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股票赔了5.5个亿,到底是怎么回事?谢谢回答!!
热心网友
中航油投机石油衍生品期货爆仓狂亏45亿人民币 2004年12月02日 证券时报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油(China Aviation Oil,CNAO。SI)日前在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损失约5。5亿美元(合人民币45亿元)后,向当地法院申请召开债权人大会,以重组债务,而其股票已遭新交所停牌,总裁陈久霖的职位也被暂停。 国企跨国经营的楷模 中国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经过一系列扩张运作后,公司已成功从一个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实力大为增加。短短几年间,其净资产增长了700多倍,股价也是一路上扬,市值增长了4倍,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 据新交所网站的介绍,目前公司几乎100%垄断中国进口航油业务,同时公司还向下游整合,对相关的运营设施、基础设施和下游企业进行投资。通过一系列的海外收购活动,中国航油的市场区域已扩大到东盟、远东和美国等地。 2003年,《求是》杂志曾发表调查报告,盛赞中国航油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报告称,公司的成功并无特殊的背景和机遇,完全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取得的。同时,国资委也表示,中国航油是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成功典范。 公司经营的成功为其赢来了一连串声誉,新加坡国立大学将其作为MBA的教学案例,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公司总裁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陈久霖还曾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 豪赌石油爆仓 据悉,中国航油是从去年开始参与石油衍生商品交易的,除了对冲风险之外,公司也从事投机性质的交易活动。 今年10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猛涨,导致公司必须为未平仓的衍生品仓位注入数额巨大的保证金。由于无法为一些投资性质的交易补仓,公司被迫在亏损的情况下结束部分仓位。据悉,从10月26日至今,公司累计亏损了大约3。9亿美元,而目前还正在结束其他的仓位,此项可能还会导致大约1。6亿美元的亏损。 中国航油曾在10月份宣布过终止亏损的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专注于现货服务。但在公司前天发布公告之前,投资者始终不知道公司原来蒙受如此巨额的亏损。 公司股票从本周一开始停牌。去年以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但随着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下滑和最近一连串利空消息,股价频频下挫,上周五收于0。965新元。新交所的中国概念股———“龙筹股”,本周二也受此影响纷纷下跌。 被迫进行债务重组 陷入财务危机后,中国航油的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应公司要求,为其提供了大约1亿美元的贷款,公司已将这笔钱用来补仓和偿还部分亏损。但中国航油在衍生品市场上的债权人坚持要求公司付款,董事会认为目前的资金流量难以应付债务需求,无法继续日常业务运作,因而决定向新加坡法院申请重组债务。当地高等法院已同意其请求并将择日召开债权人会议,进行重组谈判。 中国航油日前称,其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和淡马锡控股有意参与重组计划,它们可能以同等比例,一起注资1亿美元,但仍处于谈判之中。 此外,新交所已要求公司委任普华永道为特别调查会计师,调查公司亏损的真相,并向交易所提交报告。新交所有关方面表示,中国航油事件是个别事件,不应将其他公司也相提并论。 。
热心网友
中航油石油期货亏5。5亿美元的故事 在新加坡上市的航空燃料供货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hinaAviationOilLtd。,C47。SG,以下简称中航油)本周二晚间表示,该公司正在寻求法院保护自己免受债权人起诉,此前公司出现了5。5亿美元的衍生工具交易亏损。 公司公告显示,中航油石油期货交易出现巨额亏损的时候正值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10月25日飙升至每桶55。67美元的纪录高点。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集团)向中航油提供的1亿美元贷款也未能帮助中航油免予被交易所强制平仓。自10月26日至11月29日,中航油已经平仓的石油期货合约累计亏损约3。9亿美元,而将要平仓的剩余石油期货合约亏损约1。6亿美元。 公告中没有透露所从事衍生产品交易的种类、交易对象和交易执行场所。业内人士估计,如此巨大的交易亏损额不大可能发生在新加坡交易市场。 深圳中期研究部副总经理洪江源表示,新加坡的原油交易市场属于纸货市场(远期现货市场),参与者多为现货商与投资银行,进入市场的资金和信用门槛很高,基本上没什么投机性。 “中航油虽然在新加坡上市,但这么巨额的亏损不太可能在新加坡市场发生。”洪江源表示,从公布的资料看,有可能是以其他名义在英国或美国期货市场操作时出现的亏损。 中航油公布的情况显示,由于国际油价今年10月猛涨,导致公司必须为未平仓的衍生产品盘口注入庞大的保证金。“由于无法为一些投资性质的交易补仓,公司被迫在亏损的情况下结束部分交易盘口。” 记者就此事联系中航油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团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领导从早晨起就一直在开会,无法答复记者的询问。 中航油集团目前已派出由集团投资部总经理、中航油董事顾炎飞领导的特别任务小组,负责中航油的重组和调查工作,以及经营公司的日常业务,并暂停了中航油总裁陈久霖的职务。 最新的进展情况显示,由于衍生商品交易对方坚持中航油履行交易合同,中航油认为公司的资金流将难以应付债务需求,也无法继续日常业务的正常运作,因而决定向新加坡高庭申请债务重组。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中航油此次的巨额亏损,有可能是落入了国外投机商设下的“陷阱”,“前段时间石油市场的暴涨,早就有人怀疑是针对中国机构的,但没有公开数据显示国内机构的具体损失,中航油的亏损可以说掀开了一个盖子。” 据该人士介绍,目前国内机构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交易由于没有独立交易席位,均需委托国外经纪公司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成本、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都暴露在国外企业眼中。在海外上市的中航油,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金融支持,在进行高风险的期货投机交易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 “但这次的亏损这么大,也令人觉得奇怪。因为按照国家规定,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公司只能限制在套期保值范围内,纯粹的投机交易本身就是违规的,不知中航油是否因为是新加坡的上市公司,所以不在国内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该人士说。 中航油的巨额亏损已经引起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关注,新交所执行副总裁兼风险管理及管制署署长杨莲心说,在指示中航油委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为特别会计师后,交易所希望尽快彻查这起事件。 2001年底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中航油曾被国内誉为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公司”,自陈久霖1997年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后,公司经历了多次转型,从一家陷于亏损的船运经纪公司发展成为工贸结合型、实业与贸易互补型的实体企业,建立了以石油实业投资为龙头、国际石油贸易为增长点和进口航油采购为后盾的“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市值超过65亿元人民币。并以其突出业绩被列为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教学案例;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被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评选为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