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展滞后,原因众多,请你指出最致命的三大原因,以便决策者正视
热心网友
地理位置不太好
热心网友
懒惰,政府做太多表面,愚腐
热心网友
1,关键在政府。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陕西的各级行政官员长期被陕北帮把持。这些官员们对新的东西接受慢,对改革不利的东西领会快。有人说陕西政府是老牌子的北京吉普车---油耗大;刹车灵。2,关键在政府。 招商引资作的太差,根本原因是为外资所承诺的服务太差。省内没有一家真正大型的外资企业;本人在北京一外资IT行业,公司内几乎全是陕籍;而且其他一些IT公司如摩托;华为;中兴;西门子;北点。。。。。等都是陕西人的天下。为什么?什么原因让这些人背井离乡?因为省内没有这些人的空间。3,关键在政府。 没有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服务意识太差。挖完秦陵又想挖乾陵。不加强服务意识,挖啥也不管用。在杭州我感叹杭州人的精明。西湖边上的传说真是美丽动人,一条再小的水渠也能编出来美丽的梁祝的长桥相送。而陕西呢?随着西游记的热播没把大雁塔热起来;随着汉武大帝热播,没向别人提起过茂陵(那里不光是汗武帝的5色神土墓;也是卫青,霍去病的墓)。别说外地人,就西安人又有多少人去过呢?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不解决政府问题,西安只会从二流城市变成三流。
热心网友
不求上进,太安逸了!要换换头脑
热心网友
人傻,钱多,速来
热心网友
落后的核心问题是:思想保守、不求上进、观念滞后,远远跟不上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需要。1、比如 陕西民间谚语:“腰里没铜(钱)不敢胡行(走,外出)”----说明陕西人没钱就不敢出外,如果要出外那就是去花钱。比之于四川、河南、安徽人……因为没钱才要外出去挣钱, 这就是个显明的对比。2、陕西人常说“十亩土地一头牛,婆娘娃娃热炕头”,“好出门不如歹在家”……等。说明陕西人容易满足现状,不求进取。3、陕西人常讲“七十二行,庄稼为王”。旧传统思想势力严重,看不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向。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那种落后时代。甚至对孩子的上学问题也抱以“让娃认几个字 别人哄不过就行了。学那么多x十y 给牛用啊?”4、陕西人(特别是关中人)号称“陕西冷娃”,性格多为“生、蹭、冷、倔”型。往往缺乏内在的优势 ,应变能力差,因而处世能力差,但不少人还将此当作“优点”,自以为“豪放、直爽”“有啥说啥”。岂不知做人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当直则直、当曲则曲”才行。只直不曲,虽说用心很好,但往往就成不了气候、甚或自己也必须跟着受害。5、不少人学无所成、缺乏“一技之长”,寻找工作时 高的不成(没本领、没技术),低的不就(怕“丢脸”,怕出力,嫌挣钱少)整天没事干就梦想着等 “天上掉馁饼”。比起东南沿海各省陕西有一项优势------这就是打麻将的人数高居榜首。声明:我是标准的关中人,绝无自贬之意。现在退休了,应该说上边我所说的这些许多都是自己以往的“教训”。希望我们陕西人能汲取教训,迎头赶上。。
热心网友
我认为思想上的落后是问题的核心。陕西人的自足心理很可怕。同时政府的滞后政策在外围环境上没有起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让大多数人无法切身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因而也就没有乐发展的动力。
热心网友
其一:思想的革新问题。很多时候陕西的思维跟不上其他省份,飞跃壶口瀑布,山西人挣了多少,陕西呢,远远落后。 其二:不能很快接受新事物,不能走出去,认识世界一体化对自己的未来好处。其三:闯劲不够。我的理解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