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上市公司三季报信息令散户吃惊不小! 所有机构投资者都在大举买入股票 刚刚过去的三季度见证了深沪股市连续两次探底的一幕,但从两市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的信息却可惊奇地发现,包括基金、QFII、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在内的中外机构投资者恰恰把三季度的弱市看作难得的建仓机会,并大举买入,保险公司持股数量较上一季度末相比增幅更是高168.93%。 从深沪两市刚刚完成的三季报披露分析,反映机构买入热情和力度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集中度多少令普通投资者意外。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可比的1364家今年前三季的股东人数分别为6065万余户、5980万余户和5831万余户,二、三季度环比分别下降1.39%和2.49%,表明持股集中度不断上升。 从深沪两市指数表现分析,指数在三季度大幅震荡反弹走高,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加大了增仓力度。从日前完成披露的基金三季报可以看出,股票型基金三季度末仓位由二季度末的67.90%提高到69.72%。从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分析,机构投资者在三季度增仓幅度相当大。截至三季度末,保险公司在5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现身60多次,合计持股数量由上半年末的1.03亿股增至2.77亿股,增幅达168.93%。QFII在三季度持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二季度末增加了66.82%。作为拓宽入市资金渠道重要手段的社保基金,在三季度持有的股票数量从二季度末的7.78亿股上升到10.13亿股,增幅高达30%。 证券公司尽管整体上面临行业困境,但依然积极增持股票,其持股数量也从二季度末的23.76亿股提高到25.50亿股,增幅也超过了7%。 伴随着第三季度季报披露接近尾声,基金、社保的最新投资组合及增减仓个股浮出水面。从最新公布的组合看,基金选股范围渐趋扩大,行业配置出现较明显的变化,一批基金和社保新的增仓股逐渐浮出水面,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基金、社保三季度季报持股动向分析,寻找出未来高品质和战略性筹码,以期把握市场未来机会,规避风险。 市场在不同的行业景气下会产生不同的核心资产。就行业资产配置来看,经济减速、高油价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机构行业选择时不能回避的关键因素。三季报显示,基金和社保在行业的选择上回避负面影响较大的行业,回避高油价的冲击对盈利增长不确定性的高能耗行业,减持基本面即将走弱行业。从政策的变化中寻找投资机会,选择全流通后具有估值优势的行业,或行业基本面有望逐步变好,或缘于政策的变化而产生重要的业绩拐点和出现内在价值提升的行业投资机会。寻找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落和高油价受益行业。从估值、业绩增长及对价三个角度去寻找股权分置改革和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受益行业公司。关注商业零售(大卖场与超市)、金融、传媒、食品饮料等非周期性消费品,同时关注资源开采业、医药行业中的一些具有品牌优势和定价能力的公司。而下一轮经济增长中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的产业,如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G)、铁路设备、资源节约型经济产业、电力环保设备、煤矿设备、军工产品等子行业股票也纷纷得到机构的前瞻性增持。
热心网友
是否上市公司也会作假?甚至受到政府唆使而集体作假?
热心网友
机构加码买股票,指数怎么不上。
热心网友
深知其意。顶!
热心网友
机构也亏钱,也就不足为怪了.
热心网友
深知其意。顶!
热心网友
道理很简单!每在股市暴跌后,人人都感到最恐慌的时候,你大胆的买入股票(买基本面好又超跌的股票)你一定是赢家。每在股市大涨一段时间后,人人都看好股市的时候,你果断的卖出手中的股票,你就是赢家。抄股的技巧就这么简单。
热心网友
弱市先行一步,关键是个股.
热心网友
几年的阴谋,价格从几十元打到几元,散落的股民损失惨重,那么低的价格还不敢买?死的是股民,就不知喜的是谁了?
热心网友
机构从来都是弱市建仓,强市出货。大多数散户则相反,强市追高,弱市割肉。
热心网友
坚决支持机构资金建仓加码,本人及朋友都积极择股建仓等待05年最后的大餐!
热心网友
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由于股改,在两年后将可能出现股票的供大于求,所以现在必然有一些恐慌,出现下跌调整,而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所以机构乘机加仓待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