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确实非常有道理。司马迁以阉余之身作《史记》,不但开创了我国特有的纪传体历史先河,而且考证严谨、眼光独到,文字挥洒自如,上至黄帝下至汉武,特别是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秦末汉初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至今读来仍回味无穷。最应感激司马迁的人应该是项羽,他因为司马迁的客观公正而永垂不朽。想想新朝的王莽,隋末的窦建德、王世充,元末的陈友谅、张士诚,都因为没有司马迁这样的公正史家而担上贼名,让我们无法知道真实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司马迁在两千年前就能高举“成虽王,败非寇”的大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可惜两千年中司马迁竟无一个追随者,在我们后人眼里,就越发显得司马迁孤独而伟大。可以说,司马迁的思想很多地方和现代人的观点契合,因此现代人看司马迁的《史记》,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而反观《资治通鉴》,叙述方面还能看,但已远无司马迁的风采飞扬的感觉;评论部分不堪入目,散发着腐儒的臭气,看他的评论能把人气得浑身发抖,不是因为看得太投入,而是因为他的观点太混 蛋。就好像厨师做好了菜,再在盘子旁边抹上了一堆大鼻涕。如果不是考虑司马光是个古人,有他的历史局限性,真恨不得把他抓出来抽大嘴巴子。
热心网友
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史学家,分别以《史记》和《资治通鉴》名垂后世。司马光还是北宋政坛的重要人物,旧党领袖。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司马迁,一部《史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热心网友
司马迁是编写史记的作者多人类有很大贡献,而后者只是砸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