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海豹类(包括:海狮、海狗、海象)海 豹 海豹即“斑海豹”。哺乳纲、鳍足目、海豹科。体长约1.5米,尾短,前、后肢均呈鳍状,适于水中生活。主食鱼类,也吃甲壳类和贝类。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中,而产仔、哺乳、交配和换毛时则在陆地或冰块上。产于温带和寒带的沿海地方。海 狮 海狮吼声如狮,且个别种颈部长有鬃毛,又颇像狮子,故而得名。它的四脚像鳍,很适于在水中游泳。海 狮的后脚能向前弯曲,使它既能在陆地上灵活行走,又能像狗那样蹲在地上。而海豹的后肢却是恒向后伸,不 能朝前弯曲,故不能在陆地上步行。虽然海狮有时上陆,但海洋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海里它才能捕到食物、 避开敌人,因此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它们都在海上巡游觅食。 海狮主要以鱼类和乌贼等头足类为食。它的食量很大,如身体粗壮的北海狮,在饲养条件下一天喂鱼最多达 40公斤,一条1。5公斤重的大鱼它可一吞而下。若在自然条件下,每天的摄食量要比在饲养条件下增加2倍~3倍。 海象 在众多的海洋动物中,海象是最出色的潜水能手。 海象一般能在水中潜游20分钟,潜水深度达500米,个别的海象,可潜人创纪录的1500米的深水层,大大超过了 一般军用潜艇,后者至多可下潜 300米。海象在潜入海底后,可在水下滞留2小时,一旦需要新鲜空气,只需3分钟 就能浮出水面,而且无需减压过程。 海象之所以具有如此惊人的潜水本领,主要得益于它体内极为丰富的血液。一头体重2-4吨的海象,血液占整个 体重的20%。而人类的血液,仅占体重的7%,比海象少了近2/3。由于海象体内血液多,含氧量也多,在海洋中下潜 的深度大、时间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海 狗 海狗是生活在海洋里四脚哺乳动物,因其体型象狗,因此得名海狗;由于又有些象熊,因而又名海熊。其实,海狗与海狮亲缘关系很近,都属于海狮大家族。 海狗的身体呈纺锤型,头圆嘴短,有小耳壳,眼睛较大。海沟的四肢因长期生活在水里,变成了鳍状,适合于游泳。海狗的游泳技术非常高,时速可达30千米左右,潜水本领更高,可潜入100多米的深水处。海狗在游泳时,后肢在水中方向朝后,起舵的作用;上岸后则可当向前方,利用四肢缓慢地爬行,显示得笨拙可笑。海牛属于海牛类世界上有三种海牛,除了南非和西非各一种外,还有一种在 大西洋热带海域沿岸,即加勒比海到墨西哥湾、西印度群岛到墨 西哥东岸,所以称加勒比海牛或西印度海牛。我国的海牛大都分 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等东南沿海。据说“海牛”这一名称与哥 伦布有关:有一次,在航行途中捕捉到海牛,烹煮后品尝,发觉 其味似牛肉,故名。由于它肉味鲜美,在18世纪被大量捕杀,海 牛肉成为不少餐馆的美味佳肴,甚至连它的尾巴也被当作美食。 它的皮可以制革,脂肪可以作燃料或润滑剂,并且是贵重药材。 野生的海牛多半栖息在浅海,从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来 每当海牛离开水以后,他们就像胆小的孩子那样,不停地哭泣, “眼泪”不断地往下流。但是它们流出的并非泪水,而是用来保 护眼珠,含有盐分的液体。海牛喜欢潜水,它用肺呼吸,能在水 中潜游达十几分钟之久。它的肺脏、胸腔很大,自然肺活量也相 应很大。那么海牛是怎样呼吸呢?原来它的2个鼻孔都有“盖”, 当仰头露出几乎朝天的鼻孔呼吸时“盖”就像门一样打开了,吸 完气便慢条斯理潜入水中,平时总是慢吞吞不知疲倦游动,有时 也爱翻筋斗,但动作迟缓。真像一头笨牛。但是,它在海上垂直 地竖起时,远远看去,还真像神话里的人身鱼尾怪物呢。 海牛是哺乳动物,长1.5— 4米,体重三四百公斤,有的更 大,外观颇像纺锤,头小而头骨厚。人一样的脸,有鼻有眼,眼 睛小,眼后有小耳孔。口里有牙齿,雄性的门齿,突出口外,臼 齿像圆筒,没有珐琅质。毛发短而稀,前肢像鳍,没指甲,尾鳍 为圆形。它们平时吃海藻和鱼虾为生。每年生一个孩子。在哺乳 时,雌海牛用一对偶鳍将孩子抱在胸前将上身浮在海面,半躺着 喂奶,这一点倒与传说中的美人鱼颇相似。幼儿吃奶时,要把鼻 露外面,免得闷死。海牛的牙齿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前面的颊齿 脱落了,由后面的补充上。一头成年的海牛,每天可吃50公斤海 生植物,因而有“海洋清道夫”绰号。南美圭亚那曾利用 2头海 牛清除了首都乔治敦市附近一条水道中的水草,使居民获得了足 够的生活用水。 传说“美人鱼”会唱歌,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在西方广泛流传 了。其实海牛并不会唱歌,此谜不久前才揭晓,那是美国海洋动 物学家派恩和埃尔经过长期的水下观察才发现的。波兰首都华沙 的城徽是一个拿着长剑和盾的“美人鱼”,它成了华沙的“守护 神”。海牛是珍稀海生动物,是我国第一类保护动物。我国早已 把广西合浦沙田海域划为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