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DIDROCAL 依替膦酸钠 双膦酸盐是一种在骨中附着于羟磷灰石的焦磷酸盐类似物,是在洗衣粉安全性研究中偶然发现的。它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这种特异作用于骨骼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使双膦酸盐不仅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也用于治疗皮质类固醇诱发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症、Paget's病、高钙血症、骨代谢疾病、骨转移瘤和其它以异常骨吸收为特征的疾病。双膦酸盐的口服吸收率很低。一...
热心网友
DIDROCAL 依替膦酸钠 双膦酸盐是一种在骨中附着于羟磷灰石的焦磷酸盐类似物,是在洗衣粉安全性研究中偶然发现的。它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这种特异作用于骨骼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使双膦酸盐不仅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也用于治疗皮质类固醇诱发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症、Paget's病、高钙血症、骨代谢疾病、骨转移瘤和其它以异常骨吸收为特征的疾病。双膦酸盐的口服吸收率很低。一般只有1%-10%口服剂量被吸收,如果与含钙的食物或药品一起服用时,这种吸收率会进一步降低。 间断、周期性口服依替膦酸钠是第一个被用于临床验证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在7年的治疗中,脊椎BMD增加大约8%、髋部1%~2%[29]。持续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脊椎BMD和有3次以上脊椎骨折的骨折高危人群的脊椎骨折发生率。多年来依替膦酸盐曾在美国是唯一的上市的双膦酸盐,尽管FDA没有批准它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而由于价格便宜在其它许多国家仍把周期性依替膦酸钠的使用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20年里大量的双膦酸盐骨质疏松防治临床试验 2000年初,利塞膦酸钠成为FDA批准的第二个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在两个大型的有2458人参与的3年的研究[35,36]试验,该药物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BMD、降低骨折的疗效被证实。 2000年秋,FDA批准了阿仑膦酸盐每周一次的治疗方案和剂量[38]。临床研究证实每周口服70mg阿仑膦酸盐制剂一次,连续一年可以降低骨转化生化指标,疗效与每日10mg的治疗方式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且两年的疗效同样也没有差异。2002年5月FDA又批准了利塞膦酸盐每周用药35mg一次的剂型上市。 此外,正在研究开发的,并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zolodronate是单次静脉注射的、作用更强的双膦酸盐 。单次治疗可以与上述两种口服双膦酸盐一样有效抑制骨转换,提高BMD。关于骨折预防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在所有抗骨吸收药物中,双膦酸盐是所有抗骨吸收的药物中特异于骨骼、预防骨折疗效最佳的治疗药物。 它能使脊椎骨折降低40%-50%, 非脊椎骨折降低30-40%, 髋部骨折降低40-60%。每日剂型与每周剂型有着同样的增加BMD、抑制骨转换生化指标的疗效。但每周用药剂型对骨折的预防作用尚没有足够的临床数据。目前FDA批准用于骨质疏松防治的双膦酸盐是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尽管存在一些胃肠道副作用,但临床耐受很好。 建议: 1.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皮质类固醇继发骨质疏松症等高骨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2.男性骨质疏松症 3.低骨量合并骨折的患者,尤其脊椎骨折患者 4.根据医学经济效益和利弊,目前普遍推荐治疗时间为3年
热心网友
Didrocal是加拿大P &G Pharma 公司生产的药品依替膦酸钠(Etidronate Disodium)的商品名称。 依替膦酸钠是第一个上市的双膦酸盐代表性药物,亦称为羟乙膦酸钠,由美国宝洁公司和孟山都药厂开发,商品名为 Didronel。此品于 1977 年作为骨代谢调节剂在意大利首次上市,尔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上市,依替膦酸钠 20 世纪 90 年代在日本上市。1996 ...
热心网友
Didrocal是加拿大P &G Pharma 公司生产的药品依替膦酸钠(Etidronate Disodium)的商品名称。 依替膦酸钠是第一个上市的双膦酸盐代表性药物,亦称为羟乙膦酸钠,由美国宝洁公司和孟山都药厂开发,商品名为 Didronel。此品于 1977 年作为骨代谢调节剂在意大利首次上市,尔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上市,依替膦酸钠 20 世纪 90 年代在日本上市。1996 年,中国华西医科大学研制成功依替膦酸钠,以后多家企业获准生产依替膦酸钠原料药及其制剂。从近两年全国主要城市医院用依替膦酸钠情况看,随着新一代产品的相继推出,依替膦酸钠在同类品种中起伏波动较小,其销售额约占该类品种的 12%,处于平稳发展态势。它的功用作用对象为:骨质疏松症、异位骨化,如佩吉特(Paget)病、变形性骨炎、肾结石、恶性高钙血症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0.2g/次,2次/日,两餐间服用。服用时应注意:需间隙、周期服药,服药2周后停药11周,停药期间需补钙剂及维生素D3。肾功能损害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2小时内,避免食用高钙食品(例如牛奶或奶制品)以及含矿物质的维生素或抗酸药。肾功能损害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若出现皮肤搔痒、皮疹等过敏症状时应停止用药。 它的不良反应有:可出现腹部不适、腹泻、软便、口炎、头痛、皮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