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外形上区别一下吗??

热心网友

SU-39“白脸熊”攻击机自苏-25强击机问世以来,苏霍伊设计局一直在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早在1984年,该设计局就已推出苏-25反坦克改进型——苏-25T,并与同年8月17日首飞。1996年,又推出了最新改型——苏-25TM,并把它命名为苏-39。  总体布局  苏-39的外形是基于苏-25UB双座教练机的机体而设计的。与苏-25UB相比较,苏-39的前机身更宽,稍长,以便容纳光电瞄准和制导系统。此外,苏-39的后座舱空间由下部的油箱和上部的电子设备所占。在前机身,加强后的航空电子设备的安装需要对机身右下部的双管炮重新定位,从而使前起落架移到左面。安装发动机进气道的中间机身段与苏-25UB的一样。苏-39的后机身有附加的第4油箱和一些新设备。红外干扰机和箔条投放器整流罩加到垂直尾翼的根部。飞机上还装有不同形状的天线。  主要机载设备   座椅和座舱增压系统:单座的苏-39飞行员坐在与所有苏-25相同的K-36L弹射座椅上,但他还能享受有座舱增压系统的好处,这在所有的苏-25基本型是没有的。此系统可以使飞机飞到10000米的高度,还能使飞机的航程相应增大。对比之下,由于没有座舱增压系统,苏-25的最大飞行高度只有7000米。  SUV-39武器投放与导航系统:苏-39与苏-25的主要差别是苏-39安装有武器投放与导航系统。此系统有为武器投放和导航计算的任务计算机,可提供综合的导航、显示和瞄准功能。SUV-39也连接到SAU-8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能够起到使飞机的气压计高度稳定,飞机自动恢复到水平飞行状态,在低空自动或引导飞行,进场时高于地面50米的自动或引导着陆,自动恢复俯冲,躲避强阵风,控制驾驶杆操纵等作用。导航传感器有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导航系统、近距与远距无线电导航系统、A-735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无线电高度表。  显示器:包括有光栅能力的平视显示器和位于座舱右边的苏-17M-4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后者用作雷达和光电系统的显示。  目标感受电子设备:有“风雪”光电瞄准与激光制导系统,装在机头内。加上一系列机身下部的专用吊舱。  “风雪”系统结合“系缆”测距仪/指示器和白昼电视系统:它提供27度X36度宽视场电视图像或有23倍放大率的窄视场电视图像。在窄视场方式,系统提供自动目标跟踪和某种形式的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的所有光学设备都装在稳定的平台上,有方位正负35度和俯仰向上15度和向下80度的万向接头限制。“风雪”系统机头窗口的除冰由酒精除冰系统提供。“风雪”系统的目标识别距离对坦克为8至10公里,对直升机为6公里,对摩托艇为12公里,对桥梁为24公里。来自此系统的信息显示在仪表板右侧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上。  夜视光学/电视系统吊舱: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时使用。它能识别6至8公里远的桥梁和小船,识别8至12公里远的驳船。在苏-25T/TM飞机上已试验了的两种夜视吊舱,其中一种叫“梅尔库里姆”。该吊舱内装有非稳定式双视场光学设备,有18度X14度宽视场和5。5度X7度窄视场两种。宽视场图像投射在平视显示器上,窄视场图像显示在仪表板右边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上。有人说“梅尔库里姆”吊舱配置的是一种微光电视,也有人说它是热成像系统。在苏-25T/TM飞机上试验的另一种吊舱叫“霍德”吊舱,内装热像仪和激光指示器。该吊舱可能只是一种技术演示吊舱。据报道,俄罗斯正在研制一种新的热像仪/激光指示器系统。  雷达吊舱:在1995年莫斯科航空沙龙中,参展飞机上挂的是新式的RLPK-25吊舱。该吊舱内装有“科皮奥”-25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对坦克群的探测距离是25公里,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为57公里,对驱逐舰的探测距离为200公里。“科皮奥”具有现代战斗机雷达的许多功能,包括边搜索边跟踪、多普勒波束锐化和对地面活动目标指示/跟踪等工作方式。  通信设备和敌我识别设备:没有与SUV-39系统综合在一起。它们包括甚高频无线电、高频无线电、敌我识别设备和空中交通管制应答机。  导航设备:也没有综合到SUV-39系统中。它包括自动测向仪和信标接收机。 自动保护系统 主要是“伊尔杜西”综合式自动保护系统。此系统包括雷达自动引导和报警接收机,用于威胁报警和雷达瞄准,还包括箔条投放器、装在机尾根部的无线干扰机和红外干扰机。此外,机翼下还可以挂电子对抗吊舱。  苏-39还有综合的机内检测和记录设备。  动力装置   苏-39有两台图曼斯基(Tumansky)R-195发动机,它是苏-25的R-195发动机的改进型。主要改进增大了推力(428千牛),减弱了红外信号特征。发动机排出的热气是通过从排气喷嘴内的锥形中心体向热气注入冷空气的方法来冷却。冷却发动机舱的气体是从喷嘴的外表面和发动机短舱之间的环行槽排出。  电源由2台直流发电机和一对30千伏安(115伏/400赫兹)交流发电机提供,由液压恒速驱动。  武器   苏-39的机载武器品种繁多,主要有:  航炮:安装有GSH-30-2式30毫米航炮和NPPU航炮系统,都位于机身下方。  外挂弹药:苏-39机翼下共有11个挂点,可以挂多种弹药:    1 空对地武器:包括100到500公斤的航弹;KMGU集束子母弹;S-24和S-25大弹径火箭;B-8和B-13火箭发射吊舱,以及多种制导炸弹和导弹。无动力的100公斤炸弹能够在多个炸弹架上携带。苏-25飞机携带的是非制导武器以及Kh-25ML和Kh-29L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弹,而改进的苏-25T/TM/39携带的是大量的灵巧型空对地弹药。苏-39的主要空对地武器是管射式AT-16“龙卷风”激光制导导弹,激光与电视制导的KAB-500航弹,及Kh-29T、S-25L、Kh-58、Kh-31P/A、Kh-35导弹等。据称,苏-25TM飞机已试射了一种采用红外成像制导方式的新型空对地导弹。  2 空对空导弹:主要携带R-60和R-73近程空对空导弹,R-27和RVV-AE中程空对空导弹。SU-39“白脸熊”攻击机。

热心网友

还是关心国产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