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影响身高的因素既然很多人认为身高体美,再加上个头高有着这么多好处,那么也难怪爸爸妈妈在迎接新生儿到来的那刻开始,就会特别关心宝宝的身高发育情况。以下我们就从影响身高发展的因素说起吧。1、先天因素——遗传目前普遍认为,身高和遗传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身高的生长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一般来讲,个子高的父母生的孩子也是高个,个子矮的父母生的孩子也是矮个。在相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身高的遗传度为0。75,也就是说,成年人的身高有75%是取决于遗传的,只有25%才取决于环境。2、后天因素——宝宝长高的关键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和疾病等,都是关系到宝宝能否长高的后天因素哦。妈妈只有在这几方面都给予重视,宝宝才能顺利成长。营养营养在宝宝的长高中占有重要一环。现代优生学的研究证明:要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新生命,应该从胚胎和胎儿抓起。一个人最终的身高改变取决于生命中前20年的生活水平,在妈妈子宫内的这段时间也包括在内。因此,营养是在胎儿期就要重视的。宝宝出生后的喂养情况也关系到他日后的身体发育。人的一生有3个生长发育期:1周岁内,学龄前期(4~6岁),青春期(13~18岁)。这3个时期都是人体发育的猛增时期,所以,这些时期的营养情况是否良好将很有可能影响宝宝最终的身高哦。运动经常运动也能使宝宝长得更高。宝宝如果经常进行室外活动,接触阳光的时间较多,会促进宝宝机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促进身高发育。同时,日光、空气和水将会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骨骼组织供血增加。配合充足的营养,再加上活动的刺激,宝宝的骨骼生长发育会非常旺盛。睡眠宝宝的睡眠得到保证也是他能长高的一大因素哦。宝宝在睡眠中肢体放松,大脑也非常松弛,两者均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另外,宝宝在睡着以后,他的脑垂体的前叶能大量分泌出生长激素,而且持续较长时间,非常有助于宝宝的身高发育。宝宝熟睡时分泌的生长激素量可达全天中分泌量的50%以上呢。如睡眠不足,宝宝体内的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甚至有可能形成“精神性侏儒症”。情绪如果宝宝一直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他的身心会非常愉悦;精神愉快有利于促进宝宝生长,从而使宝宝身体的生长潜力得到最大发展。而一个终日郁郁寡欢、生活在沉闷阴郁环境里的宝宝,他将会因为情感得不到满足和持续的焦虑情绪而影响生长。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宝宝,由于精神压抑,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会比较少,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宝宝。疾病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各种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但影响程度取决于病变发生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般急性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是暂时的,尤其是在身体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很快恢复。但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就会明显阻碍宝宝的生长发育。长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哮喘、心脏病、贫血等均可影响身高增长。此外,如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骨和软骨发育障碍等重大疾病,都会使宝宝发生病理性矮小,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宝宝。此外,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量,春季长身高。而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其他如合理的生活规律、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等,也会有利于宝宝体格的发育。在后天改变身高先天的遗传无法改变,但只要妈妈关注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让宝宝从妈妈怀孕初始时起就有增加身高的可能,宝宝仍然可以获得身高的增长,当然也更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哦。1、从孕期就要重视营养还在妊娠期时,妈妈就要特别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合理摄入营养,使胎儿在母体中就获取良好、足够的营养,为日后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准妈妈进食要遵循“不求量多,只求均衡”的原则。宝宝出生后,妈妈最好能做到3~6个月的母乳哺育,在宝宝以后的各生长阶段也要及时进行饮食调整,做到一个合理的膳食平衡,让宝宝有充足、丰富的饮食来源。在做到荤素搭配的同时,还要注意一种特殊营养素——DHA的摄取,它可是宝宝身体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哦。要从食物中获得DHA,可以选择鱼;DHA在鱼的体内大量存在,深海鱼类更是比淡水鱼要富含此类物质,但为了减少汞的摄入,建议妈妈选用小体形的海鱼。有的宝宝食欲不好,营养自然吸收得也不够,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和爸妈的喂养习惯有关的,如果老是给宝宝吃零食,那么到了正餐时间,宝宝又怎么能吃得下呢;但要是爸妈生怕宝宝营养跟不上,每一餐都要喂很多,每次都要给宝宝多灌一些,时间一长,宝宝就会出现积食,胃口也会不好,也可能影响到营养吸收。2、合适运动促进宝宝身高不是有句话说的是“腿长的人身材高”吗?有了高营养,还要加上合适的运动,才能让宝宝将来长得秀美、挺拔。不同的运动对人身高的发育影响也是不同的,选择一些合适的运动才可以让宝宝的身材向着满意的方向发展。这些合适的运动应该属于轻松活泼、自由伸展和开放性的项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单杠等。而举重、举哑铃、拉力器、摔跤、长距离跑步等负重、收缩或压缩性的运动,一般而言是不适合宝宝长高的。3、让宝宝睡个好觉在每个年龄段,宝宝的睡眠时间均不相同。充足的睡眠,特别是晚上的睡眠,是促进宝宝长高的重要因素。妈妈可不要让宝宝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的“睡眠黄金期”哦。一般初生宝宝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为18~20小时,到6个月时就变为15~16小时,1岁时则为14~15小时,2~3岁为12~13小时,4~5岁为11~12小时。也有少数宝宝,在最初几个月里就格外清醒,如果看上去精神很好,妈妈也不必多虑。科学家们发现,生长激素出现分泌高峰是在宝宝睡眠时——晚上10点以后,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希望宝宝长个子的妈妈,可以培养宝宝在晚上10点以前就寝的习惯,而且一般来说,5~6岁以前的宝宝白天补充睡眠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4、快乐长大身材高如果宝宝经常处于受到批评、责备和爸妈争吵的环境中,心情压抑、情绪低落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宝宝长个子。相信吗,有资料显示,如果宝宝得不到母爱的话,他的身高也将明显会比同龄宝宝要矮。精神愉快有利于促进宝宝生长,精神压抑则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因此,爸妈应努力为宝宝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让宝宝愉快地成长。5、身体健康也长个宝宝的疾病会影响身高发育,所以妈妈首先要关注一些重大疾病。其次,妈妈在平时也要注意季节的冷暖变化,别让宝宝因为不适应气候的变化而患上疾病。在宝宝玩耍后要及时帮他擦拭汗水,以免吹到寒风而受冷;冬天,宝宝的衣服不要太多,否则裹得像个粽子,既不能顺畅活动,也使宝宝抵御寒冷的能力大大下降。宝宝有时会因为妈妈喂养不当而患上过敏,如,妈妈过早给宝宝吃海鲜等食物或在宝宝1周岁内就喂食蛋白等,妈妈应该注意饮食方面带给宝宝的影响,否则一旦患上过敏,小小年纪就频繁上医院,将给宝宝的一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宝宝的身高大部分由遗传决定,但创造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也能让宝宝的身高有继续向上发展的可能,而且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很多时候也变成了现实。所以,妈妈对宝宝的身高发育一定要充满信心哦。宝宝长大后身高推测的公式有些国外学者针对宝宝身高提出预测公式,可供爸妈试算。但公式结果仅能作参考,爸妈还是得多注意宝宝的营养与运动,才能让宝宝快快长高。A。利用宝宝的年龄与身高等进行预测英国学者泰纳等根据长期追踪观察资料发现,宝宝各年龄时的身高与成年身高之间有关,根据这个原理他设计了以下公式: 男宝宝成年身高(cm)=1。27×H3+54。9女宝宝成年身高(cm)=1。29×H3+42。3(公式中的H3为宝宝3岁时身高实测值)B:学者威克则认为,大多数宝宝2岁时的身高与成年身高之间有着最高的相关联度,所以他提出来的公式是这样的: 男宝宝成年身高(cm)=(0。545*H2)+(0。544*A)+37。69 女宝宝成年身高(cm)=(0。545*H2)+(0。544*A)+25。63[公式中的H2为宝宝2岁时身高实测值,A则等于(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下面这个表显示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材料提供的宝宝0~3岁时正常身高波动范围,只要不少于或超出这个范围太多,妈妈就应该放心的哦。。
热心网友
儿童发育成长过程中,父母亲除了关心智力的发展外,身高也是另一个关切的重点指针。常在门诊可以见到心急的父母带着小孩来求诊,希望医师能开立「生长素」。 其实儿童生长发育的问题相当的复杂,绝非短短五分钟问诊就能得到答案,门诊筛检有异常的项目常常须要藉助更精密的实验室检综合症,对于父母及小孩来说,一连串漫长的检综合症及来回往返门诊的等待,其间身心上的煎熬真不足为外人道也。 儿童的生长发育,绝对不只有生长素的问题,它牵涉的范围很广,若真的遇到,也不要紧张,因为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可以矫正甚至不用治疗的。为了节约大家宝贵的时间,希望父母亲在家中先准备基本资料再来门诊:1。父母亲的身高我们会跟据父母亲的平均身高预测小孩的合理身高,一般来说,如果父母亲的身高没有特别矮,正常发育的小孩会落在预计值的范围之内。2。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等数值我们会根据中华民国0~6岁儿童生长发育统计图及教育部7-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调综合症表,来描绘儿童身高体重的统计范围,若拿台湾儿童身高体重去比较欧美的生长曲线图,会低估儿童的生长,因为欧美人种体型本来就较为高大。若儿童身高落在第三百分比以下,才符合医学上矮的定义。3。设法取得儿童的生长纪录表,幼儿健康手册、国小国中高中保健室的生长纪录我们会根据这项重要的参考资料计算每年生长速度,并绘制生长曲线,藉此判断儿童生长发育在哪一年出了问题。4。出生体重和身长、怀孕周数、是否臀位生产、怀孕其间有没有胎儿体重过轻的情形。5。婴儿成长指针,几个月坐立、爬行、走路、讲话等等6。重大疾病史,例如脑膜炎、脑炎、肺炎、肝炎、肾炎、寄生虫疾病、输血纪录等等。7。身心状况与学校表现,智力、体能、人际关系等等,有无经历重大精神创伤也是重要线索。 来到门诊之后,我们可以做基本的筛检,一般来说,骨龄配合上述生长曲线可以区分出身高矮小的三大病因,第一、无特定病因性身高矮小,如家族性身高矮小和体质性生长迟滞,前者与父母遗传有关,后者常伴有青春期发育迟滞的现象;第二、内因性身高矮小,其身高与基因设定有关,医学上已知许多遗传性疾病都伴随有身高矮小的临床表征;第三、外因性身高矮小,许多慢性疾病、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脑部肿瘤、和精神创伤等,必须积极找出病因加以治疗。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是,生长发育的问题要趁早治疗,若是等到青春期过后,所有骨骼的生长板都密合,这时候就算使用任何药物也无法再长高了。 。
热心网友
我感觉多吃些蛋白高的食物,我身边很多高个子的同学,问他们小的时候,都吃一些营养和热量高的食物,比如鱼,肉之类!他们有个共同点都不爱吃菜。而且饭量很大!只是我的想法,我爸爸妈妈都不高,但是我不错,我觉得和我妈妈平时注意我的营养搭配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