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这个称呼的由来是什么?
热心网友
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 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请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下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之中长出石莲,吾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人事。” 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成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一见,万分惊喜,当即封炎帝神农为“赤帝”。随后,天帝沿着天柱峰登上了莲花顶,腾云驾雾,升天而去。 炎帝神农作一代帝王,分管南方天下,南方属火,所以号称“炎帝”。炎帝施行仁政,受到人类拥戴。后来,炎帝神农为了驱瘟除病,造福人类,亲自尝百草,制百药,终于制服了瘟疫。而他自己却因吃了毒草“火焰子”,不幸死于莲花峰下。 炎帝神农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便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相同)。世人为纪念炎帝神农的功德,便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 。
热心网友
中华 : zhōnɡ huá 1.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2.指中原。 3.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热心网友
这首先要从“中”的意思来讲。中,为四方之中,是中央的意思。上古时代,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四周都是未开化之地,因此就把黄河流域一带认为是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原大地”。韩非子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意思是:四方是臣民,中央是主君。“华”,同“花”,也就是开花的意思,引申有繁荣、茂盛之意。有句成语叫“华而不实”,其实就是“花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的意思。在我国进入第一个王朝——夏朝之后,我们的老祖先就渐渐开始称呼自己为“华夏”民族,意思是夏朝与所有的子民都永远繁荣昌盛。而“中华”也就是“中国繁荣昌盛”的意思。后来,“中国”、“华夏”、“中华”等词就一直流传到现在,被赋予了特有的文化蕴意,其内涵也已超过了原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