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一)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五法 “一年之计在于春”,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极为宝贵的时期,应孜孜不倦地刻苦求学。然而现实不尽如人意:在一些中学,有些差生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终日无所事事,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家长、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才能改变这令人堪忧的现状呢?我认为:当务之急便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它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往往总是主动愉快地探究它,使认识过程和活动变得主动积极,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才,常常是在兴趣的推动下去进行追求的。正所谓:“兴趣出勤奋,勤奋出人才“。 而差生之所以终日无所事事,厌倦学习,成绩低下,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差生对学习的兴趣呢? 一、提高教学艺术,使教学生动有趣 差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呆板枯燥的教学极易丧失兴趣,甚至厌烦。如上课呵欠不断,恹恹欲睡,心神不宁。因此,教师讲课生动有趣,不仅会起到调节教学的作用,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来使教学生动呢? (一)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有趣化 在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若使用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可能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而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即使是单调无趣的内容也常会妙趣横生。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具有活跃性、探索性、社会性和意义性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应善于通过实例来说明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学习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譬如,学习《落棋有声》一文,不妨让学生分组讨论车间主任人选究竟为谁;学习《故宫博物院》时,不妨让他们动手绘制一幅游览路线图,并充当导游为大家解说;学习《沁园春•雪》,也不妨让其高声朗诵,联想北国的壮丽雪景,体味词人的豪迈之情……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颖、形象 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对于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极为散漫的差生,课堂上提供新颖、形象具体的事物显得尤为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使每堂课的内容具有新异的知识,并提供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尽量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格式化。如讲小说时,不妨补充一下相应的课外知识。保持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就应给教学内容多添些形象或想象的成分。讲戏剧时,不妨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讲诗歌时,不妨让其根据文字设想图画……。要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就要通过举例,展示实物和参观方式,把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学习说明文《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有条件的学校不妨让学生实地参观;学习《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老师可自制一个纪念碑的模型展示给学生……。 二、注重成功意识,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差生之所以丧失学习的兴趣,往往是由于尽试屡败而饱尝失败之苦,久而久之便会麻木不仁。如果让他尝尝成功的甜头,体味成功的愉悦,又何愁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所以,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享有成功的快乐。 (一)布置难易适于差生能力的课题 由于差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也相应较低,故课题的设置不能过难,但也不能过易,有关专家认为:成功率在2左右为宜。让其跳一跳,够得着,能品味到成功的快乐,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产生。 (二)引导学生拥有适于自己能力的要求水准 成功与失败,往往是受达成水准与要求水准之差所制约的。如果达到了要求水准以上,则意味着成功。因此一让学生拥有适于自己的要求水准是十分必要的,切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耍正确地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自身实际,面对自己的进步。 (三)使学科价值判断多元化,提高其自信心 在当前的不少学校里,应试教育还有较大市场,只要取得了高分,而且是主科得了高分,则往往意味着成败,反之,则不然。事实上,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有的考分虽低,但动手能力强;有的主科成绩差,但音、体、美才能突出。因此,仅以分数论成功,极大地制约了差生对学习的兴趣。故只要差生在某一方面有了进步,即或是微乎其微的,也应当及时地给予充分地肯定。让其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学好。 三、帮助积累知识,善于把所学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教育心理研究证明:当某一方面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产生对这类知识的兴趣。譬如一位学生课余经常搜集邮票,久而久之,积以成习,乐此不疲。故教师应帮助差生积累知识。例如:对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可以组织诸如“增背名言警句“的活动,让学生随着知识的积累,在名言警句的感染和激励下,增加对语文的兴趣,开启求知的心扉。同时,在学习中,注意温故知新,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学新知识的同时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利用原有的兴趣迁移,产生新的兴趣 差生尽管在学习上暂不如人,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也有擅长的方面,也有感兴趣的事物。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学生:尽管物理成绩不好,但对修理电器极感兴趣;尽管语文的分数不高,但对编连环漫画情有独钟……。因此,我们不妨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与学习联系起来,让其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去。例如:班内某生尤喜画漫画,不仅积极向板报投稿,还自编连环画册。老师就可引导他要让漫画富有深刻的内涵,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激发他求全的心理,使他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也会逐步提高。五、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现实生话中,我们不难见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由于喜欢某位教师而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致极高,甚至“不惜余力“。其原因何在?就在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如果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耐心,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学生往往会“爱屋及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当老师不受学生欢迎,被认为不友好、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时,学生很难对其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而,教师应从各方面来完善自身的人格,让学生认同自己,喜欢自己,进而喜欢学习。 尽管培养差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非一日之功,但作为教育者,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改变目前令人堪忧的状况,我们仍不得不想方设法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具有浓厚的兴趣下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和享受。只要能培养起差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差生在学习上成为优生是指日可待的事。 (二) 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是消防工程、消防指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燃烧学、化学危险品储运等专业课程有密切联系,学生普遍认为化学课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的重大发现。从学习中切身体会到化学与消防专业、环境保护、生命、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做了许多新的尝试。首先考虑到消防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消防专业与化学密切相关,对化学的基础要求较高,应让学生了解化学基础是学好后继专业课的前提条件,提高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如关于反应速度快慢的化学动力学,与燃烧过程中的气体分子动力理论来讨论着火过程、火焰传播过程、着火的浓度极限、终止燃烧过程的条件等许多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热力学的一些原理是定义化学危险品的重要指标,对物质和材料燃烧性的评定,其计算方法的基础是物质的热力学参数:生成热、燃烧热、蒸发热、沸点以及火焰中的化学反应常数等。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化学反应,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密切联系。元素部分只能讲一到两章,通过元素部分的学习,能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规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以认识当今在环保、生命、能源、材料等领域中一些重要现象的本质,了解这些领域中采用的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同时,掌握元素部分的学习方法,即用化学原理讨论元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尤其是与自己专业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内容方面,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都是传统的基础课,有非常成熟的理论体系,如果没有内容上的创新,学生很容易没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讲课过程中注意在讲授经典的化学基础内容的同时,适当的延伸一些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或重大发现,这些新领域、新发现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习兴趣。如:化学热力学中穿插一些现代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配位化学一章可以介绍生物无机的发展,人造血液,人体微量元素与健康;氧族元素可以介绍酸雨的形成,臭氧空洞;由最稳定单质的形式引出C60的发现以及它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重要应用;由卤剂灭火剂的缺点到卤剂灭火剂替代品的研究进展,等等。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注意强调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综合能力。基础课教学,不仅是后继课课程的需要,更深层次上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学中,不能单纯灌输知识,应强调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文献获取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一学期几十节化学课上掌握所有的化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注意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在不冲击主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地介绍一些著名的化学文献资料,注意结合内容介绍少量有代表性的英语化学名词,为今后学生遇到问题时查阅文献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讲授的内容,穿插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科学发展史的故事,从道尔顿、爱因斯坦到我国的侯德榜、黄鸣龙,教育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勤于思考,才能获得成功。如讲授原子结构时,介绍年仅25岁的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受光电效应的启发,大胆的提出德布罗意假设,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他她获得了成功。这些生动的事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了素质教育的效果。。
热心网友
找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读
热心网友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穿插一些喜闻乐见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