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谈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怎么一回事吗?
热心网友
先占地,等我先查查资料再回答你。现补充如下: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会战是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该方向上的德军集团而进行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按苏军作战性质,会战分为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两个阶段。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的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欧亚两洲的咽喉,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 基地,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在顿河西岸的辽阔草原到伏尔加陡峭河岸之间的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的。 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军及仆从军不宣而战,背信弃义地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入侵苏联国境。德军沿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三个方向大举进攻。苏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防御作战。经1941年夏、秋战局,德军的进攻基本上被阻止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一线。在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战局中,苏军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德军对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高加索的威胁。12月初,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开始反攻,消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计划。德军统帅部趁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兵力,并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迅速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然后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在夏季战局中苏军失利,7月中,德军进抵顿河大弯曲部,威逼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地区,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形成了复杂局势。 针对德军企图,苏军最高统帅部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7月17日开始了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军先后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和斯大林格勒市及其以南实施了两次防御作战,共持续了125天。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防御德军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 从7月17日起,苏军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与德军第六集团军进行激烈战斗,开始了方面军主要防御地带的争夺。德军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分的苏军两翼实施突击并将其合围,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苏军的顽强防御和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并迟滞了德军的进攻。至8月10日前,该部苏军退到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防御围廓,阻止了德军前进。在斯大林格勒的西南方向,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也实施了突击,但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被迫暂时转入防御,至8月17日前,也被阻止于外层防御围廓南部地区。为便于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成斯大林格勒和东南两个方面军。 8月19日起,德军再次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实施向心突击,力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并出动几千架次的飞机对城市进行了密集的轰炸。德军一部分兵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逼近伏尔加河畔,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夺取该市。撤到西北方向上的苏军部队由北向南实施了反突击,将该部分德军阻止于西北郊区。苏军最高统帅部又从其战略预备队调集两个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地域苏军的一部分兵力再次对进到伏尔加河畔之德军实施了一连串的突击,这就迫使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大部兵力调向北面,大大削弱了其对斯大林格勒的突击力,在9月13日前该部德军被阻击在内层围廓之外。在斯大林格勒南面的接近地,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与苏军进行了激战,德军突破了防御,对苏军第六十四、第六十二集团军后方构成了威胁。这两个集团军奉命撤至内层防御围廓。这里的激战一直持续到9月12日。至此,德军统帅部以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同时出击,从行进间夺取斯大林格勒的计划破产了。 当德军从西面和西南面逼临城区时,固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向市中心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各兵团反复发动冲击,第六十二集团军与第六十四集团军的联系被切断。27日德军又发动了第二次强攻,开始了争夺红十月村的战斗和巷战。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0月中旬,德军第三次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向拖拉机厂、街垒工厂和红十月工厂实施了突击。德军攻占了拖拉机厂并在2。5公里宽的地段上抵近伏尔加河畔。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的处境极端复杂起来。固守每条街、每幢房屋、每寸土地的战斗展开了。此时顿河方面军为了援助斯大林格勒保卫者,在该市以北实施了连续反突击,第六十四集团军由南向德军进攻部队的翼侧实施了反突击。顿河方面军和第六十四集团军的反突击减轻了第六十二集团军所受的压力。11月11日,当苏军已充分做好反攻准备时,德军虽已突入市中七个区中的六个区,但最后一次强攻,仍未能占领整个城市。通过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和市区的激战,德军的进攻力已消耗殆尽。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防御战役过程中就制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计划。战役由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共同实施。粉碎斯大林格勒地区之德军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由三个阶段组成:合围德军集团;发展进攻和粉碎德军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歼灭被围德军集团。11月19日,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发起了进攻,揭开了反攻的序幕。次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开始进攻。经过两天战斗,苏军各方面军都突破了德军防御,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得到了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的机会。23日,西南方面军坦克第四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机械化第四军在苏维埃农社会合,封闭了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中间地区对德军第六集团军及坦克第四集团军一部共33万人的合围圈。继而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一边逐步压缩包围圈,同时建立了合围的对外正面工事,以保障顺利地肃清被围之敌。 德军统帅部为了给被围德军解围,建立了“顿河”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司令官原打算在托尔莫辛和科捷利尼科沃建立两个突击集团以解救被围德军。但预感到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要灭亡的希特勒,催促司令官不等部队全部集中完毕就发起进攻,于是科捷利尼科沃德军集团沿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铁路于12月12日向苏军发起进攻,但进展缓慢,随后被迫转入防御。24日,苏军对德军科捷利尼科沃集团发起坚决进攻并粉碎了该集团。16日,西南方面军和配属部队发起了进攻,粉碎了顿河中游地域的德军并进到德军托尔莫辛集团的后方。德军统帅部为制止西南方面军的迅猛突破,被迫耗尽了用于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预备队。这一进攻迫使德军最高统帅部最后放弃了解救被包围于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的企图。 1943年1月初,压缩在包围圈中的德军态势急剧恶化,已经没有任何解决的希望。为了停止流血,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顿河方面军领导人向德军第六集团军发出最后通牒,要德军根据惯例条件投降,但遭到德军拒绝。10日,顿河方面军开始了旨在分割并各个消灭被围德军的进攻,德军被分割成两部分。31日德军南集群被消灭,以第六集团军司令为首的残部投降。2月2日德军北集群残部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苏军消灭了德军在苏德战场总兵力的四分之一约150万人。由德军及仆从军所组成的最大军队集团彻底遭到覆灭。 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这次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 相关专题:二战回顾:斯大林格勒会战 。
热心网友
它是一场巷战,这个战役是很著名的,兵力双方都有近百万,它关系两个国家的存亡。你可以看看斯大林的书,我看过的,不过在网上不好讲哦!
热心网友
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会战是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该方向上的德军集团而进行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按苏军作战性质,会战分为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两个阶段。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的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欧亚两洲的咽喉,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 基地,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在顿河西岸的辽阔草原到伏尔加陡峭河岸之间的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从此,苏联红军开始大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并最先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则步步后退,走向下坡路。苏联人民和军队是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的主力军。
热心网友
伟大的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l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一开始,德军来势凶猛,很快占领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区。但是在苏联军队的英勇反击下,他们进攻势头逐渐减弱了。希特勒要在3个月内消灭苏联的计划破产了。他又决定重点进攻莫斯科。在斯大林亲自指挥下,莫斯科的军民经过40天的浴血奋战,歼灭了大批德军,取得了胜利,打败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苏军开始了反攻,收复了大片土地。而德军节节败退,只能防御了。 希特勒气急败坏,决心孤注一掷,全力进攻斯大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战前居民约60万人。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这是德国当时急着要得到的物资。对苏联来说,在乌克兰被德军占领以后,斯大林格勒是中央地区通往南方经济区域唯一的交通咽喉,关系到莫斯科的安全。既然斯大林格勒对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场战役有多么残酷就可想而知了。 从1942年7月中旬开始,德军相继投入了150万大军,向斯大林格勒展开猛攻。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德军集中了将近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的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城市的建筑几乎全部被毁。但是,在斯大林“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用一切力量消灭敌人”的号召下,苏联军民誓死抵抗,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中和冲进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冲上来。为了打败法西斯,他们付出了重大牺牲。尤其是青少年们,他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投入战斗。在激烈残酷战斗的日日夜夜里,这里没有前线和后方的界线。在这里作战的部队中有16万多名党员和24万多名共青团员。在78名共青团区委书记中,有47名成为前线的战士。共青团培训了7。5万名姑娘,使她们成为高射炮手、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有一名护士为了保护隐藏在战壕里的伤员,端起机枪消灭了30多个德寇,自己身负重伤,仍坚持到自己部队赶到。少先队员米沙·罗曼诺夫和他的父亲也参加了游击队。在一次敌我力量悬殊的战斗中,英勇的游击队员都倒下了。只剩下米沙一个人,他没有丝毫的畏惧,继续向敌人射击,直到被德寇团团围住,中弹牺牲。 这个战役从它的外围防御战,到近郊的防御战,到市区的争夺战,尽管德军以优势的兵力和陆空强大的攻势节节进逼,但是苏联军民发扬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始终没有让德国法西斯占领这个英雄的城市。而德军久战不胜,已经士气低落。加上严寒和饥饿的威胁,很多人被冻死,战斗力大大减弱。战争形势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 11月19日,苏联红军经过殊死战斗,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他们对德军开始了大反攻。只用了5天,就迅速突破了德军防线,把33万德军团团包围起来。 而在这时候,不可一世的希特勒竟带着高级将领们到阿尔卑斯山上观赏雪景去了。当他回到大本营的时候,已是红军反攻的第4天。当晚,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六军团司令保罗斯拍来电报,说德军20个师全被包围了。但是希特勒不准他们突围撤退。 到了1942年1月底,这场战役已接近尾声。德军被分割在三小块袋形阵地中。保罗斯垂头丧气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行军床上,陷入了万分绝望的情绪中,他手中拿着希特勒的电报,上面写着:不许投降,第六军团必须死守阵地,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可让他感到不好受的是,向他们祝贺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来。那个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在意大利消磨了大半个冬天,手上摆弄着珠宝,身上穿着皮大衣,大摇大摆给保罗斯打来电报:第六军团的英勇奋战将名垂青史,后世子孙将会骄傲地谈起……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自我牺牲精神。 希特勒在得知德军阵地即将被攻破的时候,又急忙发电报升保罗斯为陆军元帅,110名军官也各升一级。这显然是希望这种恩典能加强德军将土“光荣殉职”的决心。 然而,这批德军军官并没有这个决心。2月2日,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胜利结束了。9。1万名德军官兵,其中包括保罗斯在内的24名高级将领,在冰雪途中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这批战俘饥肠辘辘,身患冻伤,大部分还负有弹伤。他们个个神情颓丧,抓紧裹在头上满是血污的毛毯,来抵挡零下24摄氏度的严寒。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从此,苏联红军开始大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并最先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则步步后退,走向下坡路。苏联人民和军队是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的主力军。 。
热心网友
就是 打仗!!
热心网友
第二次世界大战反击战前的一大战。在保卫莫斯科之前的一战,苏联红军胜利了,后来一直胜了。反攻到柏林,希特勒败了。
热心网友
哈哈,2个大师的百科全书搬来了又
热心网友
很好学的孩子! 长见识~
热心网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人民为抗击法西斯德国及其同盟者的侵略而进行的伟大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位于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是连接苏联欧洲部分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得是失都将对整个战局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成为苏、德双方激烈争夺的重点。 莫斯科会战后,德军统帅部趁英美尚未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兵力。企图迅速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然后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到1942年5月初,与苏军作战的德军已有217个师、20个旅,约占德军及其附庸国陆军总数的80%;6月底,又增至230个师、26个旅,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坦克500辆,作战飞机1200余架。 针对德军的企图,苏军最高统帅部于7月12日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总计兵力达12个师16万余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余门,坦克约400辆,飞机454架。此外,远程航空兵150-200架轰炸机、防空航空兵第102师60架歼击机也在这里参战。双方对比,敌人比苏军多0。7倍,炮兵和坦克多0。3倍,飞机多1倍多。 战役首先是在斯大林格勒外层地域展开的。从7月17日起,德第六集团军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分的苏军两翼实施突击并将其合围,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苏军的顽强防御和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并迟滞了德军的进攻。德军统帅部企图从西面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破产后,又集结重兵对斯大林格勒东北方向实施突击被迫将坦克第4集团军从高加索方向调了过来,以便向斯大林格勒施行钳形攻势,但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被迫暂时转入防御。至17日,德军在此也被阻止在外层防御之外,敌人从南面突入斯大林格勒的企图也失败了。 8月19日,德军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再度发起进攻,力图通过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突击攻占斯大林格勒。23日,第6集团军和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防空地域的部队在抗击这一突击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日,德军航空兵出动2000架次,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在空战中,苏军飞行员和高射炮手击落敌机120架。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从预备队中调来两个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所属集团军从北面对敌人实行反突击,这就牵制了第6集团军的一部分兵力,使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处境得到改善。德军被阻止在西北市郊。但是,8月初,希特勒把意大利第8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投入交战,9月底又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投入交战,而德军第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则集中用于直接夺取城市的斗争。至9月底,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达80多个师,希特勒统帅部力图在最短时间内攻占斯大林格勒。 9月12日,德军从西面和西南面也逼近了城市。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主要由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共同担负。市内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工厂、每一座学校、每一幢楼房,都要经过多次反复争夺。德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9月25日才攻占了市中心和南部的一部分。9月27日以后,该军主力转向北部工厂区。在大量坦克的配合下,德军于10月14日攻占了拖拉机厂,前出到伏尔加河,从而切断了苏军第62集团军一部分兵力与主力间的联系,将其压迫至伏尔加河河岸一带。此时,德军在市北部展开进攻,都未成功。在此期间,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24、第66集团军于9月在该市以北实施的几乎没有间断过的反突击,在市南发动进攻的第57、第51集团军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给斯大林格勒保卫者以有力支持。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员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叶廖缅科上将。10月15日,德军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地域一个狭窄地段突至伏尔加河地域。11月11日,德军最后一次试图攻占该市,但始终未能占领整个城市。通过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和市区的激战,德军的进攻力已消耗殆尽。 1942年11月8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防御阶段终于结束。这一阶段,德军死伤约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000余辆,作战飞机和运输机1400余架。希特勒统帅部企图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和1942年夏秋战局计划均告破产。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战役防御阶段中就制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计划。反攻的意图是,通过从谢拉菲维奇地域和克列茨卡亚地域的顿河登陆场及从斯大林格勒以南萨尔帕群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粉碎敌人掩护其突击集团两翼的军队,并在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心方向发展进攻时,围歼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敌军主力。11月中旬,反攻准备完毕。反攻开始前, 11月19日,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第65集团军实施突击,拉开了反攻的序幕。 次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于11月20日转入攻势,经过5天的反攻,苏军包围了进犯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主要集团22个师。苏军步兵到达快速部队占领的地域后,建立了更紧密的包围圈,以保障顺利地肃清被围之敌。 1942年11月底,希特勒几乎把他拥有的全部后备兵力投向斯大林格勒方面,企图解救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苏军最高统帅部识破了敌人的图谋,指示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转入围歼德军增援集团,把消灭德军被围集团的任务交给顿河方面军负责。12月12日,德军从科帖尔尼科沃地域向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发起进攻,企图从南面冲向被围集团。12月23日,德军推进到梅什科瓦河地区,但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进攻受阻。 12月16日,为消灭德军援兵,苏军西南方面军在顿河的大弯曲处转入了决定性的进攻。24日起,苏军西南方面军与新调来的德军展开激战。德军统帅部为制止西南方面军的迅猛进攻,被迫耗尽了用于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预备队。这一进攻迫使德军最高统帅部最后放弃了解救包围于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的企图。 1943年1月初,压缩在包围圈中的德军态势急剧恶化,已经没有任何解决的希望。为了停止流血,苏军最高统帅部向被围德军的指挥部发出最后通牒,令其停止抵抗,但遭到了拒绝。10日,苏军顿河方面军向被围德军发起旨在分割并各个消灭被围德军的进攻。31日德军南集群被消灭,以第六集团军司令为首的残部投降。2月2日德军北集群残部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这次会战历时长达200天之久,法西斯集团在会战中被打死、打伤、俘虏和失踪的官兵约达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显示了苏军业已增强的威力及其很高的军事学术水平的同时,为世界军事展现了一卷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的磅礴画卷。在会战中,为围歼敌军重兵集团,苏军先后出色地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其中的防御战的出色运用,不仅为苏军后来的进攻战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防御战成功运用的典范,永远彪炳史册。 。
热心网友
看资料去
热心网友
这是我看见的最可爱的问题了!!!
热心网友
翻一下世界历史书吧,上面讲得很清楚.
热心网友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它阻止了德军的前进的脚步!!~!使欧洲其他国家有时间组织力量反击!!!~!是二战的转折点
热心网友
你这个问题放错地方了
热心网友
呵呵,你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