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队看见敢打敢拼,很单纯,一到国家队,霸气增加,球技不见,看见精神头也不如从前,还要出些其它新闻。实在不明白。

热心网友

成年了,追求的是稳定(收入);青年时,追求的是个性(吸引力)!呵呵!

热心网友

为什么中国足球青年队时成绩还行,到了国家队就不行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落后足球的牺牲品。年青时期的好苗子,在技战术水平不高、足球理念不够、足球整体水平低下的中国足球大环境中缺乏锻炼,没有进一步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和空间,水平能力不上反降,与世界先进水平球员的差距由此拉得更大更远;2、踢球目的性转变。球员年少时的出发点和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能踢上球,享受和感悟足球的成分还是居多,而成年后,由于赛场内外的诱惑增多,踢球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名和利;3、大环境的浸染。足球圈没有脱离社会,也是各方竞逐名利的场所,应该说风气之恶劣更为突出,进入此环境时间长了,当然得熟悉和投身于其中的游戏规则,而这些竞争与赛场上的表现和自己足球实力的提升无帮助,更多是拖滞作用;4、虚报年龄的问题。中国足坛虚报年龄的陋习极为严重,一直以来都是故意隐瞒真实年龄,以大打小取得成绩为目的,有很多的昔日年少明星,往往都是年龄上的优势使他们看起来优秀;5、注重成绩的风气。中国足协向来极端注重成绩,毕竟这也是当官的一贯作风。青少年队伍也是如此,本来就是以培养发掘人才为主的比赛,在此观念的主宰下,当然就是片面追求成绩,从少年队就开始了整体打法的严格要求,一切都按教练战术安排严格要求,对有特点的球员反而不敢重用,渐渐地本来有特点、有天分的球员不是沦为平庸,就是遭到教练的弃用;6、高估青少年球员水平,期望过高。青少年球队出了成绩,冒出几个好的苗子球员,追捧和过誉随即如狂风暴雨般骤至,一方面球员本人给捧得晕上了天、找不着真实自我,另一方面随着追捧和美誉的急剧累加,让球迷也是感觉发现了希望之星,对其真实水平产生错误认识,期望值过高。当此期望与日后球员真实水平呈现出现较大差距时,于是又一个“仲永”诞生了。。。。 。。。。

热心网友

说的对

热心网友

年龄的差距!!!!我们的青年队平均比别的国家都大两岁,就是技术差点也可以用身体补,到了成年后大家都一样了,当然就踢不过了。举个例子来说,我是1980年的,我有一个同学(他是守门员,我也是),他比我们都要大一年多,留一级到我们年级。最不可思忆的是,他这种年纪的人居然入选过沈祥福那届国青队,你们能想像吗?他就该比规定的年龄至少大三岁!为什么能这样,因为各地方的足协都这么做,为了出成绩所进行的政绩工程嘛!最后说一句,这个人是中国足协某位主任的儿子!去年在上海国际队踢球!

热心网友

在青年队的时候,技术含量对于比赛成绩影响没有成人队那么大!只要体能好,坚决执行战术要求,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到了成年队的时候,技术差距开始显现,身体差距不大,当然技术好的会赢了,我们这样的空有身体的就输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