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我也种了一棵,都快三年了,长了一米高.我发现库拉索芦荟怕冷,所以冬天你一定要将它搬入室内.因天气冷,花水要在中午13点和14点之间浇,一星期浇一次,水量少.浇花的水一定要放2天后再用来浇.
热心网友
正宗库拉索芦荟苗茎短,株型紧凑;叶片绿色,肥厚汁浓, 基部宽阔,先端渐尖,聚生于植株基部,叶上有白色斑点, 斑点随叶生长而逐渐消失,到第4年成叶上几乎看不到斑点,叶缘刺锐;总状花序,花浅黄色,一般2 月份开花,花期约1个月,不结种子。 库拉索芦荟是目前开发利用较多,较为热门, 有效生理生化成分含量较高的一种芦荟。经欧美、日本等国科学家的长期研究发现, 生食或熟食库拉索芦荟对肠胃起特别的保健作用;如撕其叶片贴敷面部或烧伤、 烫伤部位,可起到柔嫩皮肤、治愈伤口及保湿的作用;还可用于加工化妆品、 洗发水、饮料、等,是一种纯天然特效保健品。 库拉索芦荟怕涝耐旱,怕寒喜暖, 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栽培要采用大棚保护,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还应采取加温措施,使大棚内气温不低于5℃。库拉索芦荟一年四季都可种植,除盛夏高温季节有短暂休眠外, 几乎不停地生长。 现将库拉索芦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试管组培苗 采用扦插和分株繁殖的传统方法栽培芦荟易导致种性退化,品质下降,且带有多种病毒。 而组培苗经历了严格的脱毒复壮处理,品质好,种性纯,有效生理生化成分高。试管组培苗一般先在试管里培养3个月左右,再在混合沙床上培养3个月左右(炼苗),方可直接移栽入大田。 二、足肥栽植 应选择排水良好,不易板结, 不易积水的沙壤土栽植。栽植前将地整平,每亩施腐熟豆饼或菜籽饼1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左右作基肥。基肥要施入表土15厘米范围内,切忌单施速效氮肥。 一般每平方米栽植5~6株,每亩栽3 500~4 000株。栽植时根部要固定紧, 因为芦荟要在田间生长若干年,根系不牢固,采摘叶片时易将植株拔出土表。 春夏季栽植时要一次性浇足水,冬季栽植时要适当浇水。一般以春夏秋三季栽植为好。 三、肥料追施 芦荟好肥,特别是有机肥。肥料充足,芦荟生长快, 叶片大而厚。冬季每月泼浇1次有机肥水,春季每半月施1次肥, 夏季每月喷施 1~2次叶面肥,秋季每月喷施1次叶面肥。 每次采摘叶片后都要适当喷施叶面肥。 四、水分管理 芦荟喜旱怕涝, 因此在水分管理上应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采用大棚栽植的芦荟,棚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土壤水分含量以手轻捏泥块即碎为度。冬季基本不浇水,即使要浇水, 也以适量叶面喷水为宜。春秋季芦荟生长旺盛,可适当多浇水,但仍以叶面喷雾为主。7~8月份,芦荟处于高温短暂休眠期,这时不宜浇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4月份以后,气温回升快,日平均气温大于10℃, 此时应将塑料大棚两边的薄膜揭起通风透气。5月份以后夜间气温稳定大于10℃时,可将薄膜完全揭去。梅雨季节应及时开沟降渍。 五、光照调节 芦荟是喜光植物,喜欢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其中库拉索芦荟又属中长日照植物,所以应给予充足的光照。 但幼苗在夏日强光高温下应适当遮阳。一般日照以8小时以上为宜。北方室内栽培应适当添置照明设施来补充一定的光照。 六、病虫害防治 春夏季大棚内高温多湿, 易使芦荟发生炭疽病和灰霉病,应注意及时防治。为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所栽植的芦荟苗一定要选择经过严格脱毒的组培苗,而不用扦插苗或分株苗。 夏秋季易发生灰虱和介壳虫取食芦荟叶片,应加以防治。芦荟生长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残留的农药,否则会影响其品质。 七、采摘方法美国库拉索芦荟苗(即有4~5片叶,高6~8 厘米)栽后第二年(18个月)就可采摘叶片。叶片以生长3~5年的生理生化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正常情况下库拉索芦荟叶片可长达30~90厘米、宽5~16厘米、厚2~5厘米, 一张生长充分的库拉索芦荟叶片可重达1~1。5公斤。采摘时应先摘老叶、生长缓慢的叶,而让嫩叶、新叶、生长旺盛的叶继续生长。如管理得当, 每株芦荟可连续采摘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注意不可一次性将所有的叶片采光, 每株至少要留2片叶子。采叶后要立即补施一定的养分供其生长需要。
热心网友
冬天放到室内而且库拉索芦荟能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那些常见的装修气味都能吸收和菊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