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妈妈的遗传,我来到这个世上就携带着乙肝病毒,这么多年的学习、工作中年年遭受的体检以及同事亲朋异样的眼光,总是在心底涌动,一点点地催惨着我的内心,每年春天(体检的季节),心似乎象刀割似的痛,再过几天又要体检了,怎么才能不被查出携带了小三阳,因为这是我刚换的一家公司,我知道这样做也许很不负责任,但我真的很怕,我再也承受不起被“判决”的那种来自心底的压力,求求大家帮我出出主意,谢谢!
热心网友
了解乙肝消除歧视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 张少武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损伤和炎症的传染性肝病。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6亿为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我国就占1.3亿。 乙肝主要通过围产期的母婴传播和幼龄期的水平传播。婴儿期感染乙肝病毒(HBV)后很容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25%左右要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另外,血液和密...
热心网友
了解乙肝消除歧视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 张少武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损伤和炎症的传染性肝病。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6亿为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我国就占1.3亿。 乙肝主要通过围产期的母婴传播和幼龄期的水平传播。婴儿期感染乙肝病毒(HBV)后很容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25%左右要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另外,血液和密切生活接触都会造成乙肝的传播。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很多人对乙肝缺乏正确认识,往往会“谈肝色变”,事实上,乙肝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我们先了解一下乙肝是怎样传播的。 乙肝的传染源是乙型肝炎病人和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传染媒介主要是血液或含血液的制品(如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或体液; 传播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①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传播乙肝的主要方式之一,可通过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来阻断。 ②输入全血、血浆等血制品有传染的可能。 ③各种注射、手术操作、拔牙、采血、针刺或纹身等也有传播的可能。 ④性接触传播。不洁性行为传播机会很高,夫妻间正常性行为,可通过给配偶的另一方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 ⑤生活密切接触。主要由不良卫生习惯以及共用牙刷、指甲刀或剃须刀等微量血液传播。 另外,粪便、尿液、唾液(不含血液)、汗液不是传播媒介,食物和水也不是传播媒介,蚊子和臭虫还没有被证实可以传播。 了解了这些常识就可以知道,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不必对乙肝患者过分恐惧和担心,产生歧视心理。其实,如果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只要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小节上注意一下,就完全可以避免传播。乙肝患者经过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毒得到控制,就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与乙肝病人或HBV携带者有接触的健康易感人群,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就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乙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和过分的恐惧。我们相信,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的亲人、朋友会给他们真诚的爱,医务工作者会给他们最好的医疗服务,帮他们摆脱病魔的阴影,还他们一个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环境。 让我们来共同关爱肝病患者,消除乙肝歧视!为什么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当公务员北京地坛医院 蔡??东最近,国家人事部、卫生部联合公布了新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明确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当公务员。新的标准一公布,立即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为什么录用公务员不再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呢? 大多数乙肝病毒感染者终身携带病毒不发病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据上世纪90年代统计,我国有1.2亿乙肝病毒感染者,几乎占到我国人口的1/10。乙肝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同时也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实际上这么多的感染者仅有大约1/3的人会发生肝炎,如果经过治疗,这些肝炎患者都会好转,只有很少的乙肝患者由于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发展为肝炎和肝硬化。大多数乙肝病毒感染者终身携带病毒不发病,也不用治疗,他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的传染性不强 以前公务员体检中规定检测乙肝病毒的各项指标。这使人误认为,乙肝的传染性很强,尤其是乙肝的“大三阳”。其实,乙肝的传染性并不强。 乙肝病毒感染者以e抗原是否阳性分为“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和“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一般来说,“大三阳”患者体内往往存在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复制,传染性较强;“小三阳”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较弱,传染性较小。“大三阳”传染性较强是相对于“小三阳”而言,并不是一接触“大三阳”就会被感染。传染病医院的医生与“大三阳”患者天天接触,也未见感染率有所增加;未注射疫苗的“大三阳”患者,配偶中的乙肝感染者也是10%。按照我国乙肝的感染率,我们周围的人中,10人就有1人可能是乙肝,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会和他们接触,甚至每张钞票都被乙肝感染者拿过。事实表明,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传染性都不强,一般的接触是不会被感染的。 乙肝感染者参加工作不会造成乙肝流行 医学史上从无因接触乙肝造成社会上乙肝流行的记录。这是因为我们的胃能分泌一种胃蛋白酶,这种酶可以把乙肝病毒杀死。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中小学生,由于9年义务教育,入学不体检。孩子们经常在一起吃饭,一起打闹,从无顾忌。从理论上说,他们中乙肝感染者的比例也应是1/10,可并没有造成乙肝在中小学中流行。那么人们长大后为什么就害怕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触了呢?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够胜任正常工作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多是悄悄潜入,长期与人体共存。目前全世界还没有能把乙肝病毒完全从体内清除的药物。2/3乙肝感染者可能终身携带病毒而不发病,和正常人一样能够胜任各种工作;1/3的感染者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炎,但在医生的积极治疗下,他们多数能够好转,转变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恢复正常的工作能力;只有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所以,不能因此就让这1亿多人不工作、不上学吧!我国的乙肝流行历史已经很久,我们父辈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不都是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吗? 消除乙肝歧视可以减少乙肝的医疗费用 乙肝病毒感染者只要肝功能正常都不用治疗,因此有2/3的乙肝感染者只是携带病毒,和正常人一样不用服药。现在社会上的乙肝歧视,给乙肝病毒感染者带来很大压力,使一些根本不用治疗的病毒携带者盲目用药治疗。这些盲目治疗使一些骗人的医疗广告钻了空子,它们打出什么“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乙肝、艾滋病、癌症三大顽症”等,有些“专家”也热情跟捧,极力推广“转阴”药物。这不但使许多乙肝病毒感染者白白花了许多钱,有的还越治越坏,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正常工作,就不会乱吃那些伤人而无用的药物,进而减少医保和公费医疗的费用。 乙肝可以预防,也有办法治疗 乙肝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乙肝主要经过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我国实施的无偿献血严格把住了乙肝输血传播这一关,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也使得乙肝病毒无缝可钻;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日益完善,使乙肝的垂直传播率降到了5%以下。最重要的是,乙肝已经有了安全、有效的疫苗。经过三次接种后,乙肝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因此,乙肝已经进入可控制传染病的行列。台湾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的地区,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以后,10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从接种前的9.8%明显下降到接种后的1.3%。我国政府已经把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计划免疫之中,所有的新生儿、入学儿童和少年都在预防接种之列,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到当地防疫站和医院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三针疫苗还不到50元,就可以产生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后就不会感染乙肝了。
热心网友
找个好朋友去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