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隶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②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③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和圆笔兼用。

热心网友

隶书的特点:1、用毛笔书写。因为之前的字,不是用(或者主要不是用)毛笔写的。2、方正,略扁。3、起笔藏锋,4、收笔多数为露蜂(与楷书不同)。5、走笔中锋,少数用侧蜂。笔势平缓。6、横,分横与波。一字不可两波。7、钩必须圆润。8、折,转角必须有顿。9、撇,收笔用藏锋,正好与楷书相反。10、捺,末笔的捺,一般写作波。收笔用“笔露意回”方式。11、点,上大下小,与楷书相反(楷书的点为水滴)。12、提,反向回笔,再上缓提。13、口字造型,必须下承上(上小下大)。又与楷书相反。14、门字造型,左竖下半略开,成撇。15、左右结构的字,可写成左高右低,较有变化。16、上下结构的字,可写成包容式,以上包下。

热心网友

隶书。这是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国。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早期的隶书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的笔法增多,这成为隶书字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隶书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热心网友

隶书的文字特点   始创于秦,盛行于汉,由小篆减省快写而成的一种应急字体,隶书最初的含义是徒隶(管狱讼之事的小官)所用的字体。隶书的形体略成扁方,笔画讲究波磔挑法,笔势舒展,结构匀称。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而发生的变化叫做“隶变”。隶变是汉字史上极其重要的变革。它使汉字完全脱离了图画的性质,变成纯符号的文字。隶变改变了偏旁的形体,混同了小篆中形体不同的字,同时也分化了小篆中形体相同的字,使汉字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由古文字演变成现代文字的一个转折点。隶书的特点:(1)、“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书体,“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即带有挑脚的横画)的形状与隶书笔画的写法步骤。写波横时先用力向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形状就像蚕虫的头;随即笔稍为提起,使笔毫至中锋向右运笔,这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锋收笔,亦有尚未露锋即缓缓的收住的处理。写挑横时要注意,采用“提引”的写法。这样,笔势才舒展自然。“笔必三折”是说写隶书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不要横扫直抹一滑而过、“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基本方法。(3)、“雁不双飞,蚕无二色”,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面,只能把一笔写成波横,其佘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而“蚕无二色”是指起笔蚕头的写法基本相同,但蚕头的形状可以有微小的变化。(4)、由于隶书字形方扁取横势,很多笔对称展开,尤其撇、捺的组合,有明显的横势增加了生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