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五宝"是指什么?
热心网友
逸雪,在回族聚居区宁夏,盛产枸杞、甘草、贺兰石、滩 羊、发菜,人们依其颜色分别称为红、黄、蓝、白、黑 。这驰名中外的“五宝”是回族人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之一。 枸杞是一种落叶灌木,茎丛生,有短刺,夏开花, 秋结果,玲珑剔透,貌如樱桃。是中药中的珍品。它含 有甜素碱、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维生素C 、钙 、铁、磷等多种营养成份,长期服用能抗癌保肝、生精 益气、治虚安神、补肾养血、明目祛风、益寿延年。它 的根皮,俗称“地骨皮”,具有清热凉血、退骨蒸劳热 的功能。枸杞嫩叶,可用来泡制成滋味醇厚的枸杞茶, 长期饮用,也具有其果实的作用。其次枸杞花、茎在医 药上也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宁夏枸杞的生产,距今已有 4 8 0 年历史。因宁夏地处西北高原,日照时间长,昼 夜温差大,又因黄河灌溉区土质肥沃,为枸杞生产提供 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宁夏枸杞又以中宁县黄河灌区一带 的尤为著名,其粒大、肉厚、籽少、含糖量高、营养成 份多。今天,宁夏枸杞生产又有了很大发展,经科研单 位研制成的枸杞茶、枸杞糖、枸杞酒等新产品畅销国内 外市场。枸杞生产在宁夏回族经济发展中起着锦上添花 的作用。 甘草在中药中用途最为广泛,其根茎入药,既能调 和诸药,又能补气和中、泻火解毒、强筋健骨。主治脾 胃虚弱、咳嗽多痰、咽痛、痈疽肿痛、小儿胎毒等症。 近来年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甘草还有抗溃疡、抗炎症、 降血压、降血脂、中枢抑制、镇痉甚至抗肿瘤的作用。 素有“国老”及“药中之王”的称誉。 用贺兰山石制作的石砚,古朴典雅,造型优美,为 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其质细润、坚硬,呈天然深紫和豆 绿两色。有的还有玉带、眉子、银钱、石眼花纹等。贺 兰石砚的优点是不吸水、易发墨、不损毫,加盖后砚内 余墨可保持数日不干,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宝”之一的滩羊,因其色白被称之“白宝”, 是中国制作裘衣的上乘品种之一。滩羊是蒙古羊长期在 水草丰盛的宁夏培育而成。其肉不膻不腥、味鲜可口, 远销阿位伯国家。滩羊皮尤以银川以北沿山一带所产的 “二毛皮”最为著称。“二毛皮”系一个月左右的滩羊 羔皮,采用化学制剂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其毛质细润 、洁白如雪、光泽如玉、毛穗自然弯曲,轻轻一抖犹如 花穗迎风,又若水纹波浪。用滩羊二毛皮制成的男女裘 皮冬装轻柔暖和,美观大方,且经久耐用,名扬中外。 发菜以其形色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是“五宝” 中的“黑宝”。它是一种藻类植物,其色泽乌黑、丝长 柔韧、质地优良。发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2 0 %以上。制成菜肴,不仅为宴席增辉添色,而且风味独 特,发菜又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食品,它助消化、解 积腻、并辅助治疗高血压、妇女病等。是传统的出口土 特产品。又因其谐音为“发财”,成为东南亚和港澳一 带侨胞宴会上的必备之菜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花儿”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 海、新疆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 。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 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 名称,亦统称为“花儿”。 “花儿”约产生于明代,有关它的起源众说纷纭。 有人说它是在蒙藏民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歌; 有人认为它是从外地迁来的回族人民的思乡曲演化而成 ;也有人认为是明初从南京迁往洮州地区的移民常以花 卉为比兴的一种民歌。总之,“花儿”自近代以来成为 回族人民传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花儿”按传唱地 区划分,又分为“青海花儿”、“河州花儿”和“宁夏 花儿”,其源泉则源于河州(今甘肃临夏)。 “花儿”内容丰富,多为情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 生活的。一般多是四句或六句,歌词多即兴创作,十分 口语化,且不避俚语俗词。“花儿”突出的特点就是以 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文字优美,格律谨严。它的音 乐主调令达1 0 0 多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 的风格。由于“花儿”最早产生于山间田野,歌手们在 空旷幽美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所以它的曲调 多高昂、奔放、粗犷、悠扬,表现了回族人民对幸福生 活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每年在固定 的时间,人们都要聚集于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 行传统的“花儿”会。每年农历6 月初1 至初6 的莲花 山“花儿”会和农历4 月2 8 日的松鸣岩“花儿”会久 负盛名。春夏之交,树木葱绿,山花烂漫。届时,歌手 云集,对歌联欢,盛况空前。 好友若水。