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形成的年代,朝代,发展过程,名称的变更,历代规模,是否是中国东北最早的城市?
热心网友
我是辽阳人 辽阳是东北最早的城市 是古代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历代王朝在东北的统治中心 六朝古都 2400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候叫襄平 是辽东郡的治所 靳柯刺秦失败后燕国还跑到襄平把襄平当了几年国都 秦统一中国后呢 划天下为36郡辽宁是辽东郡 郡址还是辽阳 连接六国长城 西起甘肃东到襄平 号称万里长城 辽阳就是万里长城的东端 汉代襄平也是辽东郡的治所 汉末,中原战乱,而辽东偏安东北,于是士子避乱,多有高贤集聚,加以流民众万,乃使辽东繁荣空前。曰襄平“人众数十万”,公孙渊因之叛魏,司马懿征讨,谋败身死。襄平为东北重镇,集边戍、贸易于一身,人文风化,不逊中原。 历史学家对这个时候非常赞颂成为:雄长还东 威服四夷晋南北朝的时候战乱 襄平仍然是东北中心 但是被高句丽占领 废襄平 改称辽东城 隋炀帝为辽阳三次亲征高句丽 弄得个国破家亡 唐初唐太宗亲征辽阳 在辽阳设安东都护府 辽太祖建立辽国 辽实行五京轮换制 废辽东城名 改称现在的辽阳 辽阳为陪都东京 辽阳也叫铁凤城金朝灭辽 也实行五京制度 辽阳仍然为陪都东京 但是在这时候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事情东京留守完颜雍在辽阳政变称帝 被史家誉为中兴之君元灭金 辽阳也是元帝国的陪都东京 实行省制度 天下为11个省 东北为东京行省 行政中心在辽阳 后改名为辽阳行省 废陪都东京明朝东北叫辽东都指挥所 是个军事机构 简称辽东都司 中心仍在辽阳 这时候的辽阳任务艰巨 用明朝人的话说:“山海关外控辽阳,内护畿辅,防扼海泊倭番,验放高丽,女真进贡诸夷,。。。譬人之身,京师则腹心也,蓟镇责有背也,辽阳则臂指也,山海关则节窍却是最紧要者也 担负着护卫京师的重任 后金崛起 努尔哈赤当时在辽阳生活 对辽阳非常熟悉 只要说到努尔哈赤,你就无法回避那座叫辽阳的城市。他留在辽阳的故事太多了 青年努尔哈赤早年寄居辽阳的经历,形成了日后整个满族的信仰、习俗和爱好的肇始 他说如果想要在东北立足 必须占领辽阳 当时辽阳号称全辽之都会 “况辽城之大,二倍于沈阳有其” 辽阳面积是沈阳的二倍 人口是沈阳的四倍 后来后金占领东北后第一个国都就是辽阳 后来因为辽东的汉人反抗后金 汉人被屠杀 生产力极大被破坏 还因为蒙古未服 后金的势力太弱 明朝经常反攻辽阳 如果国都在沈阳失败还可以方便的跑回老家 所以四年后迁都沈阳 在沈阳还没住一天 就在外面打仗死了 后来辽阳就失去了东北中心城市的地位 但是清朝仍然是东北面积人口最大的城市 后来把鞍山由辽阳分了出去 没有了资源和人口 辽阳就变成现在这样了辽阳汉朝时候市内人口就达到30多万 现在的市区面积还没有2000多年前面积大 辽阳市区现在有护城河 10公里长 穿越市区了 但是还只是原来其中的一小段 可见古代辽阳城之大 。
热心网友
辽阳位于辽东半岛城市群的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辖辽阳县、灯塔市(县级市)和白塔、文圣、宏伟、太子河、弓长岭五区。地处东经122°36′——123°41′、北纬40°5——47°31′,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4731平方公里,人口178万人。 古城辽阳的历史源远流长,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辽阳属燕国,是辽东郡首府,以后历代均为重镇。辽金时期定为陪都,清初努尔哈赤曾定都于辽阳(太子河东岸建东京城)。从公元前3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辽阳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漫长的文明历史,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辽阳汉魏壁书墓群是国家重点文物,比敦煌壁画还早几百年;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六大古塔之一——辽阳白塔,是古城辽阳的象征和标志;公元5世纪所建的燕州城是省内保存完好的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城垣;元代建筑观音寺是辽阳城内现存唯一佛教寺庙;作者曹雪芹高祖曹振彦题名碑、清代“压倒三江”的辽阳名士王尔烈寿屏等都是珍贵的文物古迹。辽阳有史可查的开端是在战国,著名“荆轲刺秦王” 后面的故事就是在这里上演的。荆轲刺秦王事败,燕国旋即为秦国所灭,燕王喜和太子丹 逃到辽阳的太子河畔,秦兵铁骑两千人紧追不舍,太子丹只好“匿于衍水”(即藏在水里)。后来,燕王不得不杀太子丹求好于秦王,最终的结果却是,燕王喜也被秦军所俘获。 比较近一点的历史是努尔哈赤定都辽阳。1621年,努尔哈赤在辽阳建立政权,国号金。尽管史学家说,“女真人就是在辽阳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急剧转变”,但是普通辽阳人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还是流露出一丝迷惑,“后来他们为什么迁都沈阳呢?”。困惑归困惑,辽阳人仍然自豪地对我说,“辽阳在清朝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西柏坡,辽阳是‘西柏坡’,沈阳是‘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