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是感冒,但是感冒好了却咳个不停,医生说是细菌肺性炎,先让我挂三天的掉针,一个星期之后去复查.细菌性肺炎怎么办现在???20岁了我.女性

热心网友

你这属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一般继发于劳累、生气、感冒等诱因导致免疫力下降之后出现的,通过消炎、抗菌等对证治疗,一般持续一周左右就进入恢复期。并且它不具有传染性。不用害怕

热心网友

去医院

热心网友

细菌性肺炎的种类很多,根据你反映的情况,可能是大叶性肺炎,一星期就能痊愈的。 看得出,医生也是按大叶性肺炎给你治疗的。 主要症状是咳嗽,咳铁锈色痰,发热,胸痛气急,畏寒。 血液检验:白细胞增高。 只要用点抗菌素就能治好。

热心网友

不传染放心吧!!!!保持心情开朗!!!!!!!!祝YOU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一般没什么传染性吧!!!看情况而定了!!!

热心网友

本来一看到这个问题有好多要说,因为本人是学医的,结果发现楼上的各位说得那么详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热心网友

楼上的回答很清楚了;我就不多讲了;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诊断要点] 一、 病史 1. 肺炎球菌肺炎常有受寒、劳累、雨淋等诱因。 2. 主要症状为畏寒或寒战、高热、胸痛气急、咳嗽、咯痰。典型病人痰呈铁锈色。 二、体格检查 若胸部病变广而浅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语颤增强...

热心网友

*******************************************************************[诊断要点] 一、 病史 1. 肺炎球菌肺炎常有受寒、劳累、雨淋等诱因。 2. 主要症状为畏寒或寒战、高热、胸痛气急、咳嗽、咯痰。典型病人痰呈铁锈色。 二、体格检查 若胸部病变广而浅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语颤增强。若病变局限而深在,可无明显异常。根据病变性质、部位不同听诊呼吸音可降低等。 三、 辅助检查 1. 白细胞 总多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核左移,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 2. 痰涂片 3. X线检查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应注意高热护理,及时对症处理。如冷敷、吸氧、祛痰、止痛等。 2.抗生素治疗 3.休克型肺炎的治疗原则 抢救休克、控制感染。抗休克治疗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治疗原则:  一、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勤开窗户,多通风;  二、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休息好,注意保暖;  三、勤洗手,因为有些病原体是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手传播的;  四、若身体不适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目前尚无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特效药物。  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需实行隔离治疗。病区(房)要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空气消毒工作。医护人员需戴口罩,穿隔离衣,勤洗手,必要时可戴手套。病人的痰液、分泌物及使用的医疗器械要及时做好消毒。为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在医护人员中进行相应卫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 *****************************************************************中医学认为,细菌性肺炎属于“咳嗽”、“风温肺热”范畴,其辨证属热结阴亏者临床表现以身热便秘、口干唇焦、舌红少苔、脉搏细数为主。该病病机为温病热结阳明,大便不行,导致邪热愈盛,津液更竭,无水行舟,证属虚实夹杂,阴液亏虚,当以养阴增液、通腑泄热为治则。 增液承气汤由玄参3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大黄粉9克、芒硝5克组成。方中玄参清热养阴,解毒散结;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冬养肺益气,三药合用,可起“增水行舟”之作用,使得津液渐复,肠燥得润,燥屎易下。而大黄、芒硝则起泻热通便、清热利肠的作用。药理学研究认为,该方可减少肠道黏膜对细胞内毒素和氨类物质的吸收,改善机体内环境,减少内毒素对肺组织的损伤,起到了调节体液平衡、排除毒素的作用。 在对应用增液承气汤的临床观察中,叶枫选择82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静脉治疗,3天为一疗程,治疗组同时加服增液承气汤。 煎服方法为:将玄参、生地、麦冬先煎10分钟后再下大黄、芒硝共煎,取汁400毫升分两次服。首服200毫升,3小时内无大便者当即再服剩余200毫升,大便已通者则12小时后再服第二次。患者多于服药后2~5小时内排便。此后两日年龄大于65岁者改服增液汤:玄参30 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 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为18小时,对照组29小时;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4小时,对照组56小时;治疗组白血球恢复正常时间为63小时,对照组84小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抗生素的应用(一)革兰阳性球菌,用青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革兰阴性菌或混合感染可用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病情较重选用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复方新诺明。 (二)院内感染:轻、中度可用哌拉西林,头胞唑林加庆大霉素,头胞呋辛,头胞羟唑或头胞噻肟、头胞唑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也可用优立新等(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有误吸史或胸腹大手术者,应加用甲消唑或克林霉素。金葡菌感染可用苯唑西林、耐夫西林或万古霉素.长期用激素、抗菌素者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泰能、环丙沙星等加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并霉菌感染加用氟康唑。病原菌确定后,应根据痰培养的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

热心网友

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

热心网友

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出现,以及改善支持治疗是肺炎临床处理方面迫切需要强调和解决的问题。   常有受寒、劳累等诱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三分之一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起病较急。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老年人肺炎、医院内肺炎起病隐匿。发热常见,多为持续高热,抗生素治疗后热型可不典型。咳嗽、咳痰甚多,早期为干咳,渐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痰液多呈脓性,金葡菌肺炎较典型的痰为黄色脓性;肺炎链球菌肺炎为铁锈色痰;肺炎杆菌肺炎为砖红色粘冻样;绿脓杆菌肺炎呈淡绿色;厌氧菌感染常伴臭味。抗菌治疗后发展至上述典型的痰液表现已不多见。咯血少见。部分有胸痛,累及胸膜时则呈针刺样痛。下叶肺炎刺激膈胸膜,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后者易误诊为急腹症。全身症状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少数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体检病人呈急性病容,呼吸浅速,部分有鼻翼??动。常有不同程度的紫绀和心动过速。少数可出现休克(在24小时内血压骤降至10.6/6.7kPa以下甚至测不出,伴烦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少尿、心动过速和心音减弱等),多见于老年。肺炎链球菌肺炎常伴口唇单纯疱疹。早期胸部体征可无异常发现或仅有少量湿罗音。随疾病发展,渐出现典型体征。单侧肺炎可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音浊、呼吸音降低和湿性罗音。实变体征常提示为细菌性感染。老年人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炎,多同时累及双侧,查体有背部两个肺湿性罗音。  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有升高。老年体弱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但中性粒百分比仍高。肺部炎症显著但白细胞计数不增高常提示病情严重。动脉血氧分压常显示下降。      可有受凉、疲倦、饮酒,药物应用,慢性疾病等诱发因素;多有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少数有咯血和呼吸困难;其它症状有恶心呕吐、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病史应询问以上症状的演变过程,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   抗菌治疗是决定细菌性肺炎预后的关键。表1罗列急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以及常用选药方案,供参考。   抗感染治疗2~3天后,病情仍无改善甚或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已有病原检查结果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无病原学资料可依,则应重新审视肺炎的可能病原,进行新一轮的经验性治疗。轻、中度肺炎总疗程可于症状控制如体温转为正常后3~7天结束;病情较重者为1~2周;金葡菌肺炎、免疫抑制患者肺炎,疗程宜适当延长;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总疗程须数周至数月。  其他治疗应根据病情选用,如吸氧、止咳化痰、输液与抗休克等。  一、一般性治疗:  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富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食物,注意水份的补充。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解热药物。剧烈胸痛可予芬必得0.3g口服2次/日,或可待因片15mg口服。咳嗽剧烈给咳必清25mg或退嗽100mg口服3次/日,必要时用可待因。  二、促进排痰:  鼓励病人咳嗽、翻身,或拍背促进排痰。给于祛痰解痉药,必要时生理盐水10ml加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及少量抗生素,雾化吸入2次/d。  三、抗生素的应用:  病源菌未明确者,可按下列经验用药。  (一)革兰阳性球菌,用青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革兰阴性菌或混合感染可用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病情较重选用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复方新诺明。  (二)院内感染:轻、中度可用哌拉西林,头胞唑林加庆大霉素,头胞呋辛,头胞羟唑或头胞噻肟、头胞唑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也可用优立新等(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有误吸史或胸腹大手术者,应加用甲消唑或克林霉素。金葡菌感染可用苯唑西林、耐夫西林或万古霉素.长期用激素、抗菌素者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泰能、环丙沙星等加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并霉菌感染加用氟康唑。病原菌确定后,应根据痰培养的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四、免疫治疗:  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可辅助治疗有一定帮助,绿脓杆菌抗血清,内毒素抗体尚处试验阶段。  五、并发症治疗:  合并呼吸衰竭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有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给予相应治疗。脓胸应于引流或外科处理。   老年、伴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宿主肺炎预后较差。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后,肺炎链球菌肺炎病死率已从过去的30%下降至6%左右。但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特别是MRSA引起的肺炎,病死率仍较高。增强体质、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在高危患者选择性应用疫苗对预防肺炎有一定意义。 常见细菌性肺炎的表现 与那些不感染HIV的肺炎病人相似,即发病快(几小时到几天),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常见白细胞增多,但血清LDH常正常。胸片示肺以叶或节段性分布或网状结缔状浸润,金葡菌感染可形成空洞。细菌血症较非HIV 感染病人常见,占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的33%,占流感嗜血杆菌引起肺炎的12%。 肺炎的定义: 肺炎是指肺实质的炎质,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霉菌性、病毒性和支原体性肺炎。临床常见的是细菌性肺炎,其中约90%~95%是由肺炎球菌引起。临床有突发的寒颤、高热、咳嗽、血痰、胸痛等症状。肺炎的诱发因素有受寒、病毒感染、酒醉、全身麻醉、镇静、麻剂过量等。这些因素会削弱全身抵抗力和会厌的反射作用,破坏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损细胞吞噬作用,使致病物能轻易地吸入而引起感染。此外,心力衰竭、有害气体的吸入、长期卧床的肺水肿、肺淤血、以及脑外伤等都有利于细菌的感染和生长繁殖,导致肺炎。 肺炎的诊断: 血液检查时末梢白细胞计数可达每立方毫米20000—30000,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在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典型的分布限于肺段或肺叶,但大多数为片状。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很有帮助,但需尽早进行。 肺炎的治疗: 肺炎属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应积极进行抗炎治疗。 肺炎的预防: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积极治疗慢性心肺疾病。 3、注意生治调摄,防止过度疲劳。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练。 5、饮食调养 肺炎病人如何进行治疗? 肺炎病人的治疗应包括: ⑴ 抗病原菌治疗,又称“治本”,这是最重要的,特别要注意的是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⑵ 全身支持疗法:包括充足的热量、营养、蛋白的摄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⑶ 治疗原发疾病及提高免疫力:如糖尿病、肿瘤所致的阻塞性肺炎,应积极控制原发病。 ⑷ 如果导致肺炎的病原体是从原发灶经血流循环入侵至肺引起的,应及时消除及治疗原发病灶。 ⑸ 如肺炎有合并症时,如休克、脓胸时,应预积极治疗。⑹对症治疗:充分休息、吸氧、排痰、退热等。 肺炎病人如何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肺炎治疗的关键,肺炎确诊之后,在用药前应及时尽早采集痰标本,经过痰培养后,进行细菌鉴定及细菌敏感试验,明确病原学诊断,以便针对性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大多数细菌所至肺炎在细菌病原学未分离出来前,为不延误病情,多采取经验性治疗。如果考虑到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则可考虑先使用针对肺炎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对病原不明,病情较重的肺炎,则可选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或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肺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轻症肺炎,可选用口服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等。对于中、重症肺炎可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应用某种抗生素至少要观察3-5天,无效后才考虑更换其它抗菌药物。选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菌可影响茶碱代谢,引起血中茶碱浓度升高,而产生中毒反应,所以当这两种抗菌药与茶碱类药物并用时,应适当调整剂量。重症肺炎时,常两种抗菌素联合应用,在注意其正效应的同时,也应注意药物副作用的叠加。肺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疗程,应视病情轻重程度而定,一般应1-2周,在应用抗菌素的同时,可配合其它药物,如祛痰止咳药、退热剂等。 肺炎患者在什么情况下联合应用抗生素? 肺炎患者联合应用抗生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 重症肺炎患者在病原菌培养结果尚未得出前,可联合应用,如青霉素类与氨基糖甙类或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 ⑵ 肺炎是由两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性肺炎并发霉菌感染,再给抗生素的同时,应加上抗霉菌药物。 ⑶ 在重症肺炎时,应用两种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生素,以加强抗菌效果。例如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常起协同作用。 肺炎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是不是比单用一种抗生素效果好? 事实不尽如此。不合理的联合应用不但不能增加效果,反而还可以造成更多的耐药菌株、药物过敏、菌群失调以及经济上的浪费。大多数细菌性肺炎只需一种抗菌药物治疗,对于重症肺炎或难治性肺炎可考虑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这个是常见病 没关系的 只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就可以康复了想了解更多 给你这个 希望你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中文名称: 细菌性肺炎 英文名称: bacterial pneumonia 疾病简介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

热心网友

中文名称: 细菌性肺炎 英文名称: bacterial pneumonia 疾病简介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出现,以及改善支持治疗是肺炎临床处理方面迫切需要强调和解决的问题。症状症状详细描述常有受寒、劳累等诱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三分之一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起病较急。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老年人肺炎、医院内肺炎起病隐匿。发热常见,多为持续高热,抗生素治疗后热型可不典型。咳嗽、咳痰甚多,早期为干咳,渐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痰液多呈脓性,金葡菌肺炎较典型的痰为黄色脓性;肺炎链球菌肺炎为铁锈色痰;肺炎杆菌肺炎为砖红色粘冻样;绿脓杆菌肺炎呈淡绿色;厌氧菌感染常伴臭味。抗菌治疗后发展至上述典型的痰液表现已不多见。咯血少见。部分有胸痛,累及胸膜时则呈针刺样痛。下叶肺炎刺激膈胸膜,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后者易误诊为急腹症。全身症状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少数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体检病人呈急性病容,呼吸浅速,部分有鼻翼??动。常有不同程度的紫绀和心动过速。少数可出现休克(在24小时内血压骤降至10.6/6.7kPa以下甚至测不出,伴烦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少尿、心动过速和心音减弱等),多见于老年。肺炎链球菌肺炎常伴口唇单纯疱疹。早期胸部体征可无异常发现或仅有少量湿罗音。随疾病发展,渐出现典型体征。单侧肺炎可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音浊、呼吸音降低和湿性罗音。实变体征常提示为细菌性感染。老年人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炎,多同时累及双侧,查体有背部两个肺湿性罗音。 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有升高。老年体弱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但中性粒百分比仍高。肺部炎症显著但白细胞计数不增高常提示病情严重。动脉血氧分压常显示下降。病因及发病机制按解剖学分类,肺炎可分为大叶性、小叶性和间质性。为便于治疗,现多按病因分类,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线、毒气、药物以及变态反应性如过敏性肺炎等,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 肺炎的病原体因宿主年龄、伴随疾病与免疫功能状态、获得方式(社区获得性肺炎或医院内肺炎)而有较大差异。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军团菌、厌氧菌以及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而医院内肺炎中则以绿脓杆菌与其他假单胞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与产生肠杆菌、变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真菌等常见。吸入性肺炎大多数为厌氧菌感染。 【发病机理】 免疫防御机制如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和湿化、会厌和咳嗽反射、支气管纤毛粘液排泄系统、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使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组织保持无菌状态。免疫功能受损(如受寒、饥饿、疲劳、醉酒、昏迷、毒气吸入、低氧血症、肺水肿、尿毒症、营养不良、病毒感染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人工气道、鼻胃管等)或进入下呼吸道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或数量较多时,则易发生肺炎。细菌入侵方式主要为口咽部定植菌吸入(aspiration)和带菌气溶胶吸入(inhalation),前者是肺炎最重要的发病机制,特别在医院内肺炎和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细菌直接种植、邻近部位感染扩散或其他部位经血道播散者少见。 肺炎链球菌肺炎典型的病理变化分为4期:早期主要为水肿液和浆液析出;中期为红细胞渗出;后期有大量白细胞和吞噬细胞集积,肺组织突变;最后为肺炎吸收消散。抗菌药物应用后,发展至整个大叶性炎症已不多见,典型的肺实变则更少,而代之以肺段性炎症。病理特点是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没有肺泡壁和其他肺结构的破坏或坏死,肺炎消散后肺组织可完全恢复正常而不遗留纤维化或肺气肿。其他细菌性肺炎虽也有上述类似病理过程,但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泡壁破坏。金葡菌肺炎中,细菌产生的凝固醇可在菌体外形成保护膜以抗吞噬细胞的杀灭作用,而各种酶的释放可导致肺组织的坏死和脓肿形成。病变侵及或穿破胸膜则可形成脓胸或脓气胸。病变消散时可形成肺气囊。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多为双侧小叶性肺炎,常有多发坏死性空洞或脓肿,部分病人可发生脓胸。消散常不完全,可引起纤维增生、残余性化脓灶和支气管扩张。诊断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常可建立肺炎的临床诊断。 病原体变迁和多重耐药菌株的频繁出现使肺炎病原学诊断更为重要。但由于途径口咽部的咳痰受正常菌群污染,未经筛选的单次普通痰培养不可靠。痰涂片镜检有助早期初步的病原诊断,并可借此剔除口咽部菌群污染严重的“不合格”痰标本而选取“合格”(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标本作检查,应予重视。涂片上见吞噬细胞内G+和G-球菌或多形短小G-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极具诊断意义,但见到G-杆菌其病原学诊断价值不大痰液洗涤和定量培养也是提高痰培养正确性的有效方法,痰中浓度超过107CFU/ml的致病菌多为肺炎的感染菌,而低于104CFU/ml者多为污染菌。对重症、疑难病例或免疫抑制宿主肺炎,为取得精确的病原诊断,可采用自下呼吸道直接采样的方法,主要有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TTA)、经胸壁穿刺肺吸引(LA)、防污染样本毛刷(PSB)采样、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等。血和胸水污染机会少,在病原诊断方法中不应忽视。此外,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肺炎如军团菌感染的诊断,对于传染培养方法繁复且不能在短期内检测出病原体尤为适用,不足之处是不能作药敏试验。 一、病史、症状: 可有受凉、疲倦、饮酒,药物应用,慢性疾病等诱发因素;多有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少数有咯血和呼吸困难;其它症状有恶心呕吐、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病史应询问以上症状的演变过程,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 二、体检发现: 热病容,少数有呼吸急迫和紫绀,重症病人体温可高达39~40oC,血压下降休克体征,胸部检查患恻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可增强或减弱,叩诊有浊音,听诊可有支气管呼吸音或湿性罗音,少数可有胸膜磨擦音或呼吸音减弱。 三、辅助检查: (一)胸部X线检查:最常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型改变,通常无助于肺炎病原的确定,但某些特征对诊断可有所提示,如肺叶实变、空洞形成或较大量胸腔积液多见于细菌性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可引起明显的肺组织坏死、肺气囊、肺脓肿和脓胸。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呈下叶支气管肺炎型,易形成多发性小脓腔。对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炎性浸润阴影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胸腔积液等与病原菌有关。 (二)细菌学检查:痰或胸水涂片检查,培养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连续2、3次为同一细菌生长,致病菌的可能性大,仅一次阳性或多次为不同细菌生长,则可靠性差。细菌浓度≥107cfa/ml为致病菌,105~107cfa/ml为可疑,<105cfa/ml多为污染菌。 (三)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增高,可有核左移,年老体弱或严重病例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四)免疫学检查: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方法检测血清病原菌的抗原或抗体,有助诊断.聚合酶链反应对病原体的检测有一定的意义。 (五)其它检查: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相关检查。 四、鉴别诊断:少数非感染性病症可有肺炎类似表现,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栓塞、化学气体吸入、过敏性肺泡炎、药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累及肺部、肺结核、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肺内浸润或转移等,应注意鉴别,必要时可采用诊断性治疗方法以明确诊断。治疗抗菌治疗是决定细菌性肺炎预后的关键。表1罗列急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以及常用选药方案,供参考。 抗感染治疗2~3天后,病情仍无改善甚或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已有病原检查结果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无病原学资料可依,则应重新审视肺炎的可能病原,进行新一轮的经验性治疗。轻、中度肺炎总疗程可于症状控制如体温转为正常后3~7天结束;病情较重者为1~2周;金葡菌肺炎、免疫抑制患者肺炎,疗程宜适当延长;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总疗程须数周至数月。 其他治疗应根据病情选用,如吸氧、止咳化痰、输液与抗休克等。 一、一般性治疗: 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富蛋白质、电解质,维生素食物,注意水份的补充。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解热药物。剧烈胸痛可予芬必得0.3g口服2次/日,或可待因片15mg口服。咳嗽剧烈给咳必清25mg或退嗽100mg口服3次/日,必要时用可待因。 二、 促进排痰:鼓励病人咳嗽、翻身,或拍背促进排痰。给于祛痰解痉药,必要时生理盐水10ml加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及少量抗生素,雾化吸入2次/d。 三、抗生素的应用: 病源菌未明确者,可按下列经验用药。 (一)革兰阳性球菌,用青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革兰阴性菌或混合感染可用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病情较重选用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复方新诺明。 (二)院内感染:轻、中度可用哌拉西林,头胞唑林加庆大霉素,头胞呋辛,头胞羟唑或头胞噻肟、头胞唑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也可用优立新等(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有误吸史或胸腹大手术者,应加用甲消唑或克林霉素。金葡菌感染可用苯唑西林、耐夫西林或万古霉素.长期用激素、抗菌素者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泰能、环丙沙星等加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并霉菌感染加用氟康唑。病原菌确定后,应根据痰培养的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四、免疫治疗: 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可辅助治疗有一定帮助,绿脓杆菌抗血清,内毒素抗体尚处试验阶段。 五、并发症治疗: 合并呼吸衰竭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有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给予相应治疗。脓胸应于引流或外科处理。预后老年、伴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宿主肺炎预后较差。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后,肺炎链球菌肺炎病死率已从过去的30%下降至6%左右。但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特别是MRSA引起的肺炎,病死率仍较高。增强体质、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在高危患者选择性应用疫苗对预防肺炎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