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我认为总的来说不适合,但在局部战争中未必不能奏效。苏军的这一理念主要是吸取了二战当中的经验教训,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它的出现主要是基于以下条件:1、当时华约诸国的坦克和步兵战车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北约各国。2、广大欧洲地区是一马平川,集群坦克能够施展得开。当时北约对华约庞大的坦克群的确十分忌惮,据说豹2坦克的出现就是为了让西德能够在美军到来之前顶住华约坦克群的冲击。也正是由於假想敌的强大,才使得豹2坦克的各项指标能够如此出类拔粹。然而由於现代战争对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更新,以及反坦克兵器的飞速发展,装甲集群的大纵深作战已经从无坚不摧,变得险相环生而不切实际了。一架像长弓阿帕奇这样的武装直升机或是一架像A10那样的攻击机就可以一次摧毁一个营的坦克。制导炮弹、聪明炸弹、子母弹这样有效对付装甲目标的武器更是层出不穷。同时,由於大纵深装甲集群严重依赖于燃料的补给,而现代兵器的射程却早已使过去的大后方变成了大前方,一旦装甲部队的油料运输线遭受攻击,这些铺天盖地而来的坦克和步兵战车就有可能瘫在路上变成一堆堆废铁。不过,在对手较弱,拿不出有效的反制手段或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这一理念不仅能够奏效,而且也有助于攻方速战速决,减小战损比。

热心网友

苏军的这个战法我一直认为是继承了德军的闪电战

热心网友

苏军装甲集群大纵深作战理念能否适应现代战场,有个前提条件,就是拥有制空权或空军实力接近;因为武装直升机的出现,坦克有了可怕的天敌,因此掌握制空权就显得特别重要。

热心网友

够戗,听说海湾战争时,英国用一个军的力量来支持他一个装甲旅的后勤,真要用苏军的打法,就是把美国全部力量都用上也不够,更不用说别的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