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寒号鸟:实际上是鼯鼠。民间传说中,说它在严寒的冬天不断地号叫,发出“哆罗罗、哆罗罗”的声音,最后被冻死了,所以人们叫它寒号鸟。鼯鼠,哺乳类,外形像松鼠,但比松鼠略大。它的前后肢均有钩爪,前后肢之间有宽大的皮膜相连,尾长,背部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毛色较浅。生活在长有松柏的崖石陡壁上的石洞或岩缝中,以松柏树叶为食。分布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中华鼯鼠,主要生活在柏树林山地中。其生活习性有“六大”特点, 一是不垒窝,居住现成的岩壁石缝或洞穴中;二是喜安静,胆小; 三是有“两怕”,既怕寒冷,又怕高温;四是昼伏夜出觅食鸣蚪;五是定点排便; 六是滑翔。一旦遇到敌害及特殊情况,展开飞膜从上往下滑行逃走。
热心网友
超级大豆的答案挺好,你要认为对,就把分给他吧!回答者:超级大豆 级别:学长 (2005-07-04 16:07:19) 没有寒号鸟,它是一个寓言故事寒号鸟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长有四只脚和有肉的翅膀,但不能飞行。它的粪便叫“五灵脂”,是一种药材。当夏季最热的时候,它的身上长有色彩华丽的羽毛,很是灿烂鲜明,于是就自己鸣叫说:“凤凰都不如我长的漂亮!”每到隆冬严寒的季节,它浑身的羽毛就全脱落了,这时,它完全象只需要喂养的小鸟,就自己鸣叫说:“能够过下去就;暂且过下去吧!”
热心网友
寒号鸟,虽然它的名字中有“鸟”字,但是,它并不是鸟。寒号鸟属啮齿目鼯鼠科,是一种哺乳动物,学名叫“橙足鼯鼠”。寒号鸟体长50厘米左右,尾长而粗,眼圆且大,耳廓发达,毛灰褐色,四肢前短后长,肢有钩爪,极善爬树,肢间有飞膜,常用它从高处向下滑翔。寒号鸟滑翔时,整个身体成为一个正方形。寒号鸟常栖于岩石陡壁上的洞隙里,昼伏夜出,以柏树籽为食。它的粪便就是中药里的五灵脂。寒号鸟睡觉很有趣,不是找一个安乐窝躺下来,而是用爪抓住树枝,倒悬在大树枝上。寒号鸟也会筑巢,它的巢常筑在悬崖峭壁的岩缝里。它有冬眠的习性,一到冬天,便躲到岩缝里冬眠。
热心网友
据说就是鼯鼠,张着一双会滑翔的薄膜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