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里 花 桥孔繁义早想一个人逃离都市的喧嚣,抛却一切烦恼,以鸟的身姿去感受大自然的空灵和自由。孟秋的一个下午,蒙蒙下着细雨,我背起行囊,一头扎进了川西南的大山深处。在长途汽车终点站,大约看我是外地人,早有摩托出租车(当地有个很时尚的称呼:摩的)围上来,我跨上摩的,告诉他:只管往前走!车子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一路上,那些在北方只有温室里才能看到的植物随处生长着,大有些应接不暇的感觉。往左边看,一步之遥便是悬崖峭壁,下面有银练般的江水,在大山的千回百折中时隐时现;右边一望,巨大的岩石壁立千仞,高耸入云;远眺,蓝天白云下,群山披翠,只有眼下的小路羊肠般蜿蜒曲折,越来越窄。不经意间,就会有瀑布从天而降,象是给你一个惊喜,它们或宽丈余,突然倾泻下来,伴着轰鸣声,气势恢弘;或细如水线,自石缝、石面钻出,贴壁淌下,一眨眼不知去向。车子停下来,师傅告诉我:前面的路更不好走了。这地方有个非常美丽的名字——花桥,是个羌寨。眼下的江,即是泯江,是长江的支流。溯源而上,便到了长江的源头。这里,水面时而宽阔,水流平缓静如处子;时而变窄,水流急湍,象个顽皮的孩童。不远处,有牧童骑在水牛背上,悠闲地走着。江边,在几块巨大的石头旁,几个羌族姑娘在洗着衣物,好一幅美女浣纱图!再也按捺不住了,我选好地址,更衣下水。仰卧在平静的水面上,望着幻化出不同形状的白云,任身体随波逐流。一时搞不清楚,是“人在画中游”,还是“我作画中人”。不知尘封哪个脑角的一句诗冒了出来:“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弦万古琴”。此时,在这一曲美妙的霓裳羽衣中,自己难道不正是这万古琴弦上一个舒缓的音符吗?融进这自然中,好象找到了生命的根。难道来自二千五百年前齐鲁大地的我,前世的前世,在洪荒时代便和这里有什么关系?在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吊角楼里,好客的羌族妈妈热情地招待了我。地道的腊肉使得我以前吃过的所有川菜都黯然失色。攀谈中得知,羌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先民以游牧为生。两千年前,在与“戈基”人的那场决定着民族命运的冲突中,得到“天神阿爸木比塔”的帮助,天神从天上扔下三块大白石,落地立刻变为三座大雪山,挡住“戈基人”的追赶,使羌人化险为夷。以后,羌人便把白石视为保护神,因而有了现在的“白石崇拜”。望着寨顶、山上、地边、神龛上、房顶“塔子里”和神林中供奉的高贵圣洁的白石,不由得感叹那千古遗风确是依然保留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夜里,一阵“雨声”将我唤醒。推窗望去,皎洁的月光下,只有江水在潺潺流淌着。我知道,那是天籁之音!晚上做了一个梦:泉水滴答滴答,如醍醐灌顶,我的身体被慢慢融化,融在这青山碧水中……

热心网友

功底不错,语言流畅.但我觉得主题不怎么鲜明,要抓住重点详写,一定是篇好文章.

热心网友

我曾有此感受,但却没流于笔端,多联系相信您会写得更好。

热心网友

非常不错的一篇游记。无可挑剔。

热心网友

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都快感动得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