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佛)的。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菩提树原产印度,因此通称印度菩提树,别名思维树。相传梁武帝天监元年(502 年),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从西竺引种菩提树于广州光孝寺坛前。从此我国广东、云南均有菩提树生长。菩提树树干富有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入药,有发汗解热之功。它适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佛祖释迎牟尼在古印度的一棵菩提树下修成正果,成为佛教创始人。因此,菩提树是一种神圣的佛的象征,如果寺院中生长有菩提树,那么,这个寺院的地位和知名度将会大大提高。 相传,宗喀巴大师出生时,其母剪脐带时有殷红甘露滴到地上,渗人土中,数年后在此长出一株白菩提树,枝叶繁茂,馥郁香味四溢,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显示出一尊狮子吼佛像(即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宗喀巴大师母亲香萨阿切,为纪念宗喀巴为佛教做出的重大贡献,按照宗喀巴来信旨意,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的雏形。菩提树根部向外蔓延,在今大金瓦殿前生长出来,1992—1996年维修大金瓦殿时,人们亲眼目睹了从大金瓦殿向外延伸的菩提树根部。 据传,祈寿殿(又称长寿殿)于1717年建成,七世达赖喇嘛率僧众举行盛大开光法会时,汇集了宗喀巴大师的佑灵,诸佛菩萨的慈慧,在开光烧祭的法坛处生长出一棵自然显现文字的菩提树。这棵树时至今日,不断繁衍生长,在其周围又生长出树根连在一起的11棵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