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先将红糖、苏打、油加两倍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成面团后,再揉进温水,盖上湿布饧10分钟。 制作时将饧好的面团揪成小剂,搓成约10厘米的长条,放入盘中刷一层油,码三、四层再饧一会儿后,拿起一根搓成长绳条,合成三股,长约12厘米,条要均匀,呈棕黄色,作成麻花胚子。将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六成热时,将麻花坯子在油里抖动,使条与条之间稍微松散开,便于炸透,待炸至棕黄色时即成。

热心网友

1、松塔麻花的原料及配方:面粉1000克 ,选择中筋粉;鸡蛋400克,选择新鲜带壳鸡蛋,清洗干净;白糖200克;色拉油50克。)先将鸡蛋磕入盆内,加入白糖、色拉油拌匀,待糖溶化时,加入面粉抄拌均匀,和成面团。因为松塔麻花是全蛋面团,含水量较少,如果直接将糖与面粉混合,糖不宜溶化,必然会延长醒面时间,那样会影响成品的色泽和口味。(和好的面团放在盘中,盖上湿毛巾,静止醒面10分钟。)松塔麻花的成型:将面团擀成3毫米厚的长方形薄片,刷层油,切成4厘米宽的长条,把四条落在一起切成方块,再将四周切成八瓣。把四角的四瓣向上掀起,用绳捆实,面坯分两部分,上下各四瓣如松塔形状。松塔麻花的成熟:色拉油放锅中烧热,下入松塔麻花,炸熟成金黄色,捞出放入盘中。 成熟是本节课的难点,松塔麻花成熟时采用的是氽炸,氽炸的要领是:先低油温养坯,油温2成热时下锅,100~120度,保持油温,养坯至8成熟时,升高油温到4~5成,炸至上色成熟。2、   桂发祥麻花,色泽金黄,风味醇厚,具香、酥、脆、甜的诱人特点,于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桂发祥麻花有"花理虎"、"麻轴"、"绳子头'等多个品种。每个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制做时根据面粉质量调整油酥大小,适应气温高低变化增减肥、碱剂量,保证投料配比。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因店铺曾座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3、大舞台麻花店因在沈阳大舞台剧场附近而得名,已有40年历史了。它以色泽金黄,酥脆甜香,酥松适口而驰名于辽沈地区。沈阳市人民政府在1983,年将鸡蛋糖麻花命名为名牌食品,将挂霜麻花和芝麻麻花命名为优质食品。 大舞台麻花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那时它是由大舞台剧场附近的"张家麻花铺"制作的,由于麻花别有风味,久而久之群众都习惯称它"大舞台麻花"。解放后,这一风味小吃获得了新生,特别是1954年公私合营后,改建为麻花小作坊,经逐步发展,如今已成了上百人的沈河熟食加工厂,古老的燃料烧火炸锅已被现代化的红外线电炸护所代替,产量也比公私合营时增加了一倍,但那传统的投料比例和操作工艺程序始终没有改变,质量仍保持原来的风味特色。 "大舞台麻花"风味独特,在于它的投科和制做不同于一般麻花。它在用糖合面时,还要加入少量的鸡蛋和豆油,所以也称鸡蛋糖麻花。入锅炸制时,火候要均匀。刚出锅的麻花酥松、脆香,不粘牙,往桌上一扔立即散落成均匀的小碎块。多年以来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是辽沈地区名牌风味小吃之一。4、老劲子麻花  明末清初,永济县张营乡的永宁村,有个姓陈的人,自制麻花出售,远近闻名,人们称他的麻花为“老劲子麻花”。原来老劲子家很富有,由于他重名轻利,卖了数十年麻花,把家当给卖穷了。他制作的麻花根大股匀,酥脆味美,价格又便宜,零吃的人很多。他每天担上两个大揽筐,走村串巷沿街叫卖。一天,碰着两个衙门的公差,要把他的麻花全买下。老劲子说:“我要卖给家家户户众人吃,不能让你们独享。”公差生气了,将他的揽筐一脚踢翻,把麻花摔碎。老劲子便叫来一伙人把麻花全吃了。公差见大家吃后不要钱,很纳闷,就把这事报给县官,县官听后说:“此人重名轻利,就不用管他了。”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话:“老劲子的麻花,彦子的红白戏,谁吃谁看谁喜欢”。老劲子麻花的制作技艺经代代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永济的独特食品之一。 5、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

热心网友

脆麻花 脆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的常见品种,脆麻花不仅北京有南方也有,形状、质地基本相同。北京除脆麻花外,还有芝麻麻花、馓子麻花、蜜麻花等,所以《故都食品百咏》中有诗说:“麻花烧饼说都门,名色繁多恣饱吞,适口价廉随处有,一年四季日晨昏。” 脆麻花先将红糖、苏打、油加两倍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也有用明矾、碱面、红糖、糖桂花和面的做法,成面团后,再揉进温水,盖上湿布饧10分钟。 制作时将饧好的面团揪成小剂,搓成约10厘米的长条,放入盘中刷一层油,码三四层再饧一会儿后,拿起一根搓成长绳条,合成三股,做成麻花,它的规格长约12厘米,条要均匀,呈棕黄色,每根约重30多克。将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六成热时,将麻花坯子分批下入油中炸制,要随做随炸,炸时用筷子将麻花坯子在油里抖动,使条与条之间稍微松散开,便于炸透,待炸至棕黄色时即成。 脆麻花特点是焦、酥、脆,有甜味,存放几天仍保持脆性。 炸麻花有两种,一种是倒三股麻花,一种是绳子头麻花。绳子头麻花是用双手按着左右两端搓上劲,把两端悬空提起合拢,条应当搓上劲,会自动拧成麻花状,再把合拢的两端轻轻地捏在一起,下油锅炸,这种方法名为绳子头。 还有一种芝麻麻花,做法与脆麻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芝麻麻花揪小面剂时,要滚上用开水拌好的麻仁。还有一种芙蓉麻花做法也基本相同,但炸好后,滚上一层用熟面粉与白糖混合的糖粉它们都有焦脆的特点,食之口感都很好。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佳品,很受百姓欢迎。也有叫它 馓子、环饼的,是麻花类的花式品种。据说环饼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秦、汉以后,为“寒食节”的必吃食品。 制作方法: 先将矾 、硷、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搓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小剂。 将麻仁用开水搅拌,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搓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搓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顺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状,下油烹炸。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 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形,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此食品甜酥脆,味道独特,既可下酒亦可单食,颇受北京人喜爱。 脆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常见品种,脆麻花不仅北京有南方也有,形状、质地基本相同。 制作方法: 先将红糖、苏打、油加两倍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成面团后,再揉进温水,盖上湿布饧10分钟。 制作时将饧好的面团揪成小剂,搓成约10厘米的长条,放入盘中刷一层油,码三、四层再饧一会儿后,拿起一根搓成长绳条,合成三股,长约12厘米,条要均匀,呈棕黄色,作成麻花胚子。将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六成热时,将麻花坯子在油里抖动,使条与条之间稍微松散开,便于炸透,待炸至棕黄色时即成。 脆麻花特点是焦、酥、脆,有甜味,存放几天仍保持脆性。 。

热心网友

脆麻花香甜可口,酥脆且不艮,存放五六天仍不失脆性。 1、 制作方法:  将明矾、碱面与温水一起用木槌研化,随即放入老酵、糖桂花、红糖搅匀,倒入面粉与温水和成面团,再陆续揉进少许温水,盖上湿布饧十分钟;将面团摘剂,搓成四寸长的短条,刷上油摆好,取短条一根横放在案板上,搓成约二尺长的细条,经多道工序制成麻花坯子;最后将麻花坯子放入用旺火烧至六成热的花生油中炸上10分钟,至颜色呈黄色时捞出即成。2、制作方法: 先将红糖、苏打、油加两倍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成面团后,再揉进温水,盖上湿布饧10分钟。 制作时将饧好的面团揪成小剂,搓成约10厘米的长条,放入盘中刷一层油,码三、四层再饧一会儿后,拿起一根搓成长绳条,合成三股,长约12厘米,条要均匀,呈棕黄色,作成麻花胚子。将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六成热时,将麻花坯子在油里抖动,使条与条之间稍微松散开,便于炸透,待炸至棕黄色时即成。 后一种比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