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是黄崖洞兵工厂。位于山西省黎城县境内的黄崖洞是太行抗日根据地内一个极为重要的军事据点,这 里有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日产七九步枪430支,掷弹筒200多门,炮弹3000余发,还制造刺刀等武器,年产量可装备16个团。朱德、彭德怀、左权等非常重视这个工厂,建厂前亲自勘察厂址,建成后又多次视察和指导工厂的生产等,这个兵工厂为八路军在华北抗击日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因而日本侵略军将黄崖洞兵工厂视为他们的心腹大患,多次对这里发动袭击,其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斗就是1941年11月的黄崖洞保卫战。 1941年10月,日军纠集7000余人“扫荡”八路军总部、第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武乡、黎城一带,企图奔袭八路军首脑机关,摧毁八路军军工设施。根据地军民利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等战术,使敌人的“扫荡”阴谋没有得逞。11月9日,退集黎城之敌以所谓“反转电击”的战术,进犯黎城北之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武乡、辽县之日军4000余人也分路向黄崖洞兵工厂进军。为了打击日军的进攻,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左权参谋长亲自指挥部署保卫黄崖洞兵工厂,调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一二九师4个团发起了黄崖洞保卫战。 11月10日夜,日军利用夜黑便于隐蔽的有利条件以偷袭的方式闯入黄崖洞南口,当即遭到八路军轻重机枪的密集扫射和地雷轰击,敌死伤一部分后撤退,11日下午又开始了新的进攻,这次进攻在八路军的猛烈还击下又以失败告终。到12日这天,日军把最有攻击力、号称“钢铁大队”的部队投入战斗,集中各种火炮向南口八路军的各个工事和掩体持续进行密集的轰击,整个南口陷于一片炮火之中。由于这些重要工事大都是筑在悬崖壁的石缝和石洞中,坚固隐蔽,炮弹对这些工事多数是无效的,而且八路军的一些工事又多由群体构成,织成密集的火力网和火力交叉点,并且可以仰射、俯射和环射,任凭日军从哪个方向攻击,都可以进行有力的还击,在12日一天之内,敌前后组织六七次攻击都被八路军打退。战斗中,八路军17岁的司号员崔振芳,投掷了两大筐手榴弹,共歼敌数10人,但当这位小英雄打完手榴弹走出掩体去取补给武器时,却不幸中弹牺牲。 13日,日军集中各种火炮开始向桃花宅八路军阵地轰击,在强大炮火射击下,桃花宅大部分工事被毁,人员伤亡也很大。这天夜里,日军从满是悬崖、陡壁形成的危径向上攀爬,其中虽有一些日军被八路军打死,但仍有一些则隐蔽于山的夹缝中。。
热心网友
黄崖洞兵工厂。后来发展为现在的清华、惠丰、淮海、红星几个大厂,厂址在山西长治。
热心网友
8年抗战,巍巍太行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用它雄奇险峻的峰峦,奉献了一个八路军华北抗日敌后根据地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60多年前,为了保卫这个兵工厂,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曾与日寇血战8昼夜,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疯狂的进攻,取得歼敌千余人的赫赫战果。黄崖洞保卫战打出了八路军小米加步枪的威风,在国内、国际战争史上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劣质装备战胜优质装备的奇迹。从此,这条荒无人烟的山沟,名扬天下。 抗战爆发后,我八路军挥师深入敌后,当时我军武器十分匮乏,一个战斗班只有三五支枪,有的战士不得不用古老的长矛和大刀同敌人拼杀。为了解决武器装备问题,1938年9月,八路军总部在山西榆社县韩庄村成立了总部修械所,组织修理我军在战斗中损坏的武器和缴获的敌人枪械,同时还兼造地雷、手榴弹、步枪。步枪最高月产量达五六十支,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同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每个游击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全会决定“把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准备反击实力”作为“全中华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之一。根据这一决定,八路军总部于1939年5月成立军工部。是年7月,遵照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参谋长的指示,在地形隐蔽的黄崖洞,正式建设我军的兵工厂。从此,黄崖洞在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历史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黄崖洞雄踞在山西省黎城县城北45公里东崖底镇下赤裕村西北的深山之中,平均海拔1600余米,方圆10多平方公里,因一翼南向的黄色悬崖上有一天然大石洞而得名。它背靠方圆百里高耸入云的峻岭峭壁,俯瞰狭长的河谷盆地,是军事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这里山势嵯峨,群峰突兀;一泓涧水,劈山而下,引出清漳河的源头,形成一条迂回曲折、沟壑纵横的带状深谷,气势非凡。。
热心网友
黄崖洞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