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某对外营业游泳池更衣室的人口处贴着一张启事,称"凡穿拖鞋进入泳池者,罚款五至十元"。某顾客问:"根据有关法规,罚款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你们怎么可以随便罚款呢?"工作人员回答:"罚款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罚款,来教育那些缺乏公德意识的人,保证泳池的卫生。"上述对话中工作人员所犯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A. 管理员:"每个进入泳池的同志必须带上泳帽,没有泳帽的到售票处购买。"某顾客:"泳池中那两位同志怎么没带泳帽?"管理员:"那是本池的工作人员。"B. 市民:"专家同志,你们制定的市民文明公约共15条60款,内容太多,不易记忆, 可否精简,以便直接起到警示的作用。"专家:"这次市民文明公约,是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专家组,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是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产物。"C.甲:什么是战争? 乙:战争是两次和平之间的间歇 甲:什么是和平? 乙:和平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歇。D.甲:为了使我国早日步入发达国家之列,应该加速发展私人汽车工业。 乙:为什么? 甲:因为发达国家私人都有汽车。E.甲:一样东西,如果你没有失去,就意味着你仍然拥有。是这样吗? 乙:是的。 甲:你并没有失去尾巴。是这样吗? 乙:是的。 甲:因此,你必须承认,你仍然有尾巴。37.某市教育系统评出了十所优秀中学,名单按它们在近三年中毕业生高考录取率的高低排序。专家指出不能把该名单排列的顺序作为评价这些学校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准。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能作为论据支持专家的结论?Ⅰ.排列前五名的学校所得到的教育经费平均是后五名的八倍。Ⅱ.名列第二的金山中学的高考录取率是75%,其中录取全国重点院校的占10%;名列第六的银湖中学的高考录取率是48%,但其中录取全国重点院校的占35%。Ⅲ.名列前三名的学校位于学院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家庭条件普遍比其他学校要好。A.Ⅰ、Ⅱ和Ⅲ。B.仅Ⅰ和Ⅱ。C.仅Ⅰ和Ⅲ。D.仅Ⅱ和Ⅲ。E.Ⅰ、Ⅱ和Ⅲ都不能。38.如果赵川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孙旭和李元将一起参加宴会。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A.如果赵川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孙、李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没参加宴会。B.如果赵川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孙、李三人都没参加宴会。C. 如果钱、孙、李都参加了宴会,那么赵川参加宴会。D.如果李元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和孙旭不会都参加宴会。E.如果孙旭没参加宴会,那么赵川和李元不会都参加宴会。请学长帮忙分析一下这三道题,谢谢!
热心网友
1、选B。属于答非所问。题目中顾客问得是罚款的合理性,回答却是此举的目的;B中市民问的是可否精简文明公约,回答却是文明公约的来历。2、选D。教育经费高,投入大,师资好,正可以说明教育水平高,无法支持专家。而可以支持专家的是:录取率不高但是重点率高,同样可以说明教育水平高,只看录取率片面;除了教育水平,生源自身素质也可以影响成绩,不能反过来单看成绩决定教育水平。3、选E。原命题为真,说:如果赵来,钱孙李都来。只能推出它的逆否命题亦真,即:如果钱孙李有不来的,那么赵肯定不来。因此只有E可以断定为真。
热心网友
我支持BDE
热心网友
1.D 2.A 3.A
热心网友
1、B。偷换概念。 题目中的顾客是质问不能随意罚款,而回答是罚款不是目的,偷换概念,回避顾客的问题。B中的逻辑也属偷换概念。2、D。 Ⅰ中所说的教育经费与教育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 Ⅱ中的论据证明即使是按录取率来讲也有多种可能的排序方法。 Ⅲ表明学生的素质本身对于升学率也会产生影响。3、E
热心网友
好长的题目啊,我实在不想再看了。
热心网友
B A A
热心网友
1.D 2.A 3.A
热心网友
1.E, 假设的前提是被假设者不具备的条件。2.C,除II并不能说明教学质量(只能说明对某些学生的重点辅导)3.A,关键在一起两个字。赵参加则一起,反正不参加则不一起。分析给出的答案:1.B,这个论断的错误在于矛盾。2.D,排名低的学校虽然重点率低但重点率高,但重点率高并不能说明教育水平高阿,如果D对那么说明排第6的比第二点水平高,也就是说重点率高的教学水平高,这显然不能推出。而恰恰排第二的升学率高于第六,如果这个可以作为专家的论据,那专家不是自打嘴巴。3.E,孙不参加可以推出赵不参加,但是李呢,并不能得出。所以答案很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