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个新名词,白色农业,那到底什么是白色农业啊?

热心网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以机械化、化学化和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口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但是,现代化农业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如环境污染、耕地退化、土壤板结、作物病虫害加重、生态条件恶化,投资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等,致使农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因此,发达国家纷纷行动起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也日益严峻。1986年我国学者包建中研究员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应创建三色农业——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的新观点。绿色农业指传统的植物种植业;蓝色农业指蓝色海洋的水生农业;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其科学基础是“微生物学”,技术主体是“生物工程”,它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由于人们在工厂车间内都要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其产品是无污染、无毒副作用、有益人和动物健康的高度安全食品。所以形象化地称为“白色农业”。目前,白色农业主要包括以下6个产业:(1)微生物饲料;(2)微生物肥料;(3)微生物食品;(4)微生物农药;(5)微生物能源;(6)微生物环境保护剂。

热心网友

大农业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微生物资源的“白色农业”,海洋生物资源的“蓝色农业”和传统的绿色农业。白色农业主要是指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与酶工程。这种广义的农业,实施工厂化生产,环境洁净,产品无污染,加之操作人员层次较高,多穿白色工作衣,故称之为“白色农业”。白色农业包括:1、微生物发酵食品;2、微生物发酵饲料;3、微生物肥料;4、微生物农药及兽药;5、微生物能源;6、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7、微生物医疗保健品及药品。从所周知,绝色农业是人类食品与衣着的主要来源,但全世界的耕地面积是有限的,这就限制了粮食产量的增长。据联合国统计,在六十至八十年代,世界粮食的平均增长率。但21世纪头十年世界粮食的增长率不会高于1。6%,而世界人口的增长率约为1。45%,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到2010年,世界上仍将有许多国家不能满足基本营养要求,全世界约有6。4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白色农业的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可直接消除水、土壤和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消除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国际上,日本已将有益微生物制剂用于污水治理工程,使污水变得清澈透明,可供农田灌溉及饮用。在国内,上海铁道大学的环境科学工作者也研制成一种微生物生态制剂,目前正准备用于苏州河净化的跨世纪工程中。

热心网友

白色农业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我国。它是把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资源利用扩展到微生物新资源利用,创建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白色农业还能改善农、牧业产品的品质,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值。这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新途径。   目前,白色农业已形成6大产业,我国对此的开发利用具有优势,已拥有一批优秀微生物研究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设立的国家级“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中心”,拥有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能源和饲料酶制剂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初具产业化规模。翟虎渠说,中国农科院重点支持的微生物领域,是其发展的9大学科群之一。中国农科院将以微生物发酵工程为基础,成立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翟虎渠表示,将从重点学科、重点对象和重点项目上积极推动白色农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数十位专家也表达了他们共同参与开发这一新兴领域的意愿。

热心网友

主要是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农业生产中用到白色的附加物非常多而得名的这个词的出现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