一定比在单位时还要空,只要不沉溺于打扑克等一类活动,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 我们不要低估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学习产生的效果。积少成多,一天按两个小时计算,一年下来不就是六七百小时吗?不就相当于中学的全部英语教学时数的总和吗?几年下来,不就相当于上了大学了吗? 4.我是在国内学会的 有的人认为我学会英语是因为经常出国。其实我是学会了英语才出国的,不是出国以后才学会英语的。当然,在国外,有很好的学习英语的客观条件和学好英语的可能性。但把可能性转换成现实性,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少人一次一次地出国,但就是没有学会英语,而我第二次出国就当翻译了。 其实就我本人学到英语知识的多少来说,有时在国内每天学的英语知识比在国外还多。因为在国外,有不少事务性的工作要做,尤其是作为翻译出去,事务性工作就更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坐下来学习英语。而在国内,一天下来学上五六个小时,可以学习不少英语知识。一位同事以前认为我是通过出国才学会英语的,后来他和我一起出国,看到我在国外也是每天坚持听写英语广播后说:“原来你是这样学会英语的。” 找个出去锻炼的机会,英语口语能迈出敢说的第一部就没有问题了,建议你找几个外国网友,经常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这样对听力口语都有好处,或者直接出去和老外交谈,不要怕出丑,慢慢的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的,真的 | 我也来回答 | 修改回答 | 采纳为答案 | 我来评论 | 投诉 |↑回页首 | 。

热心网友

持之以恒最重要!!

热心网友

学好英语刻苦当然是要的,方法更重要,关键是学好英语音标,然后就是找到背英语单词的方法。——可以去下载《新理念英语单词记忆法(中学3000单词版)》看看这个背单词的方法适合你不。 这是下载地址

热心网友

仔细听老师讲课记下上过的要点,有不懂的知识点就去问老师,让老师仔细分析给你听,回去之后自己认真复习。我想这样就可以了,因为在我们班上许多同学都是这样学的而且效果很好。 祝:早日学成英语

热心网友

你有这个想法就是个良好的开端!切勿纸上谈兵.

热心网友

去新东方补课。

热心网友

建议你去看看李阳老师的《疯狂英语》,很不错的!

热心网友

要学好英语不是你做多少多少的题就能学好的,你试卷能得120分不见得你的英语就好,只能表明你会做题,这个时候的你只是一个会做题的机器。要想学好一们外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这种语言的100%的发音,20%的语法和10%的单词,不管你学什么语言发音永远是第一位,只要发音过了,别的就好办多了,比如英语---为什么你的口语不好,为什么你的听力不好,不是你听的不够,是因为你说的不够,这点要明白,你听100便不见得能听明白,但是你把这个句子说他100便,不用你在特意进行听力训练也照样能听会----道理很简单----你绝对能听明白你所能说出来的东西。你见过哪个美国人天天进行听力训练,他们的英文却是一流的?因为他们从出生就开始说,能说出来了就能听明白了,所以要想学好英语第一步就是多多的说,每天都要说,一个句子大声的说他1000便,一天5个句子,这5个句子虽然不多但是,却可以让你终生不忘,这要比你一天背100个句子,过了1个星期全忘了要实惠的多吧? 学好英语不能急,越急就越失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被当前人们的误会所吓倒---你每天疯狂的说,而成绩缺不见长,别人当然会认为你平时不用功,但是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当你这样奋斗了过了一年的时候,疯狂的说了一年的时候,那些误会你的人就会发现,你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根本不会相信你的英语能在几天之内变的这么棒!因为他们更本没有看见你这一年中付出了多少。 还是那句话平时多多的说,说的越多记的越牢,可能你对语法比较发愁,这里告诉你一个办法,当你哪到一个句子的时候,它就是一个语法点,把语法点分析出来,就不用关什么语法了,剩下事情就是的就是把这个句子中每个单词的发音都发正确,然后疯狂的说1000边,相信这1000遍吧,它会让你这一辈子都忘不掉这个句子。 真心的忠告你,疯狂的做题只能把你变成一个考试机器,英语不会就此改变。 最后建议你学学李阳老师的疯狂英语---疯狂英语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从疯狂英语中学到了初中3年英语学习中所没有学到的东西,真心的像你推荐它,因为我是经历者,我不是一个不负责人的人,疯狂英语真的会改变你!。

热心网友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热心网友

首先对自己有信心,如果想提高听力就每日收听一下英语之星吧!

热心网友

其它皆无用唯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热心网友

我建议你去英语角跟别人对话、多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

热心网友

看了上面的叙述,我真的体会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的真谛。本人觉得学习英语主要靠努力,且要坚持,我本人就是很好例子,每学期要花好长时间学习英语,拼命背单词,也记住不少,但是一放假总是感觉应该歇歇,整个假期从不看书,所以每次一开学翻开书发现单词忘的差不多了,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的却想不起来什么意思,要花很长时间再去从很简单的词开始学,所花费的精力比以前多的多,所以我感觉,有时持之以恒比什么都重要。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真是很有道理。

热心网友

学英语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首先应做到心平气和的去学,不要着急,耐心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所谓语言是我们通过言语或肢体所表现的一种交流方式。声音是语言的基础,学英语就是听的一个过程,好多英语学科的强者就是把握了这一点,通过声音的方式开始学一门语言,接下来做到说。读。写的过程。著名考古学家舍里曼一生懂得20多种语言,更多是来自对语言的背诵,背诵可以加快记忆。因此,语言的学习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勤奋,勤奋的人在这方面可谓占到了绝大的优势,因此,英语学习成绩自然不会落下,这就是学英语的最大秘密了。而针对语言的性质,我认为学英语应做到如下: 1。听,懂得英语的人首先要学回听的技巧,它是学习语言并且应用语言的关键所在,心来就是培养语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绝对要狠下新突破懒的一大毛病。其二,就是要注重听的态度了,这个态度是需要认真的,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性地听特别是听地道英语的广播及录音。通过一段长时间的训练,你会觉得对英语有了兴趣,因为你的语感来了,你已经具备了学英语的首要条件。接下来,就是一个说的环节了。 2。说,就是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去用它,去交流,更好的交流就是为了生存发展,随着语言的发展及世界经济的全球话,学习英语变成了当代人一个选择人才的标准,因为交流需要人才,这种人才又极限于对英语的掌握,我们没有具有英语先天性,这需要我们后天的培养,任何一种后天的学习是要靠后天的努力形成的。而这里,除了要具有听的能力外,还需要个人的胆量。学英语,老实说,学不要脸的英语,就是要大胆的说出来,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大学时代曾经学习英语而烦恼,然而正是有一种不要脸的精神,造就一个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潮,所以,从现在开是,让""NO FACE""的英语流行起来吧 3。走出学英语的误区,这里我简单地阐述一下。一,不要用学理科的方式学英语,理科的学习是注重左脑的,与英语刚好相反,学英语就是要通过系统地把知道的在大脑里记录下来,这需要一台先进的机器来完成,就是你必须用右脑来学英语。简单说来,需要大量的死记硬背方法,这是对学英语的好方法,因此,让我们再次倡导古人背诵的方法吧。二,不要怕别人笑话,通常爱笑话别人的英语也不会太好,在这里,我们仍倡导不要脸的英语。三,语法就是一切,语法是英语成绩好的关键,但绝对不是英语好的所在,因此,别以为英语成绩好就代表你的英语学习得好了4,读写连贯。晨起晨读,这是最好的方法,有助于培养语感。更有学习语言的热情。写,是笔试的表达方式,注重日常的字词积累,小作文的写法对英语语法的检验具有帮助。 请记住,充分发挥你的嘴巴,发挥你的手,你的脑。你的英语会很棒的。

热心网友

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恒心 而且不能怕说错 大胆地用英语与人交流

热心网友

买本英文版的 哈里波特1哈里波特2哈里波特3哈里波特4哈里波特5哈里波特6

热心网友

非常简单!努力学!

热心网友

要多做题,因为你说的是提高外语成绩,并非外语水平,应付考试嘛

热心网友

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规则描述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

热心网友

上课认真听

热心网友

我看过这本书,觉得实用性很强,不妨试试.

热心网友

如果你有钱的话,就去找翻译。中国现在是全民学英语,好像我们的母语是英语了,其实何必呢,让一部分人去学,另一部分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学别的东西。中文系的学生非要英语及格才能研究古文吗?

热心网友

实际一点的就是多读、多听、多写;现在不是有好多电视台可以听英语吗?也可以学英语,我也是跟你有一样的困扰,我现在也在坚持,我的一个朋友他是学英语的,就得到了成效。还要多看。四个多就是英语方面的材料,不要依靠汉语。

热心网友

其实很简单相信自己能学好再就是能埋头苦学不要拒绝失败

热心网友

(是学习外语的好网址哦)

热心网友

告诉你个最简单的,在国外呆两年就好了

热心网友

楼上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过她是很专业的,而我的方法的确很奇怪,我介绍你看一本书《千万别学英语》。里面很详细的教你怎么去轻松学英语,我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我喜欢有个性的学习,而这本书刚好可以帮助我,其实英语如果成了一种你生命中不可少的语言的话,你就不用去烦怎么学了,看我们的语文,还不是出口成章!:)

热心网友

要学好英语,不如下点本钱去买一个好记星E900+.虽然可能比较贵要一千左右.但我觉得第一比较实用,适合各个年龄的读书人使用比较方便.第二虽然自己用功读书努力学习是可以提高英语,但万一碰到有些人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建议还是买一个比较可以对自己有帮助.有时死读书不一定全好,还是要靠一些课外辅助工具来帮助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