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是我的老家,请问他的发展是什么水平,为什么没有苏州那些城市厉害呢?
热心网友
呵呵,我虽然不是徐州人,但在这里求学、经商了10几年,作为商人会比普通百姓更关注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所以对徐州的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徐州发展的不是很快,主要是省里的政策原因,其次是出了一个很差劲的市委书记——李仰针,他把徐州祸害了多年!除去这些因素,徐州能靠自己的艰苦努力,发展到现在的状况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一。省里一直不把苏北放在心上。80年代时,鲁南、苏北和浙南的经济水平差不多,苏北还是最好的,当时,这几个省同时提出了对这些地区的发展政策。可是,人家山东和浙江都是很认真的去做了,而江苏只是喊喊口号,开开座谈会而已,一到关键的投资上,就闭口不谈了,不仅不谈,在早期、中期还不容许外来资金进入苏北。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最早时,新加坡是看中了徐州市,非常希望可以在徐州建立工业园区,但省里坚决不同意,硬是游说新加坡给安排在了苏州市。90年代中期时,加拿大也看中了徐州市,准备在徐州建设一个规模不次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徐州工业园区,但省里还是坚决不同意,希望可以建设在无锡。但人家加拿大最终选择了山东的济宁等地,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开始热火朝天的建设这个园区了。这期间还有一些国家打算在连云港和盐城建立规模小一些的类似园区,但都被省里否定了,省里就是一心想把所有的投资都集中在苏南。对苏中的态度则是不干涉。想想原因也很简单,任何一个省委省政府,它们的官员绝大部分来自于该省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这些人是抱成一团的,很难容许其他城市的官员进入从而和他们争夺权利,阻止这些官员和他们挣抢权位的最好方法就是阻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江苏的这种情况尤为明显,省政府的很多官员甚至提出要把苏北分割出去,要他们单独成立一个以徐州为省会的淮海省。现在的江苏省委省政府虽然稍微放款了对苏北的外来投资的限制,但还是不愿意投入资金。前一段时间讨论的很热烈的以徐州为中心的东陇海(铁路)经济带的问题,省里的调子也提的很高,所有的政策都制定好了,只等投资了。可是一谈到钱,省里立刻说有很多难处,资金有苦难,让徐州和连云港自己解决。而与此同时,省里却拿出了大把的资金投入到苏南地区,全力留住那些想把企业迁移到苏北和鲁南的企业家们。回头看看人家鲁南和浙南,山东和浙江多年来对这些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鼓励本省和外资企业的进入,降低限制投资的门坎。这一系列很切实的措施,直接导致了现在浙江和山东的经济实力全面超越江苏,浙江已经在第一的位置上做了5年,山东在今年已经排在全国第一。所有的人都认为正是鲁南和浙南的强劲发展带动这两个省的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现在,浙南已经是全国最有活力的经济带,在几年之后,将会超过苏南和苏中的经济总和。鲁南是最有潜力的、最旺盛的经济带,在2020年左右会超过江苏全省的经济实力。二。该死的李仰针,这个该死的宿迁人,他在位期间把徐州祸害的非常厉害。比较了解他的人都说这个人很嫉妒徐州发展的比宿迁好,有些心理变态,在起初一心想把徐州的资源转移到宿迁,把徐州的经济之门完全不加限制的向宿迁敞开,以此来希望宿迁可以在他任期内超越徐州。比如,砍掉徐州的众多树木,无偿动给宿迁;强令徐州的一些企业倒闭,让宿迁的相关企业进入徐州开厂;强令一些商品不准在徐州销售,而是宿迁的相关商品拿到徐州来卖;本来一些打算在徐州投资的企业,他非要想尽办法让人家去宿迁投资。等等等等,简直罄竹难书。后来发现靠这些方法来实现自己的卑鄙想法不太现实,这个混蛋又决定,既然宿迁不能超越徐州,那就让你徐州也得不到发展。于是就先把徐州自己的财政收入拿出来乱修路、乱盖景点、乱投资,徐州自己的钱花完了,又去到银行贷款,把2025年的钱都提前贷完了。他做了那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徐州的党政民向国家和省里反映了多次,可是始终没有得到回应,徐州本地的很多市级干部甚至因此提前退休了,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烦。最后还是因为李仰针的儿子和柯达中国公司的黄姓负责人联手做出了很大的经济案件,受到了美国司法部门的调查,中国方面才开始去调查,处理结果也不过是让李仰针提前退到2线,他儿子也就不再追查了。李仰针最终退休后,有几次出来遛弯买菜,每次都被徐州的老百姓打骂。有一次我亲眼看到,在宣武市场那边,看样子是出来买东西的,旁边还有2个男人,不知道和他什么关系。刚下小车,就被老百姓认出来了,有几个老百姓就冲他前面吐了口水。他旁边的那两个人上去就要打人家,把老百姓们都惹恼了,把那两个人使劲揍了一顿,把他本人也打了几个耳光,老百姓们就质问他为什么把徐州搞的那么糟糕?!他一句话都不说,使劲挣脱出人群钻回小车里,然后打电话报警。警察来了后,把那个猖狂小人放开了,然后问他们三个人伤的怎么样,如果不严重就自己回去看病吧。哈哈,那几个警察根本不把李仰针当受害人看。老百姓们当时就发出欢呼声,在欢呼声里,那3个混蛋灰溜溜的开车走了,不过,可以想象的出来,那几个警察肯定是要丢工作了。不过,我当时就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因此丢了工作,尽管来找我,到我公司里来上班。在以上种种困境下,徐州的经济还是在苏中和苏北第一个实现了双超,是苏中和苏北的经济实力唯一进入全国前35名的城市,在05年上半年的经济统计里,徐州的GDP排在第4名,超过了常州。而且,徐州的经济发展已经明显的看出来进入了轨道,以后所需要的就是加速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