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最高126。15,最低116。97。收盘123。10,涨幅7。42%。2002年3月,日元开盘133。59,最高133。86,最低126。47。收盘132。72,跌幅0。70%。2003年3月,日元开盘118。12,最高121。87,最低116。30。收盘118。17,跌幅0。07%。 我们看到,每年到3月份,日元的汇率都要大幅波动,下跌的概率大。如果3月美元/日元汇率上涨了。那是干预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在下一个月日元的汇率也要大幅波动,例如:2001年3月日元汇率涨幅7。42%。2001年4月,日元开盘126。23,最高126。84,最低120。85。收盘123。64。跌幅1。95%,又一次下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每年9月是日本的半年结帐,读者可以比较一下。在1998年9月日元开盘139。45,最高140。07,最低129。01,收盘136。44,跌幅3。2%,而在1998年10月,美元/日元出现了大幅的暴跌行情,当时我在133持有的日元头寸,直到115才平仓离场。 据说,一个著名的基金机构,在这次一夜之间赔了10亿美元,可见日元资金回流对日元汇率的影响有多大。仅仅举个小例子,希望做到抛砖引玉,给汇民朋友们一点帮助。大家了解资金流向对汇市的影响,在汇市中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热心网友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
热心网友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最高126。15,最低116。97。收盘123。10,涨幅7。42%。2002年3月,日元开盘133。59,最高133。86,最低126。47。收盘132。72,跌幅0。70%。2003年3月,日元开盘118。12,最高121。87,最低116。30。收盘118。17,跌幅0。07%。 。
热心网友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最高126。15,最低116。97。收盘123。10,涨幅7。42%。2002年3月,日元开盘133。59,最高133。86,最低126。47。收盘132。72,跌幅0。70%。2003年3月,日元开盘118。12,最高121。87,最低116。30。收盘118。17,跌幅0。07%。 。
热心网友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最高126。15,最低116。97。收盘123。10,涨幅7。42%。2002年3月,日元开盘133。59,最高133。86,最低126。47。收盘132。72,跌幅0。70%。2003年3月,日元开盘118。12,最高121。87,最低116。30。收盘118。17,跌幅0。07%。 我们看到,每年到3月份,日元的汇率都要大幅波动,下跌的概率大。如果3月美元/日元汇率上涨了。那是干预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在下一个月日元的汇率也要大幅波动,例如:2001年3月日元汇率涨幅7。42%。2001年4月,日元开盘126。23,最高126。84,最低120。85。收盘123。64。跌幅1。95%,又一次下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每年9月是日本的半年结帐,读者可以比较一下。在1998年9月日元开盘139。45,最高140。07,最低129。01,收盘136。44,跌幅3。2%,而在1998年10月,美元/日元出现了大幅的暴跌行情,当时我在133持有的日元头寸,直到115才平仓离场。 据说,一个著名的基金机构,在这次一夜之间赔了10亿美元,可见日元资金回流对日元汇率的影响有多大。仅仅举个小例子,希望做到抛砖引玉,给汇民朋友们一点帮助。大家了解资金流向对汇市的影响,在汇市中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热心网友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最高126。15,最低116。97。收盘123。10,涨幅7。42%。2002年3月,日元开盘133。59,最高133。86,最低126。47。收盘132。72,跌幅0。70%。2003年3月,日元开盘118。12,最高121。87,最低116。30。收盘118。17,跌幅0。07%。 我们看到,每年到3月份,日元的汇率都要大幅波动,下跌的概率大。如果3月美元/日元汇率上涨了。那是干预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在下一个月日元的汇率也要大幅波动,例如:2001年3月日元汇率涨幅7。42%。2001年4月,日元开盘126。23,最高126。84,最低120。85。收盘123。64。跌幅1。95%,又一次下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每年9月是日本的半年结帐,读者可以比较一下。在1998年9月日元开盘139。45,最高140。07,最低129。01,收盘136。44,跌幅3。2%,而在1998年10月,美元/日元出现了大幅的暴跌行情,当时我在133持有的日元头寸,直到115才平仓离场。 据说,一个著名的基金机构,在这次一夜之间赔了10亿美元,可见日元资金回流对日元汇率的影响有多大。仅仅举个小例子,希望做到抛砖引玉,给汇民朋友们一点帮助。大家了解资金流向对汇市的影响,在汇市中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热心网友
会引起市场的波动
热心网友
资金流向对汇市的影响 :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最高126。15,最低116。97。收盘123。10,涨幅7。42%。2002年3月,日元开盘133。59,最高133。86,最低126。47。收盘132。72,跌幅0。70%。2003年3月,日元开盘118。12,最高121。87,最低116。30。收盘118。17,跌幅0。07%。 我们看到,每年到3月份,日元的汇率都要大幅波动,下跌的概率大。如果3月美元/日元汇率上涨了。那是干预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在下一个月日元的汇率也要大幅波动,例如:2001年3月日元汇率涨幅7。42%。2001年4月,日元开盘126。23,最高126。84,最低120。85。收盘123。64。跌幅1。95%,又一次下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每年9月是日本的半年结帐,读者可以比较一下。在1998年9月日元开盘139。45,最高140。07,最低129。01,收盘136。44,跌幅3。2%,而在1998年10月,美元/日元出现了大幅的暴跌行情,当时我在133持有的日元头寸,直到115才平仓离场。 据说,一个著名的基金机构,在这次一夜之间赔了10亿美元,可见日元资金回流对日元汇率的影响有多大。仅仅举个小例子,希望做到抛砖引玉,给汇民朋友们一点帮助。大家了解资金流向对汇市的影响,在汇市中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
热心网友
资金流向对汇市的影响 发表专家: 发布时间:2004-12-9 11:42:00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最高126。15,最低116。97。收盘123。10,涨幅7。42%。2002年3月,日元开盘133。59,最高133。86,最低126。47。收盘132。72,跌幅0。70%。2003年3月,日元开盘118。12,最高121。87,最低116。30。收盘118。17,跌幅0。07%。 我们看到,每年到3月份,日元的汇率都要大幅波动,下跌的概率大。如果3月美元/日元汇率上涨了。那是干预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在下一个月日元的汇率也要大幅波动,例如:2001年3月日元汇率涨幅7。42%。2001年4月,日元开盘126。23,最高126。84,最低120。85。收盘123。64。跌幅1。95%,又一次下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每年9月是日本的半年结帐,读者可以比较一下。在1998年9月日元开盘139。45,最高140。07,最低129。01,收盘136。44,跌幅3。2%,而在1998年10月,美元/日元出现了大幅的暴跌行情,当时我在133持有的日元头寸,直到115才平仓离场。 据说,一个著名的基金机构,在这次一夜之间赔了10亿美元,可见日元资金回流对日元汇率的影响有多大。仅仅举个小例子,希望做到抛砖引玉,给汇民朋友们一点帮助。大家了解资金流向对汇市的影响,在汇市中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
热心网友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受供求关系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它就会变成便宜货,没有人青睐,生产它的人自然就少了,这样造成供求平衡,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向实际价值回归。当这个商品需求继续减少时,这时供求平衡的形态就被打破,出现了供求失衡,造成这个商品供不应求。于是这个商品变成了强手货,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就有利可图,生产它的人就会多起来。它的产量自然上去了,这个商品又供过于求了,价格又会下来,产量会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我个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加大,则这个货币就会水涨船高,对其他货币的汇价自然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每年的财政结算日是每年的3月底,半年结算是9月。所以在这两个月份或者推后一个月,提前一个月,在这些月份里日元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国内劳动力成本是很高的,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日本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例如:三菱、东芝、松下等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公司,把国内的生产搬到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只是把总公司留在本土。这样在财政结算时,本土以外的分公司要把资金从所在国的货币兑换成日元汇回国内的总公司。受此供求关系的影响,日元的需求大增,造成了日元的相对强势。每到这个时候,日元的汇率都会大幅波动。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日元升值,常常在这个时候干预日元的汇率,令日元下跌。下面是我收集的历年日元在3月份的汇率变动。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1998年3月,日元开盘126。04,最高133。78,最低124。79收盘133。10。涨幅5。55%。1999年3月,日元开盘119。10,最高123。79,最低116。84收盘118。80,跌幅0。34%。2000年3月,日元开盘109。10,最高110。30,最低102。00收盘102。59,跌幅6。57%。2001年3月,日元开盘117。39最高126。15,最低116。97。收盘123。10,涨幅7。42%。2002年3月,日元开盘133。59,最高133。86,最低126。47。收盘132。72,跌幅0。70%。2003年3月,日元开盘118。12,最高121。87,最低116。30。收盘118。17,跌幅0。07%。 我们看到,每年到3月份,日元的汇率都要大幅波动,下跌的概率大。如果3月美元/日元汇率上涨了。那是干预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在下一个月日元的汇率也要大幅波动,例如:2001年3月日元汇率涨幅7。42%。2001年4月,日元开盘126。23,最高126。84,最低120。85。收盘123。64。跌幅1。95%,又一次下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每年9月是日本的半年结帐,读者可以比较一下。在1998年9月日元开盘139。45,最高140。07,最低129。01,收盘136。44,跌幅3。2%,而在1998年10月,美元/日元出现了大幅的暴跌行情,当时我在133持有的日元头寸,直到115才平仓离场。 据说,一个著名的基金机构,在这次一夜之间赔了10亿美元,可见日元资金回流对日元汇率的影响有多大。仅仅举个小例子,希望做到抛砖引玉,给汇民朋友们一点帮助。大家了解资金流向对汇市的影响,在汇市中能获得不菲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