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不良资产指的是哪些方面呢?

热心网友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 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

热心网友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家银行业沿袭的是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我们通常称之为“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将除正常以外的不良资产分为“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做法,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我们通常称之为“五级分类”,后三类为不良资产。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现在我们讲的不良资产就是按照“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