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二战时日本的海军将领“小泽治三郎”的情况?尤其是生卒年月?我想了解一下二战时日本的海军将领,所以想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热心网友
海军中将 小泽治三郎 海兵37期(1885~1966)海军中将小泽治三郎,出生宫崎县,太平洋战争开战时出任南方舰队司令长官负责南下作战之陆军船团护卫任务,由于小择全心全意的完成护卫的任务,让陆军完美的达成作战目标,因此长期以来陆军对小泽的评价是很高的,南太平洋海战后小择接下南云的职务担任第三舰队司令长官负责指挥机动部队作战昭和19年6月的菲律宾海海战是小泽第一次实际指挥的大海战,小泽设计了一套航程外战法来对付美军舰队,因为日本轰炸机可以在美国航空母舰进入航程距离前就加以攻击,小泽计划让轰炸机攻击美军舰队,然后降落在关岛加油补给之后再返航。他认为关岛可以给他的飞机提供支持。可是他低估了美军的实力,首先美军飞机早已经摧毁了关岛的机场。其次,大多数日本熟练的飞行员 已经在所罗门战役中丧生。最后,美军已经在大型航空母舰前方以战舰设立了牵制线。有些日本飞行员误以为那些大型的战舰就是航空母舰而被击落。年轻的帝国飞行员并不是美国飞行员的对手。由于美国航空母舰上的新型雷达很早就发现了攻击者,所有的美军战斗机早已升空待命。美军熟练的飞行员冲破了日本飞机的队形,一波又一波地打下日本的年轻飞行员。有一些残留的帝国飞机飞到了关岛并且试图要加油。在那里,他们又受到以航空母舰武力为主的攻击。日本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大多的飞机,以致于这场菲律宾海战役被称为 "马里亚纳火鸡射击大赛"。那个早上日本所派出的所有飞机中只有九架生还,帝国还在这次海战中损失了大凤号,翔鹤号和飞鹰号航空母舰。同年10月的雷伊泰湾海战中,小泽负责指挥引诱美国机动部队的诱饵部队,成功的吸引美军的主力部队,虽然最后小泽舰队被击沉了千岁号、瑞鹤号、瑞凤号及千代田号航空母舰,但小泽可算是成功的达成任务。昭和20年5月小泽接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成为帝国海军史上第一位中将官阶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昭和41年(1966年)11月衰老死,享年81岁。 。
热心网友
二战日军将领-战犯-小泽治三郎 (Ozawa Jizaburoh ) 小泽治三郎于1886年(明治19)年10月2日出生在日本的宫城县,1909(明治42)年从海军兵校(37期)毕业,毕业成绩在179个学生中列第45名。小泽治三郎擅长水雷战术,曾经担任水雷学校校长。一次在驱逐舰上因事故被炸伤脸部,为了显示其勇敢而脸色不改,被起了绰号“鬼瓦”。小泽治三郎极力主张以航空母舰为海战主力的可能性,也是世界上最早将航空母舰集中配备组成舰队的人物。小泽治三郎一生嗜烟酒如命,1966(昭和41)年11月9日因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死去。(这一段是我根据日文资料翻译出来的) 在日本海军中,小泽治三郎中将以冷静沉着著称,这也使得他成为一个危险的对手。 大战初期,小泽为南方舰队指挥官,开战第二天险些指挥重巡洋舰和英国威尔士亲王号交战,后因为该舰被航空兵击沉而作罢。小泽指挥舰队掩护日军在哥打巴鲁登陆,使日军在马来亚攻略作战中出奇不意杀到新加坡的背后,从而顺利取得了所谓“远东最坚强的要塞”。 战争后期,小泽接替南云忠一,担任联合舰队的主力——机动部队的指挥官。 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是小泽指挥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他设计了“穿梭轰炸”的攻击方式,即利用日机航程比美机远的优势,借助塞班和关岛的机场,使日本航空母舰保持在美机攻击范围以外,而又能不断进攻美国舰队。表面看来,这个计划相当完美,但他低估了美军的战斗力。在登陆前的准备中,美国舰载机已经消灭了塞班和关岛的日本航空力量,并破坏了机场。而后期补充的日本飞行员素质低下,根本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线。此战日军损失三百多架舰载机,并遭到美国舰载机和潜艇攻击而损失了“大凤”、“翔鹤”、“飞鹰”三艘航空母舰,被美军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 1944年10月,美军进攻菲律宾,爆发莱特湾大海战。机动舰队的航空兵无法从上战的巨大损失中恢复,只得以水面战舰为主要力量,拼死冲进莱特岛海域“玉碎”。小泽指挥机动部队剩下的航空母舰充当诱饵,在菲律宾北部海域游荡,吸引美军舰队前来攻击。小泽的航空母舰上一共只有76架乱七八糟的飞机,派出去攻击连回舰的路也找不着,但击沉联合舰队剩余航空母舰的荣誉到底迷住了哈尔西,他抛弃了需要掩护的登陆滩头而指挥所有的掩护力量北上追逐小泽。小泽舰队被击沉数舰,但大部分都顺利逃回日本,考虑到他顺利完成此战的任务,表现也可算不错。 1945年,小泽成为联合舰队最后一任司令长官,小泽治三郎的最高军衔为海军中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