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亭台楼阁,属于中国传统建筑。它们或面对巍巍群山,或俯视浩浩江湖,或融于园林之中,或踞于市井之上;有的高大壮观,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华美辉煌,有的简易朴实。但无论形式如何、位置怎样、都显示出民族的人文特征和风土人情。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表述着人的生活现实和感情语言;作为一种环境,不仅供人居住,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观赏风景、探幽寻古的适当场所。特别是亭台楼阁,高耸挺立,攀登时会产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心理;一旦登临极目,则可以“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一、亭台,也叫亭子,简称亭。四周敞开,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点式建筑,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出现于南北朝的中后期。 亭一般设置在可供停息、观眺的地方,如山岗、水边、城头、桥上以及园林中。还有专门用途的亭,如碑亭、井亭、宰牲亭、钟亭等。亭的平面形式除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外,还有十字、连环、梅花、扇形等多种形式。亭的屋顶有攒尖、歇山、锥形及其他形式复合体。大型的亭可筑重檐,或四面加抱厦。陵墓、宗庙中的碑亭、井亭可做得很庄重,如明长陵的碑亭。大型的亭可以做得雄伟壮观,如北京景山的万春亭。小型的亭可以做得轻巧雅致,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亭的不同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楼阁,可连用,也可简称楼。 是两层以上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可以供游人登高远望,休息观景;还可以用来藏书供佛,悬挂钟鼓。在中国,著名的楼阁很多,如临近大海的山东蓬莱阁、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等。 三、此外,还有廊 廊是园林中联系建筑之间的通道。它不但可以遮阳避雨,还像一条风景导游线,可以供游人透过柱子之间的空间观赏风景。北京颐和园中的长廊,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的一边是平静的昆明湖,另一边是苍翠的万寿山和一组组古典建筑。游人漫步在长廊中,可以观赏到一处处美丽的湖光山色。 所以有“亭台楼阁”的叫法,是我国文字讲究对衬,喜用偶字词,是文化上的中庸、平衡的习惯造成的。不能简单的把它们看成是四种建筑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