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老师让弄的,那位学长告诉我

热心网友

父亲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听了这话,我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我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坚信自然中的法则。“换位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  我认识一位国内的书商,他炮制的书从不敢带回家,怕自己的孩子看见学坏。他当年特牛,一身名牌一掷千金,后来进局子了,落了个妻离子散一无所有。也许,这就是黄金法则对违背者的惩罚。  我关注一位国外的书商,亚马逊总裁贝佐斯。他摸透了读者的心思:希望拥有更多的选择,希望拥有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的购书方式。他投资免费送书系统,投资网络建设,投资新技术开发。一年间美国读者就能从他那儿得到超过30亿美元的补贴。贝佐斯不急于挣钱,却缔造了电子商务的神话。也许,这就是黄金法则对遵循者的奖赏。  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  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换位思考对出版者和发行者来说,就是要与作者、与读者“将心比心”。  作者写书不容易,需要尊重、肯定和理解。编辑应该摸清作者的心思和思路,不仅明白作者在说什么,还要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这样才能与作者沟通对话,才能协调修改好书稿。周国平特别感激其《尼采传》的责编,他说:“我寻找一位编辑,却找到了一位朋友。”编辑拥有作者朋友的数量,应该与其业绩成正比。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重读女儿中学课本里的这段话,心里酸酸的。多年当穷学生,知道遇到好书撂不下又买不起是啥滋味儿。鲁迅先生当年面对的贫寒读者,今天也不在少数。图书定价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他们。  换位思考的结果是双赢。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的;而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简单。 。

热心网友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内,管理者应当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向题;对外,企业应当站在用户的角度,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换位思考以诚信为基础,以沟通为桥梁,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而且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在使用中,若换位不当,却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下面就对换位思考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换位思考”的渊源虽然在经典管理理论中没有换位思考这个名词,但是从管理学的发展史中,却可以看出其出处并不陌生。从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到当今的人本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都可以找到换位思考的踪迹。 古代管理思想中的换位思考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可以分为顺道、重人、求和、法治、守信、预谋等思想。其中顺道是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都有其固有的规律。重人就是得人心,讲究的是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求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和则兴邦,和则生财。顺道、重人、求和,均需要换位思考。治国要为百姓牟福;要得民心,就要为民办事,替民着想。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在管理中做到顺应客观规律、协调人际关系,凝聚人心,做到真正的顺道、重人、求和。2、古典管理理论中的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虑对方的需求,满足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了解对方的不足,帮助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古典管理理论中,以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为典型代表,从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换位思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泰罗从徒工、普通工人做起,当过工长、车间主任、总工程师等,长期在企业从事现场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对生产或作业的组织等有关问题比较熟悉,因此,他的科学管理以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分配方法和改进生产组织最为出色,这正是他在企业工作中长期观察、换位思考的结果。法约尔在他的“一般管理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经营的六项活动”、“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和“管理的五大要素”,他指出的领导者进行有效指挥的八项工作中,“对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列在第一条;他在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中指出,“原则的应用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由经验和机智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可见“对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是换位思考的基础,对“管理原则”的把握是换位思考的结果。3、现代管理理论中的换位思考现代管理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产生的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到20世纪末期的知识管理、文化管理时代,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是重视人的因素,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们的影响。员工是“社会人”,并非单纯的“经济人”,领导的责任在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增加员工的满足度,要使员工有机会参与管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这是现代管理理论中,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梅奥的主要观点,这里就蕴涵着换位思考。他还强调,企业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影响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得当,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其负面的消极作用也非同小可。在这里,换位思考得当,就可以使其发挥积极作用;换位思考不当,就会起到消极作用。特别是21世纪,管理更应注重文化特色。文化的差异,导致传统的管理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未来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得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内部员工个人素质在不断提高,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位思考亦显得更加重要。“换位思考”在管理中的作用1、换位思考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正确的发展战略。企业只有在兼顾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内为员工着想、为股东着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战略就像方向,方向正确就不会有许多的企业因为盲目扩张、随意多元化发展战略而衰落。对外为顾客着想,为用户着想,不要急功近利,那么,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也许就不会如此猖撅。同时兼顾社会利益也是站在社会角度换位思考的表现。2、“换位思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从上看需要正确的发展战略,从下看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有专家预言,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灵魂,要有特色,要深人人心,应能够引起员工以及社会各方的共鸣。换位思考以诚信为基础,诚信又是合作的前提。企业内部需要员工从上到下的合作,外部需要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与用户以及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合作,合作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合作的成功,乍一看依赖于资金和技术的合力,实质上更有赖于人的合力与心的合力的最佳结合。换位思考可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实施愉快式管理,对建立以合作为前提、双赢式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3、“换位思考”有利于进行有效的管理沟通管理沟通既指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又包括人员、群体之间的情感互动,前者以制度为基础,后者以换位思考为前提。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每天所做的大部分决策事务,都是围绕沟通进行的,需要与上级、下属、公众进行交流。正像一位管理大师所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的领导。”在沟通中通过换位思考,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增强信心,建立信任关系,因此,换位思考是管理沟通的润滑剂。“换位思考”应当注意的问题换位思考通俗易懂,使用中却有不少技巧,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正确地进行换位思考,应注意以下几点:1、“换位思考”只宜律己,不宜律他作为管理者,只能要求自己换位思考,为下属着想、为顾客着想,而不能要求下属为领导着想,顾客为商家着想;如果下属善于换位思考,或顾客善于换位思考,则是管理者或商家的荣幸,企业的管理会比较顺利,商家的销售也不会出乱子。2、“换位思考”只宜行动,不宜宣传换位思考在管理中强调重视人情,在默默中做到的效果,要强于先讲出来再付诸行动。企业的经营理念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外是指企业的外部形象、对顾客的满意程度等,对外宣传的这一部分应当以诚恳、谦逊的态度表达出来,是企业的追求目标。对内是指企业的内部素质、对员工的要求,换位思考主要指对内这一部分,应当严格、求实,与对外宣传的企业形象本质上一致,形式上却有不同。例如,某家电商场将售后服务中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广告的形式打出去,使之家喻户晓,什么“到顾客家里不抽烟、不喝水,进门要在鞋子上套塑料袋”等等细节,如果在实际中做到,顾客会非常感动,认为服务人员素质高,近人情,管理规范;而事先通过广告大肆宣传之后,给顾客的感觉未免小题大做,甚至有的顾客会认为,这些本来就是应当做到的,有什么可炫耀的,而且一旦有一点未做到,则有失信的嫌疑。3、“换位思考”只宜上对下,不宜下对上换位思考在使用中具有方向性,只适宜上级对下属或商家对顾客换位思考,而不能要求下级对领导换位思考。上对下换位思考有利于采纳群众意见,实行民主管理,特别是下级提出的一些较尖锐的问题,在换位思考的状态下,可能就听得进去,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因此,换位思考只适宜上对下,不宜下对上。4、“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深入人心而不能只有少数人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实质上是人本管理的表现,更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过潜移默化而非规章制度,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因此,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深人人心,只有把换位思考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到每个员工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发展。 。

热心网友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