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高考中考那回,就有很多家长不惜“血本”到普陀山等佛教胜地求菩萨,上贡。有些大款为了使自己的生意红火,在佛教胜地花数百万“募捐”,而从不给路边的穷人钱,他们说一定要相信菩萨!到底有用吗?

热心网友

您好:在学佛者的行列里,不管是盲信还是智信,相信有很大一部份人还是以做生意的心态来修学和度众,这在理上虽然是错的,但在事上是很可以理解的,必竟我等皆是凡夫,如何能都作到“不受福德”呢?佛正是为了随顺我辈众生贪利嗜欲的根性,才在不少佛经中反复强调,若有能受持某某经者,获如何如何无量福报。当然,佛是绝不会妄语的,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但如果佛给菩萨说法,相信他就不用反复强调这件事了。所以,在我们没有真的达到“不受福德”的境界时,对福德功德的向往未尝不是激励我们精进的一种动力。三宝门中福好求,在我们初学者而言,尊重供养佛菩萨,并想从三宝中获的福报,这是可行的,也是正确的;但如您所言,如果只对佛菩萨敬仰万分,但对普通的受苦众生就嗤之以鼻,这就大错特错了,菩萨认为众生平等,若能供养尊重一切众生者,即为尊重供养如来;所以菩萨们下至恶道众生,上至十方诸佛,都尊重供养,等无有异。我们学佛者,当然要处处向佛菩萨学习,所以也应该对所有众生平等饶益才好。南无阿弥陀佛。愿您成就。。

热心网友

主要是使自己心理平衡。烧香拜佛应该会积一点福缘。(冒犯一下)就像积累分数一样,积累到一定程度给你相应的奖品。随意的“花费”福缘会使自己将来因没有福缘而处境难堪。

热心网友

如果你就是佛菩萨,面对着这些求你保佑的人,你会怎麽办?如果是谁给的钱多就保佑谁?你和贪官有什麽区别。如果是谁烧的香多就保佑谁?你岂不成为空气污染的罪魁?被盗得人求你保佑早点抓住盗贼,盗贼求你保佑不要被抓住,你保佑谁?呵呵呵呵,这样看来作佛菩萨还真是很难啊。所以,如果佛菩萨是我,我才不管尔等。生死祸富,都是尔等自己的因缘所决定的,求我有什麽用?昨天行善集德,今日可得福报;昨日行凶缺德,今日必有恶报。想要明天有福报,今天马上弃恶从善就有希望得到。求佛不如求自己了。

热心网友

佛不是神,所以佛要拜,神才可求。神有神力他可平白无辜给你好处。佛那有这能力?不读经光听人胡说。现在有些有名望的人仗着自己名望胡说。说什麽某人诚心敬佛 念佛坚信,等得到大福报,信佛就为这个?假如我没得到这福报还信不信?这就叫与人说所的利。佛最反对人干这事。

热心网友

唉......诸位都很可怜啊!凡是自己辛苦挣来钱的人,他不会大把大把的往庙里扔钱的!凡是钱不是好来的,心理不塌实而寻求一种解脱就会那样做!某些人还鼓吹这是什么布施修富......如果这些人真能像顺治一样连天下都不要了,一心出家,那才是布施修富!

热心网友

有用。但用大用小,怎么用,并非如同凡心所揣度。

热心网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热心网友

信则有,不信则无。

热心网友

阿弥陀佛!一下捐几百万,他们这样做,也有用,修的是有漏的福报。在平常人眼里,几百万看起来很多,但和他的全部财富来比较,也可能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与平常人拿出几百元,几千元,功德是差不多的。布施供养的修福,完全在于心诚的程度。在《了凡四训》里有一个公案。有一位很贫穷的姑娘到寺里祈福,把身上仅有的两文钱拿出来供养师父,主持看到姑娘心非常诚恳,就亲自为她诵经回向。后来,这位姑娘被选进了皇宫,当上了皇妃,于是就到从前去祈福的寺里还愿。到了寺院,这位皇妃,让她的丫鬟把供养师父的几千两银子交给师父。师父看到这种情况,就让她的徒弟为皇妃诵经回向。皇妃不解,就问主持师父,为什么上次他亲自诵经,而这次却让他的徒弟来做?方丈师父说,上次来祈福,虽然只有区区两文钱,但这却是她全部的财产,心是极其恭敬真诚的,功德是圆满的,非方丈师父亲自来诵经回向不可。而这次虽然供养的钱比从前多很多倍,但其恭敬心、真诚心已经比上次差很多了,方丈的徒弟来诵经回向足已。从这则公案,我们可以看到,布施功德是否圆满,不是看布施的钱多钱少,而在于心地的真诚恭敬的程度,只要心真诚到极处,功德就圆满了,而供养的钱再多,而心不真诚不恭敬,还有贡高我慢,觉得自己了不起,显示自己很有钱,很有地位,这样的供养没有功德,只是修了一点福报而已。从前梁武帝在全国修建了几百座寺院,于是就问达摩祖师,其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回答他,“并无功德”,因为他有贡高我慢的心,觉得自己了不起,所以没有功德。所以,一定要用真诚心来修布施供养,希望我们的供养可以利益一切众生,决不为自己图半点回报,这是有真实功德的,功德里有福德,而福报里是没有功德的。这一点我们修布施供养一定要注意。感恩!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