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都是传染的吗?它的传染期上什么时间?

热心网友

乙型肝炎是怎样传染的作者 张清波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为什么乙肝病人发作期传染性最强?因为发作期的病人,血液中HBV复制(繁殖)明显,血清学指标表现为ALT明显异常,病毒学指标为...

热心网友

乙型肝炎是怎样传染的作者 张清波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为什么乙肝病人发作期传染性最强?因为发作期的病人,血液中HBV复制(繁殖)明显,血清学指标表现为ALT明显异常,病毒学指标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其中HBeAg最具传染性,如HBeAg阳性的血液输给受血者,或HBeAg阳性的血液不慎污染了健康人破损的皮肤,HBV即可通过血液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热退后厌食、恶心、呕吐、尿色加深、ALT升高等。   HBV通过哪些途径进入血液中呢?  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上述这么多的传播途径,我们如何来预防呢?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 摘自 三九健康网

热心网友

慢性活动型肝炎。病程一般在1年以上。其临床表现因轻重与有无活动性而不同。一般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疲乏无力、腹胀便溏、肝区疼痛、低热等症状;或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等;女子可伴有月经紊乱,男子常见性机能减退;视物模糊、心悸、失眠、多梦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炎、脉管炎、皮疹、干燥综合征等。 治疗建议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终诊断应依据实验室的免疫血清学检查,即...

热心网友

慢性活动型肝炎。病程一般在1年以上。其临床表现因轻重与有无活动性而不同。一般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疲乏无力、腹胀便溏、肝区疼痛、低热等症状;或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等;女子可伴有月经紊乱,男子常见性机能减退;视物模糊、心悸、失眠、多梦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炎、脉管炎、皮疹、干燥综合征等。 治疗建议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终诊断应依据实验室的免疫血清学检查,即乙肝表面抗原、e 抗原和核心抗体持续呈阳性反应。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其一是为了保护肝脏和用药物代替肝脏行使解毒功能,其二是对因治疗,为了对抗和消灭病毒,彻底治愈疾病。目前第一类药物应用的较多,而第二类药物的疗效不是很理想,而且用药过多,或用之不当,可能反而增加肝脏负担,弊多利少。因此,家庭用药应该得到医生的指导。 1.常用西药: (1)解毒保肝药,如肝泰乐、齐墩果酸、肌苷、葡醛内酯等。 (2)抗病毒药,如α-干扰素,转移因子、病毒唑等。 2.中成药:应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用。 (1)属湿热未尽型的,宜清热解毒利湿。可选用复方复盆草糖浆、迁肝片、云芝肝泰冲剂、复肝宁。 (2)属肝郁脾虚型的,宜疏肝健脾。可服逍遥丸、舒肝丸、舒肝平胃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3)属肝肾阴虚型的,宜滋养肝肾。可服慢肝养阴胶囊、大补阴丸、归芍地黄丸、加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4)属气滞血瘀型的,宜行气活血化瘀。可服血府逐瘀丸、紫多保肝冲剂、平肝丸、当归丸。 注意事项 1.慢性活动型患者在活动期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缓解、肝功能基本恢复后,才可逐渐增加活动,包括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2.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起早睡,节制性生活。还应注意气候变化,防范外邪侵袭。 3.按时进餐,饮食有节。应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鱼类、瘦肉、蛋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等为宜;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为度,避免过胖并发脂肪肝;糖类适当,不宜过多,以免诱发糖尿病;忌高脂肪、辛辣、酒类食物。此外,还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4.解除思想负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特别注意不要发怒。 5.应扩大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预防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