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给你查了查,确实有苏小小这个名妓。下面我给你复制他的背景把。 苏小小墓   发表时间: 2005年10月23日 21:08:04 回复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阳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这是李贺《苏小小墓》中的句子。苏小小,何许人也?笔者也颇感兴趣,于是考证了一番。据史料记载,其为南齐时钱塘名妓,死后葬此,故名之。一名贱妓,奈何李贺要作文赞之悼之呢?说来也是一个风雅的故事!苏小小出身于钱塘一户殷实人家,她家先世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苏家利用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为本钱,在钱塘作买卖。到了苏小小父母这一代,已成为当地的富商。苏小小是父母的独生女儿,所以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因长得玲珑娇小,就取名小小。苏家虽是商贾之家,但沿袭了祖上书香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   可惜好景不长,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就相继谢世,苏小小失去了依靠,仍住在城中旧院里,睹物思人,易引起伤感的情绪,于是变卖了在城中的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于是便做了一个“诗妓”。据言苏小小因资助过一个赶考的书生名曰鲍仁的,小小死后,书生已宦达,故修墓建亭,墓为“苏小小墓”,亭为“慕才亭”。亭柱上有一联曰:“湖山此地曾埋玉,岁月其人可铸金。”据传,小小在世时有遗愿曰:“生在西冷,死在西冷,葬在西冷,不负一生爱好山水。”鲍仁深感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乃遂其遗愿,葬之西冷。其实古时候妓女,多文才,不乏如苏小小者。比如被贬为官妓的才女严蕊等。严蕊的《如梦令》也写得清丽可人:“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又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些落魄的才女,多半湮没不闻,只有少数见之野史或几个诗人词客的笔下。可悲!可叹!相关连接:苏小小,南朝齐时(479-502)钱塘名歌妓(歌女),才貌出众,曾作脍炙人口的“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诗句,据传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后人仰慕其文采,在此建苏小小墓,据说南宋时已经出现。清乾隆时,又在墓上筑亭一座,后几经毁建,至1964年12月墓被平毁,1988年在墓亭原址上修建了六角攒尖顶亭,名慕才亭。2004年,为保护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杭州市重新修复苏小小墓及墓亭。该墓修复前曾经过各方专家学者多次论证,修复过程中根据孟兆桢等国内著名园林专家的意见和设计草图,并按照遗留墓亭老照片反复推敲,原汁原味地还原其本来面目。原址复建的苏小小墓亭亭高5。5米,墓直径2。6米,墓圈高0。8米,墓建于亭内,墓顶按原制用水泥封顶。历代关于苏小小的诗文、小说、戏曲甚多。相传苏小小与名门公子阮郁一见倾心,形影不离。阮郁的父亲听说此事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建业。苏小小望穿秋水,却不见伊人来归,从此郁郁而终。学子鲍仁求学时曾受其资助,等他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顺道相访时,却赶上她的葬礼,他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传说,苏小小卒后芳魂不殁,往往在花间出没。北宋时司马?(字才仲)在洛阳时曾梦见一位美人翩然歌舞,上前相问,知是杭州苏小小在唱《黄金缕》。五年后,司马?因苏东坡荐举,在秦少章幕下做官,说起这件事。秦少章说:“苏小小的墓,就在西泠,不妨前去一祭。” 司马?立即前去凭吊。当夜,果然梦到苏小小前来相会。3年后,司马?死于杭州,葬于小小墓侧。苏小小墓亭亭柱上共有12副楹联:“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土垄中”、“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等,分别邀请12位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写,是西湖风景区中柱联最多的一座亭子。 下次你可以自己查查吗。有时可以查出来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你可以到BAIDU上去找找。。

热心网友

据史料记载,其为南齐时钱塘名妓

热心网友

是的钱塘苏小小之墓,在西湖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