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币理财:柳暗花明光大银行从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就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挑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火。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获批该资格,竞争白热化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今年年初四大国有银行加入进来以后,他们的网点比股份制银行多,这给本来已十分激烈的竞争平添了几分火药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台参与竞争,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一时烽烟四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然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通告,除了再次强调"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确风险提示"这两方面要求外,还明确提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银行新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一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间。而央行票据收益率持续下降无疑也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节过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央行票据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给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带来莫大的压力。从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据收益率来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发行量为300亿元,相应的参考收益率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个基点。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让人民币理财走向了“ 末路”。国内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举步维艰,国内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时偃旗息鼓。从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币理财在半年时间里,不经意间快速升温成为市场热点和焦点,又快速遭遇寒流。个中滋味,颇值得回味和思考。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虽然开创了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新时代,但从一开始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和操作原理相对简单和单一,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各家银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难以维持长久生命力。如果持续创新,推出理财新产品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面对的共同课题。。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币理财:柳暗花明光大银行从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就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挑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火。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获批该资格,竞争白热化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今年年初四大国有银行加入进来以后,他们的网点比股份制银行多,这给本来已十分激烈的竞争平添了几分火药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台参与竞争,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一时烽烟四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然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通告,除了再次强调"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确风险提示"这两方面要求外,还明确提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银行新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一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间。而央行票据收益率持续下降无疑也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节过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央行票据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给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带来莫大的压力。从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据收益率来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发行量为300亿元,相应的参考收益率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个基点。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让人民币理财走向了“ 末路”。国内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举步维艰,国内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时偃旗息鼓。从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币理财在半年时间里,不经意间快速升温成为市场热点和焦点,又快速遭遇寒流。个中滋味,颇值得回味和思考。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虽然开创了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新时代,但从一开始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和操作原理相对简单和单一,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各家银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难以维持长久生命力。如果持续创新,推出理财新产品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面对的共同课题。。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币理财:柳暗花明光大银行从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就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挑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火。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获批该资格,竞争白热化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今年年初四大国有银行加入进来以后,他们的网点比股份制银行多,这给本来已十分激烈的竞争平添了几分火药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台参与竞争,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一时烽烟四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然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通告,除了再次强调"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确风险提示"这两方面要求外,还明确提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银行新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一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间。而央行票据收益率持续下降无疑也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节过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央行票据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给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带来莫大的压力。从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据收益率来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发行量为300亿元,相应的参考收益率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个基点。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让人民币理财走向了“ 末路”。国内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举步维艰,国内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时偃旗息鼓。从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币理财在半年时间里,不经意间快速升温成为市场热点和焦点,又快速遭遇寒流。个中滋味,颇值得回味和思考。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虽然开创了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新时代,但从一开始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和操作原理相对简单和单一,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各家银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难以维持长久生命力。如果持续创新,推出理财新产品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面对的共同课题。。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币理财:柳暗花明光大银行从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就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挑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火。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获批该资格,竞争白热化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今年年初四大国有银行加入进来以后,他们的网点比股份制银行多,这给本来已十分激烈的竞争平添了几分火药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台参与竞争,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一时烽烟四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然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通告,除了再次强调"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确风险提示"这两方面要求外,还明确提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银行新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一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间。而央行票据收益率持续下降无疑也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节过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央行票据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给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带来莫大的压力。从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据收益率来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发行量为300亿元,相应的参考收益率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个基点。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让人民币理财走向了“ 末路”。国内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举步维艰,国内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时偃旗息鼓。从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币理财在半年时间里,不经意间快速升温成为市场热点和焦点,又快速遭遇寒流。个中滋味,颇值得回味和思考。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虽然开创了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新时代,但从一开始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和操作原理相对简单和单一,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各家银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难以维持长久生命力。如果持续创新,推出理财新产品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面对的共同课题。。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币理财:柳暗花明光大银行从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就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挑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火。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获批该资格,竞争白热化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今年年初四大国有银行加入进来以后,他们的网点比股份制银行多,这给本来已十分激烈的竞争平添了几分火药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台参与竞争,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一时烽烟四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然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通告,除了再次强调"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确风险提示"这两方面要求外,还明确提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银行新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一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间。而央行票据收益率持续下降无疑也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节过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央行票据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给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带来莫大的压力。从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据收益率来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发行量为300亿元,相应的参考收益率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个基点。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让人民币理财走向了“ 末路”。国内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举步维艰,国内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时偃旗息鼓。从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币理财在半年时间里,不经意间快速升温成为市场热点和焦点,又快速遭遇寒流。个中滋味,颇值得回味和思考。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虽然开创了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新时代,但从一开始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和操作原理相对简单和单一,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各家银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难以维持长久生命力。如果持续创新,推出理财新产品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面对的共同课题。。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币理财:柳暗花明光大银行从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就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挑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火。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获批该资格,竞争白热化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今年年初四大国有银行加入进来以后,他们的网点比股份制银行多,这给本来已十分激烈的竞争平添了几分火药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台参与竞争,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一时烽烟四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然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通告,除了再次强调"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确风险提示"这两方面要求外,还明确提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银行新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一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间。而央行票据收益率持续下降无疑也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节过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央行票据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给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带来莫大的压力。从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据收益率来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发行量为300亿元,相应的参考收益率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个基点。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让人民币理财走向了“ 末路”。国内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举步维艰,国内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时偃旗息鼓。从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币理财在半年时间里,不经意间快速升温成为市场热点和焦点,又快速遭遇寒流。个中滋味,颇值得回味和思考。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虽然开创了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新时代,但从一开始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和操作原理相对简单和单一,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各家银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难以维持长久生命力。如果持续创新,推出理财新产品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面对的共同课题。。

热心网友

用人民币投资赚取美元,不再是梦想。5月12日光大银行在上海召开阳光理财新品推介会,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该产品首次将本币理财对接外币衍生交易,从而实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突破。此前盛传的人民币理财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寿终正寝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币理财:柳暗花明光大银行从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就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挑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火。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获批该资格,竞争白热化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今年年初四大国有银行加入进来以后,他们的网点比股份制银行多,这给本来已十分激烈的竞争平添了几分火药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台参与竞争,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一时烽烟四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然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通告,除了再次强调"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确风险提示"这两方面要求外,还明确提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银行新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一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间。而央行票据收益率持续下降无疑也使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节过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之一---央行票据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给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带来莫大的压力。从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据收益率来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发行量为300亿元,相应的参考收益率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个基点。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让人民币理财走向了“ 末路”。国内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举步维艰,国内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一时偃旗息鼓。从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币理财在半年时间里,不经意间快速升温成为市场热点和焦点,又快速遭遇寒流。个中滋味,颇值得回味和思考。业内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虽然开创了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新时代,但从一开始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和操作原理相对简单和单一,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各家银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难以维持长久生命力。如果持续创新,推出理财新产品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面对的共同课题。。

热心网友

7月21日,央行宣布从当天19时起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不再盯住单一美元,美元对人民币调整为1?8.11。  这项出其不意又正当其时的政策给国际国内市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国内股市,22日的沪深股市放量涨幅均超过了2%;国际汇市,纽约汇市22日早盘,日元和其他亚洲货币兑美元和欧元大幅走高;国际金市,当天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在纽约报收每盎司425.40美元,比前一天纽约收盘每盎司422.60美元上涨2.80美元。  人民币升值了,手里的钱如何保存或投资才能更划算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股票 短线参与  市场观察:受人民币汇率调整影响,上周五,沪指收于1046.32点,上涨25.69点,涨幅达2.52%,两市成交近179亿元。B股亦放量大涨,沪B指以51.63点开盘,最高55.58点,收于55.01点,上涨7.15%。  对国内A股市场而言,人民币升值将给银行、旅游、航空等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对港口航运等另外一些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由于人民币升值会吸引大量资金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处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股市较强的支撑。很多机构都认为,人民币升值对股市总体偏积极,股市将柳暗花明走向春天。  投资建议:尽管千点向下破位的可能性短期内基本已经排除,但人民币升值对整个证券市场影响的不确定性较大。  因此,投资者应采取持股或短线参与的操作策略?不可盲目追捧,要着重选择绩优个股,尤其是银行、纸业等受惠行业的个股,把握盘中机会,低吸为主。  金市 暂时观望  市场观察: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消息在国际汇市传开后,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现货金价随即与之反方向上破424美元阻力位,最高至425.95美元,不过这个对国际现货黄金利好对国内黄金却是利空,22日上海金交所黄金市场的价格普遍下跌,所有品种的收盘价比前日成交均下降1元以上。  投资建议:尽管国内黄金价格下降了,但并不意味着黄金投资到了“黄金”时机,投资者不可盲目追投,应重点研究和关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时间表和可能的幅度,这又会对国内金价产生新的影响。高赛尔金银杨易君分析师建议投资者,目前应倾向继续持有黄金多头,近期短线获利多头先行退出观望。当然,那些打算自购黄金首饰的居民来说,或许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储蓄 影响不大  市场观察:2%的升值让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这有可能会促使一部分储蓄转变成为消费,缓解人民币存款总量持续增加的问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央行加息的压力。尽管这也会让我国的高储蓄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只有2%,因此影响不大。此外,如果人民币汇率上升,会提高对国际国内资金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流入国内银行体系,将对银行业务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把钱放在银行里是最安全的,但人民币升值暂时不会带来利率的上调,而当前银行利率较低,居民可考虑其他渠道获得更大收益。升值后,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增加,投资者可考虑增加消费或投资项目的支出。对那些钟情于人民币的投资者来说,鉴于目前中长期利率还有上升的空间,因此建议投资者选择那些带有浮动利率的人民币产品进行投资。  期货 注重基本面  市场观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期货市场短期来说将是一个大利空。由于我国目前的许多期货品种如铜,铝,大豆,橡胶和燃油是净进口的,人民币升值后进口的商品价格比较低,对现货和期货价格带来一定的压力。此外,由于有国际融资进入期货市场,由于汇率暂时不会再扩大浮动区间,部分投机资金会选择撤离中国市场,此时他们大量抛售手中的人民币资产(包括期货合约)也将导致国内市场期货价格的大幅震荡。  投资建议: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是短期的,长期来看,商品价格还会按照供求关系来波动。投资者仍要根据基本面的实际状况来合理安排交易计划,避免过分注重人民币升值问题而忽视基本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带来损失。  具体品种上,铜受影响最大,大豆、豆粕、棉花、天然橡胶、燃料油受影响较大,铝和玉米受影响不大,小麦受影响最小。投资者在交易时应区别对待,谨慎抉择。  房市 谨慎介入  市场观察:有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升值2%。这一举措必然波及到已有大量海外热钱涌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汇率调整后,那些想流入中国的热钱投资不动产的势头会减缓。这个消息对中国高端、外销型的房地产,是个利空,这些物业有价格下调的压力。不过,对中低档房地产来说,这却是个利好消息,因为中低档房地产的成本会降低,原来投资于高端房地产的资金会转移到中低档房地产上面来,增加其供应量。  投资建议:从目前来看,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短期内投资于房地产的境外资金不会从房市撤离,反而可能增加投资资金,以等待下一次人民币升值获利。这种预期会给近期低迷的房市带来反弹的希望。但是,从长远看,人民币汇率改革最终会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投资于房市的国际游资最终会撤离,汇率改革最终会使房市泡沫破灭。因此,投资者最好不要轻易涉猎房产投资。  债市 持币观望  市场观察:22日的债券市场并未对升值做出较大反应,交易所国债市场延续全周盘整走势,只出现了小幅波动。上证国债指数收盘报106.71点,与前一周收盘点位相同,但成交量较上周增加7.04亿元。不过,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国债市场,尤其是长期债券构成重大利多。美国国债30年期的收益为4%左右,中国国债20年期的收益率也为3.6%-3.7%左右,而人民币几年内升值5%-10%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中国国债明显优于美国国债。如果人民币升值引发通缩,对债市也构成利多。  投资建议:目前的债券市场既受到资金面、基本面以及政策面的支持,又受到技术面以及汇改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压力,短期内将处在一个上下两难的境地,下周国债市场延续盘整走势的可能性很大,建议投资者谨慎观望。  外汇 理性分析  市场观察:人民币改变汇率政策后,非美货币迅速走强,欧元、英镑、瑞郎很快都有了1%左右升幅。亚太货币受益最多,日元涨幅高达2.2%。受此影响,市场很可能继续以人民币升值为借口,做多亚洲货币,同时做空美元。同时,由于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普遍感到失望,并预期有可能继续升值,这会对美元带来持续的抛售压力。  投资建议: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动,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操作。对于手中持有外汇并且在一段时期内会出国留学、商旅等的市民而言,汇率变动并不影响所持外币在所属国(或地区)的使用。当然更不用把手中的美元来回兑换。由于我国实行单向外币管制,美元换成人民币好办,换回来就会比较麻烦,可以考虑将美元兑换成其他有上升势头的币种,享受其定期利息,欧元、澳元、新西兰元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炒汇者而言,汇邦工作室喻鸿建议,人民币汇率调整提供了短线锁定部分盈利的机会,及时锁定盈利的同时留下部分成本较好的非美头寸,观察后市的变化,是比较稳妥的操作策略。  外汇理财产品 区别对待  市场观察:人民币升值2%,让外汇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相对减少了2%。由于央行同时上调了美元和港币的存款利率,这对外汇理财产品的受宠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此次升值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个人外汇理财产品提前支取的情况可能增多。当然也有受益者,如购买中国银行“1年期亚太货币篮子汇率挂钩”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由于其中的“篮子货币”由日元、新加坡元、韩元和澳大利亚元组成,而这些货币兑美元升值越多,投资者的获利就越多。  投资建议:目前美元的理财收益率比人民币投资收益要高,那些前期将手中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投资者不必再兑换美元。况且很多产品在设计之初已经充分考虑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并不会因此受到损失,因此不要盲目提前支取。  作为投资,投资者应尽量规避外币理财产品(特别是美元产品),可以选择具有人民币买权的产品或者选择期限短、可随时变现的产品。当然,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汇理财产品,切忌胡乱跟风,最好是请专业的理财专家为您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